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3)問題都會有解決方法,除非資源和實力不足,否則只要找到問題的關鍵,就會找到解決的方式。通常問題不能解決,主要是因為只看到「現象」就下決策,或是把不同問題混雜在一起...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2021-07-13)台灣自爆發COVID-19疫情,於5月14日進入三級警戒,除了出門要戴口罩外,對各種消費和娛樂等非民生必須的場所和活動都有較嚴格的規定,許多公司也開始實施居家辦公,而直接衝擊的餐飲旅遊和娛樂相關產業,在經過兩個月的三級警戒管制期,已有許多業者撐不下去而宣佈停止營業。

隨著每天公佈的確診人數降到百人以下,加上內需經濟衝擊日增,民眾期望降級的聲音不斷傳出,政府也看到了內需產業的困境,但畢竟病毒仍存在於台灣,民眾的疫苗接種率也不到兩成,且傳染性更高的Delta病毒又已在台灣現蹤,基於防疫考量,實在不敢貿然降級,以免疫情再起,要再圍堵就更困難了。

 

筆者在三級警戒之初即撰文「自制是最好的防火牆」,說明疫情來襲,必須要適應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而隨著疫情遲遲無法降級,筆者也撰文「疫情下的行銷轉變」,分享了如何跟疫情共處,加速自己的數位轉型。

疫情對許多產業造成直接衝擊,但也看到很多轉型的例子,以及透過數位工具另闢戰場的作法,雖然無法回到管制前的業績,但至少在三級管制期間仍能維持企業運作,爭取到時間來調整企業營運的方向。不幸地,的確有許多商家因為無法應變,找不到調整的方法,以致於撐不到疫情降級就宣佈退出市場。

政府也看到了內需產業的困境,先提出紓困方案,在經過兩個月的三級警戒後,考量民生經濟而宣佈「微解封」。

以中央政府的考量,兩個月的管制下,有少部份民眾已按耐不住而違反防疫規定,加上餐飲、零售、娛樂等產業受創嚴重,雖然疫情尚未「歸零」,在考量「民情」的情況下,宣佈維持三級警戒下的微解封,但中央僅提供作業準則,實際執行則「授權」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微解封才剛宣佈,就遭到地方政府「封殺」,引起許多民眾「不滿」,其結果不但沒有達到中央政府「微解封」的美意,反而引起更多民怨。在控管兩個月的三級警戒後,也看到確診數下降,為什麼在此時會發生這種狀況?原因就在於想解決問題,卻把不同的問題放在一起。

問題都會有解決的方法,除非是資源和實力不足,否則只要找到問題的關鍵,就會找到解決的方式。通常問題不能解決,主要是因為只看到「現象」就下決策,以致於只做了表面功夫;另一個原因則是把不同的問題混雜在一起,以致於顧此失彼,各種問題都只做了半套而沒有解決。

先談政府紓困,筆者在去年撰文的「防疫與經濟」即提出,齊頭式的補助對於資源分配不是最好的方式,不同產業受到疫情衝擊的程度不同,且不同企業要的是「補助」還是要協助「轉型」,應該要有一個評估標準。

如果只是齊頭式的補助,就會發生真正需要補助的企業因齊頭式分配而拿不到足夠的資源,而需要調整的企業即使拿到補助,由於沒有順應環境轉型,只是在拖時間,也仍難逃結束的命運。

今年結束營業的企業,應該有很大的比例在去年也領取補助,但在沒有或無法因應疫情調整的情況下,光靠政府補助無法挽回環境改變下的挑戰,且政府補助的金額隨著疫情不斷擴大,對於資源的分配也不是好事,只看到企業需要協助,就提供齊頭式的補助,就是看到現象就決策的結果。

再來看這次微解封的政策,在中央統一制定的三級警戒下,授權地方政府微解封,是很奇怪的決定。雖然可以了解政府在疫情控管和挽救經濟的考量下想要改變,但若把防疫和救經濟兩者拆開來看,就會發現這兩個問題不能用同一個做法來解決。

三級警戒之所以不能降級,代表政府也知道疫情尚未完全控制,一旦解封造成更大規模的感染,過去兩個月的管制就白費了,但微解封一定會增加疫情擴大的可能性,把這種疫情失控的「機會」交給地方政府判斷,實在也不太公平。

因此,地方政府對於可能造成疫情擴散的餐飲內用及旅遊景點開放等,都以最保守的方式回應,微解封的政策當然得不到民眾認同,更別說哪些事該解封,哪些事不該解封的爭議會吵不完。

事實上,台灣民眾在過去兩個月的配合度極高,疫情的控制也明顯出現成效,在疫情降級的目的還沒達成前,對的事就應該要堅持下去,如果兩週後能夠真的解封,才是全民之福;相反地,如果因為微解封造成疫情再起,勢必又要加強管制,對於民眾生活和經濟的衝擊時間就會延長,兩相權衡,該怎麼決策應該很清楚。

再來看看經濟的衝擊,除了政府規定以外,民眾在過去兩個月也已養成新的「習慣」,微解封真能幫助餐飲和旅遊業嗎?在三級管制期間,有多少民眾真的會冒著染疫風險而進餐廳用餐(還不提內用的重重管制)?又有多少民眾會報名旅行社來個國內的微旅行?

即使站在急需協助的餐廳和旅遊業者的角度來看,有多少業者願意承擔疫情擴散的危險,還要配合多種佈置來符合微解封的規範而開放內用?又有多少旅遊業者真能找到在微解封規定下又能吸引不怕疫情的民眾報名的旅遊行程?以上種種可預見的結果,都對挽救民生經濟沒有顯著的助益。

回到問題的解決,如果把疫情管制和挽救經濟分開來思考,就會發現繼續維持三級管制,是現階段對抗疫情最好的方式,而受傷最重的產業,既然政府有心協助,就可以針對原本想透過微解封而得到協助的產業(如餐飲、旅遊等),提出專案協助,而非齊頭式、不分產業的補助(因為其他產業即使微解封也無法受益)。

例如,針對餐飲業可以主動讓一定營業額以下或是不需開發票的業者(排除可以應對疫情的大型業者)做專案申請兩週的「維生」補助,或提供轉型的協助(如如何透過線上訂餐及外送來面對未來可能是常態的疫情環境)。因為疫情是否在兩週後真的可以解封,誰也沒把握,如果不能轉型適應疫情下的生活,政府也不可能提供無限制的補助。

微解封表面上是給予民眾一些喘息的空間,事實上反而要冒著疫情再起的風險也無法得到想要挽救經濟的結果。未來兩週看起來就會在微解封的執行爭議,以及疫情是否能持續降低的情況下渡過,希望天祐台灣,讓台灣早日走出疫情的威脅,但大家也要有一個認知,就是跟疫情共處的新生活模式已經是不可避免的改變了。


延伸了解
筆者的官方網站:「鑫創行銷
筆者的行銷社群:行銷金三角臉書社群
筆者的行銷部落格:行銷金三角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