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險業很難有差異化的商品出現,因為金融商品的同質性高,且同業模仿速度快,即使有成功的差異化商品,一旦被市場接受,其他品牌很快就會跟進。
(文/溫慕垚)繼推出「50到75歲」的銀髮族保險打出知名度後,康健人壽於日前又推出一個新的商品-從「齒」健康專案,在同質化程度極高的保險市場中,又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一般而言,金融保險業很難有差異化的商品出現,因為金融商品的同質性高,且同業模仿速度快,即使有成功的差異化商品,一旦被市場接受,其他品牌很快就會跟進,導致開創出差異化的品牌,如果實力不足,反而會為人作嫁,將差異化的市場拱手讓出。
市場的型態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紅海市場;第二種是差異化市場;第三種則是藍海市場。三種市場的差異,來自於消費族群以及需求的不同。
市場類型 |
市場定義 |
藍海市場 |
創造出一群新的消費者需求 |
差異化市場 |
在原有市場的消費者中找到差異化需求 |
紅海市場 |
滿足市場中消費者的相同需求 |
競爭激烈的市場,大部份都是紅海市場,例如飲料、食品、金融、保險等,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已被大多數品牌熟知,很難找到不一樣的需求,所以只能提供相同的服務,決勝的重點在於行銷資源的多寡,所以,此類商品或服務最常見的行銷,是透過較感性的訴求,輔以大量的廣宣,來增加消費者的知名度與好感度。
對於資源較少或是後進品牌,為了避免紅海的資源戰,多希望能有差異化的商品,來區隔市場既存的領導品牌。像康健人壽從一般保險業不承保的銀髮族群進入市場,就是一個例子,而且若此一市場成型,康健人壽就找到了一塊保險業中的藍海市場。即使是藍海市場,一旦有競爭品牌加入,就可能一夕之間由藍海變成紅海;像是友邦人壽也加入銀髮族保險市場的競爭,現在的銀髮族保險市場就又回到一個紅海市場。為了持續維持消費者的印象度,康健人壽又推出針對「牙齒」的保單,算是一個差異化的做法(藍海與差異化的差別在於是否是一群新的消費者出現,由於會接受「牙齒」保險的消費者,應該是已經有保險經驗的消費者,因為這種觀念還蠻創新的,若沒有保過險的消費者,可能更難接受)。
差異化甚至是藍海市場,是後進品牌或新進品牌所追逐的重點,但不代表有差異就一定會成功。以銀髮族保險為例,的確有一群很大的消費族群,但由於原市場中的保險公司考量承做風險,所以過去並未針對老人推出保險,因此,康健人壽算是成功的以差異化進入市場;但針對牙齒保險,則是一個試探性的市場,畢竟牙齒問題因人而異,不像是壽險一般可以被預期及需求,所以從「齒」健康的新案子,個人覺得效果不會有銀髮族保險的市場那麼大,雖然牙齒有問題所造成的負擔可能也會很大,只是因為機率問題,能接受為牙齒付保費的消費者人數就會比較少。
當然,若是在一個提昇知名度的角度來看,康健人壽的行銷做法還是值得稱許,因為若不透過創新的商品力做廣告,就要與其他壽險業的領導品牌一樣,以形象來訴求,但以康健人壽的品牌位階,即使拍出與中國人壽或富邦人壽一樣的廣告,其影響力會差很多,因為消費者對不同品牌的信任感不同,未臻巔峰的品牌要做心理訴求,成功的機率相對較低,不如找出實際的商品力來差異化,更能獲得消費者的心理記憶。(溫慕垚現任動腦專欄作家)
下週沒有預定議題分享,歡迎讀者提供你的建議給我來分享。
註:閱讀後有許多感想要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 你認為有多少人願意為自己的「牙齒」保險?
2. 你覺得有什麼行銷事件或現象,希望作者能提出來分析及分享?
或者,你有其他更犀利的觀點或觀察,歡迎上動腦論壇、Facebook踴躍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