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趨勢系列報導7】不景氣,車市也冷颼颼,如何逆勢行銷顯得更重要。中華汽車廣宣企劃部經理溫慕垚表示,大環境不確定性高,消費者購車強調理性的資訊收集,網路成為消費者獲得購車資訊的主要來源。

溫慕垚表示,未來無論經營什麼市場,會以網路為主要媒體,而其他媒體為輔。
Brain.com 台北 2007-01-03)11月下旬,台塑集團下的台朔汽車與台宇汽車,傳出不堪長期虧損,加上車市近幾年不見熱絡,決定退出台灣汽車市場。台灣整體汽車市場受到油價上漲、不景氣等因素,買氣冷颼颼,2007年汽車銷售總量預估比2006年衰退三成。中華汽車廣宣企劃部經理溫慕垚表示,消費者的汽車購買行為越來越務實,要用更直接和理性的方式和消費者溝通,減少感性行銷。未來,以網路為主的行銷趨勢已然成形。
 
    環保意識抬頭,加上油價不斷上漲,雖然很多車廠順勢推出油電混合車及用油較划算的柴油車,但整體汽車市場仍受到很大的影響。溫慕垚表示,由於大環境的不確定性提高,消費者除非必要,否則會將購車的行為延後。而消費需求降低,車商為了刺激消費者消費,會選擇用更直接的行銷手法。例如,廣告強調汽車的低油耗,推出車價的優惠,及購車加送保險、分期零利率等促銷活動,刺激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購買。
 
     由於投資和消費都趨於保守,溫慕垚表示,現階段來說,提供消費者可以理性比較的資訊,會比感性行銷的方式來得有效。而消費者為了讓購車行為更符合效益,購買前蒐集完整的購車資訊,變得很重要。而「網路」在消費者蒐集資訊這個環節,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消費者會透過網路上專業汽車評鑑及車友的互動和回饋,比較市場上各種車種的口碑,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重要媒體。過去車商常用的電視媒體,仍是接觸率最廣的媒體,但未來在訊息及秒數方面都會更加簡短,逐漸將更多訊息放在網路上,例如各大入口網站和專業汽車網站,方便消費者收集資訊。而平面媒體雖然還是重要的二線媒體,但中華汽車在網路刊登的廣告量,已經超過雜誌,緊追在報紙之後,而未來平面和廣播媒體將會受到網路更大的挑戰。
 
      溫慕垚強調:未來無論經營什麼市場,都會以網路為主要媒體,其他媒體為輔。溫慕垚指出,2007年三月底,中華汽車旗下的MITSUBISHI推出一款新車COLT PLUS,目標消費者是年輕的購買族群。首度將網路媒體做為主要的行銷溝通管道,利用新奇的網路廣告版面、KUSO的影片宣傳、討論區的口碑行銷等方式,成功接觸到年輕的消費者,也使COLT PLUS從上市以來,達到約8000台的銷量。
 
     溫慕垚表示,2007年台灣汽車市場已經走到了谷底,汽車行銷大多是因應消費者的不確定心態,而提供價格和促銷優惠,並以強調新車的省油表現為刺激消費者購車的主要條件;但使用價格誘使消費者購車,是行銷競爭中最不願意使出的最後手段。面對2008年的到來,則期待各種選舉結果抵定後,消費者信心也能回升,讓近幾年都以促銷為主的汽車行銷,可以回歸到以產品魅力吸引消費者的核心價值。強調商品和消費者需求之間的連結,以更有創意的廣告行銷手法,觸動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才是激勵車商良性競爭最好的方式。

註:更多相關新聞,請參考以下連結
大賣場通路行銷:善用銷售人員建立品牌和銷售最重要
因應不景氣的消費行為 王正明:針對改變創造商機
2008品牌經營的新年新目標
台灣廣告業的未來在哪?政策、人才和資訊品牌是關鍵
2008年行銷趨勢前瞻 
東方線上:六大生活型態成形 女性心靈商機看漲
東方快線:增加銀髮族會員 行銷老年人商機
雜誌受到網路衝擊 城邦收掉青少年及手機等七本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