經歷台灣廣告、台灣電通、電通康信,現在則為電通媒體事業群執行長。盧炳勳在媒體產業走過三十幾年,從電視、平面雜誌到戶外媒體,經歷到現在數位與社群的時代,最大的變化,是媒體從「傳播訊息」轉型成「主動創造價值」。過去媒體更多是把廣告露出在受眾面前,用一樣的資訊傳遞給所有類型的閱聽人。現在則需要洞察消費者的行為與需求,整合數據與內容,幫助品牌真的被看見、被討論,甚至被喜歡。

從AIDMA到AISAS的時代,網路媒體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模式,「搜尋」、「行動」、「分享」成為廣告商必須掌握的消費流程。

 

盧炳勳觀察,媒體產業是一個非常多元又高度連結的生態系統:品牌主、媒體平台、代理商、內容製作者到數據公司,彼此既競爭又合作。

串連產業 促進永續

不只是產業經營者,盧炳勳2016年起連任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MAA理事長,2022年獲選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史上第一位由媒體代理商出任的TAAA理事長。作為公會理事長,他推動產業自律、專業培訓,與政府及平台保持溝通。

盧炳勳代表廣告公會提倡產業自律,並主動與政府以及媒體平台合作共同研擬出在防制詐騙的前提下如何維持正常的廣告媒體作業方式,增加閱聽人對正規作業的廣告媒體代理商及媒體平台的信任感以及減少廣告從業人員因為防制詐騙而增加的無謂工作時數。

此外,他串連十大行銷傳播產業公協會共同發起「永續行銷聯盟」,並於2025年6月4日正式拜會行政院卓榮泰院長,與多位部會代表進行交流,表達對政府推動2050淨零政策的關心。盧炳勳相信唯有產業與客戶、閱聽人共好,才能促進健康循環。貝立德也將每年10/1的社慶作為志工日,每年都有不同主題,帶領員工由上而下回饋社會。

盧炳勳也曾擔任世新大學公廣系副教授級技術人員約七年,將業界經驗傳授給大學生,達成產學合作,培養技術人才,使學習能真的與業界接軌。

保持好奇、掌握趨勢 終身媒體人

投身於媒體產業三十多年,盧炳勳從未想過離開。他認為媒體產業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結合理性與感性。一方面要研究數據、洞察人心,一方面又要用創意和內容打動受眾。這種平衡讓每天的工作都很有挑戰,也永遠不會無聊。

更重要的是,媒體能真正影響消費者的選擇,也能幫助品牌在市場上被看見甚至被喜愛。每當看見策略成功帶動銷售或話題,那種成就感是很難取代的。

盧炳勳常跟年輕同事分享四個關鍵字:好奇心、策略力、數據力、溝通力。

 • 好奇心:對世界有興趣,才能看見趨勢和洞察

 • 策略力:能站在消費者與品牌雙方角度思考

 • 數據力:會解讀數據,也能找到背後的故事

 • 溝通力:能把複雜的專業語言,翻譯成客戶聽得懂的解決方案

擁有這四個特質,才能在廣告產業如魚得水。

此外,他認為媒體人還需要有社會責任感。因為我們不只是在賣版位,而是在塑造品牌形象,甚至影響輿論與文化。當媒體具備對環境的使命感,不只為了錢而生產,才能促進良好的產業循環,帶動文化和社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