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和手上擁有的媒體愈來愈多﹐但投資成本也日益水漲船高﹐最近該公司忙著爭取銀行貸款﹐李世揚究竟在打什麼如意算盤﹖

李世揚表示,他一切都照著藍圖在走,沒問題啦!
  不出所料﹗合和交通媒體集團旗下的柏泓廣告再次使出高價策略﹐以1年新台幣1.29億的年租金﹐取得台北捷運板南線車站廣告經營權﹐所投標金額比第二高標整整多了6千萬台幣。業界人士認為﹐板南線的標金過高﹐柏泓的成本壓力會相當大﹐每月至少要做到新台幣8千萬才能回本。問題是﹐板南線合約只有1年10個月﹐光工程就要費時6個月﹐好不容易完工﹐2003年一到又要重新開標﹐回收期過短﹐很難經營﹗令人猜不透合和在想什麼﹖ 

競爭者只有自己 

  話說從頭﹐拜捷運廣告之賜﹐戶外媒體廣告市場近2年來顯著成長﹐柏泓也展現其擴充版圖的企圖心﹐截至目前為止﹐已擁有捷運淡水線﹑中和線車廂內廣告﹑及木柵線的車站廣告﹐加上板南線到手﹐幾乎包下台北捷運80%的廣告代理權。在全省公車車體廣告方面﹐也陸續掌握7成左右的市場﹐加上中正機場﹑屏東機場及台中﹑台南﹑高雄火車站的廣告經營權﹐一步步朝既定的交通媒體霸主地位前進。然而﹐其擴張速度太快﹑又屢創天價標金﹐令人不免替其未來發展憂心忡忡﹐也納悶合和哪來這麼多錢﹖

  有業者直言﹐合和屢用天價搶標﹐但每個媒體的標期不過2~3年﹐等到教育好客戶相信該媒體的效益後﹐又要重新開標﹐為了繼續擁有該媒體﹐合和只能以更高的金額來競標。可是哪有人不斷掏錢出來補一個永遠補不完的洞﹐而且回收的速度永遠趕不及花錢的速度﹖「除非﹐合和一次拿到的標期年限是20年﹑30年﹐那成本絕對預期可以回收。」

  對於外界的質疑﹐合和總經理李世揚表示﹐這全是因為外界不了解合和的緣故﹐其實他一直照著他規劃的藍圖在走;至於標金過高的問題﹐李世揚則認為價錢的高低與否﹐是跟他人比較下獲得的結論﹔對他而言﹐每次的出標都經過審慎的評估。李世揚舉例表示﹐有一個賽跑選手﹐不管參加什麼比賽都是常勝軍﹐當別人問該選手有什麼秘訣時﹐該選手回答﹕「我每次一聽到鳴槍﹐眼睛看到的只有前面的終點線﹐所以就拼命地跑﹐根本不知道自己跟第2名的差距這麼大。」而李世揚自喻他就像那位賽跑選手﹐看到目標就一路往前衝﹐唯一的競爭對手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強調「行」的概念 

  李世揚強調﹐創造「行」的媒體是合和經營上的最大效益;而提出「整合」概念的目的﹐在於透過包裝後﹐可幫客戶創造新的需求﹐讓價格降低﹐效益提升。所以他們提供客戶各媒體的聯合配套措施﹐如買捷運廣告搭公車廣告﹐買木柵線中運量車廂內廣告搭配高運量車廂內廣告等等﹐最近更推出廣告主1個月只要花新台幣50萬(半個月30萬)﹐就可以讓廣告在全線車廂內走透透的特惠方案。李世揚隨後指出這是一個把產值拉大的作法﹐他們每2周還會將廣告「輪轉」﹐藉以提高廣告和乘客的接觸率。

  不只如此﹐合和也開始引進通路的概念﹐在中正機場第二航站大樓裝設新式的廣告展示櫃﹐讓廣告主刊登機場廣告的同時﹐還有陳列產品的空間。「我們希望提供客戶的是增值的效果﹐而不是把成本轉嫁到客戶身上。」李世揚以認真的口吻說道。 

未來發展尚待觀察 

  在順利拿下7﹑8成的交通媒體後﹐合和現正準備公開發行股票﹐計劃2~3年後上市。李世揚表示﹐尋求上櫃上市最大的目的﹐在於想對外界說明合和的經營狀況是穩定的。不過﹐雖然李世揚對勾勒出來的藍圖信心滿滿﹐最近卻陸續傳出合和向銀行貸款時﹐有金融機構到處打聽合和財務狀況的風聲﹐因為他們在考慮到底要不要借錢給合和﹐可見合和在迅速攻下更多城池後﹐財務周轉似乎有些吃力。

  但李世揚指出﹐合和最近會再增資﹐而且今年截至上半年﹐營收已做到新台幣10億﹐整年至少可以達到15億的目標﹐加上他正和許多國際性公司洽談合作﹐將逐漸走向全球合作的模式﹐所以他仍將照著既定的計劃走下去。

  究竟李世揚打的如意算盤能否成真﹖合和真能在交通媒體稱王﹖一段時間後﹐答案將可揭曉。

《資料來源:動腦雜誌305期200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