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廣場開幕首日﹐就創下6千萬台幣的營業額﹐ 還預備以良好的服務﹑明亮的購物空間吸引消費者﹐ 讓其他同業紛紛積極應戰。
宣傳許久的微風廣場(Breeze Center)10月底正式加入台北市百貨業競爭市場。百貨零售業受到不景氣衝擊﹐各百貨賣場上半年業績普遍下滑﹐微風廣場開幕首日﹐卻創造營業額6千多萬台幣的成績﹐讓經營團隊對於衝出第1年50億台幣營業額的目標﹐信心滿滿。
四大優勢搶攻市場
從10月16日展開的開幕前造勢活動起﹐就可以看出微風廣場稱霸百貨市場的雄心壯志。「會毅然投下新台幣5千萬元的行銷費用﹐主要是對微風廣場的競爭優勢非常有信心。」微風廣場董事長特助蔡明澤﹐特別提出4點競爭策略加以說明﹕
1 環境空間設計﹕營業面積1萬坪﹐1樓廣場挑高4.5公尺﹐創造出寬廣明亮的購物空間﹐在280公尺的長廊上就有6個玻璃透光設計﹐並以低密度開發﹑自然採光輔以棕櫚樹及流水﹐營造在微風中愉快購物的感覺。 2 商品﹕引進國內外知名廠牌共350家﹐並提供平價商品供消費者選擇。 3 親切的服務﹕例如在3千5百坪的停車場中﹐有服務車接送﹔所有服務人員也經過嚴格訓練﹐以提供最佳服務品質。 4 特別企劃的活動﹕從開幕到年底﹐與各主力廠商合作的共同造勢活動﹐會持續在微風廣場盛大舉辦﹐吸引人潮。
綜合這4點優勢﹐蔡明澤說﹕「我們提供『美式的環境﹐日式的服務』﹐年底創造9億元的營業額絕對沒問題﹗」由微風廣場開幕首日就吸引20萬人次進館消費﹐營業額達6千多萬台幣的情況看來﹐或許這些策略真有發生作用。
微風廣場開幕宣傳廣告熱鬧滾滾﹐廣告更頻頻入侵消費者生活中。
除了轉開收音機就可以隨時聽到「繼續創造流行話題」的廣告語﹔由台灣電通代理製作的電視廣告也密集放映﹐畫面中美麗時髦的女子﹐穿梭在偌大﹑明亮﹑商品齊全的購物空間﹐以老歌「Pretty Women」為劇情主軸﹐強打女性消費客層。
微風廣場在廣告宣傳單的製作上﹐不同於一般單頁格式﹐而是製作雜誌式的「Breeze Walker」﹐首批便印製60萬份。另外﹐截至10月底止﹐微風廣場已經擁有30萬位微風卡友﹐開幕期間每日平均有4千位新申辦者。
蔡明澤表示﹐以往台北市的商圈都是東西向連結﹐而微風廣場的設置﹐即以串聯南北商圈﹑形成雙向十字網絡為願景﹐「不僅能強化台北市商圈的特色﹐還能幫助附近商家聚集人潮﹐這是雙贏的局面。」經營團隊未來將致力於推動微風廣場成為亞洲購物中心的標竿。
百貨業積極應戰
大型購物中心提供全方位消費購物﹑休閒娛樂服務﹐百貨市場必然會產生排擠效應﹐面對這些競爭﹐緊鄰微風廣場的太平洋崇光百貨副總經理李光榮認為﹐「彼此競爭勢必激烈﹐但重要的是﹐百貨業要如何區隔不一樣的商品服務﹐以吸引顧客上門。」因此﹐太平洋崇光百貨推出「客家風情及陶瓷展」﹐及在11月9日展開周年慶預購活動﹐以優質商品與服務應對。
新光三越南西店﹑大葉高島屋也正展開周年慶﹐均以購物即送贈品爭奪市場。新光三越信義店和紐約紐約購物中心﹑德安百貨周年慶在11月2日開始﹐衣蝶則從11月28日起﹐明德春天從12月6日起展開周年慶活動﹔百貨業者陸續祭出折扣促銷活動﹐因應這波激烈的競爭潮流。
《資料來源:動腦雜誌307期/200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