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才有未來。不信不會有未來,特別是教育產業。「信」的媽媽是「問題」。問題對想像力匱乏者,總是麻煩與困局;「信」而富原創力者,總是滿懷感恩的心,在種種問題中看到種種機會與亮光。因著眼在造就人,創辦對傳播廣告產業有益的「動腦講座」人潮洶湧,學員澎湃滿堂,致使連廁所等資源不符使用,迫使購置更寬敞動腦小劇場空間的見證。正信者常成。
教育強國 芬蘭與紐西蘭
國際間,芬蘭和紐西蘭的教育產業,享有極高盛譽,尤其在「全球未來教育指數」中,芬蘭經常名列前茅。而紐西蘭也始終如一表現出色,也常居第一,至少通常位居前五名。
芬蘭的教育體系以其平等、高品質的教學環境和重視批判性思維而聞名,多次在「全球未來教育指數」中名列第一。芬蘭政府教育政策上非常重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積極推動未來能力導向的課程改革。專業自主教師隊,富較大的空間研發教案,實踐於教學。學習的課本教案,以融合的原創,如數學中有社會與世界或國際知識。使芬蘭學生在創意思維、批判思考和數位技能等方面表現出色。
教育產業 強過觀光產業
紐西蘭教育產業,常強過觀光產業。其教育產業在國際評比中表現出色,尤其在「全球未來教育指數」中,也通常名列前茅,2019 年,紐西蘭與瑞典並列第三。紐西蘭很善用其擁有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為本國及吸引而來的國際學生,提供了豐富學習資源和國際視野。紐西蘭的教育,重視永續發展,鼓勵學生關心環境和社會問題。
教育產業 台灣未來
多元產業的發展基礎,唯「教育產業」是各產業的工具母機。教育產業,對任何國家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教育促進社會階層流動、消除貧窮、增強多元產業發展,同時改善國民健康。台灣未來, 教育產業的發展趨勢,是否可虛心師法,紐西蘭與芬蘭的教育產業, 不僅常居世界第一,且常駕凌其他產業,如觀光、畜牧產業。台灣發展教育產業,以感恩的心。向世界分享奉獻,台灣的「四生」:生活、生產、生態、生命的見證,珍視世界和平價值。找到工具,找到目的;信是工具。信也是目的。
所羅門王說:智慧人的口說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滅自己(傳道書10:12)。以行動與憧憬創造台灣未來,以
「教育產業」驅動世界和平。Impossible、I'm possi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