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鮮乳產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轉型關鍵期。從《台紐經濟合作協定》的零關稅衝擊,到氣候變遷帶來的生產挑戰,整個產業生態系統面臨著多重壓力與機遇。作為深耕產業十年、以「好,還要更好」為品牌精神的鮮乳坊,見證了這波變革的每個環節,也從中洞察到產業未來發展的新方向。我們相信,挑戰往往也是機遇的開始。

龐大的乳品消費市場:台灣人對「奶」的熱愛超乎想像

台灣人對鮮乳的需求早已不限於直接飲用,龐大的手搖飲與咖啡市場,為本土乳品創造了驚人的消費潛力。根據財政部統計,台灣手搖飲料店家的銷售額於 2024 年成長至 567.8 億元。而在手搖飲市場中,與乳品相關的飲品(如奶茶/鮮奶茶類和咖啡/拿鐵)佔據了約 16% 的營業額,推估金額接近新台幣 200 億元,顯見乳品在該市場的核心地位。

 

此外,咖啡市場的蓬勃發展也為乳品需求注入強勁動能。台灣人 2023 年喝下約 42.4 億杯咖啡,人均年消費超過 180 杯。其中,最受歡迎的咖啡品項為拿鐵咖啡,乳品早已成為這股「黑金」商機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原料。這股對乳品的需求熱潮證明,即使面對國際競爭,本土酪農只要能提供高品質、風味獨特的鮮乳,仍能在這片市場金礦中脫穎而出。


莊園級鮮乳無論單飲或搭配咖啡茶飲,皆能品嚐到乳源的細緻風味 。

從「小農」到「莊園級」:台灣酪農的第三波浪潮

就像咖啡從單純的提神飲品走向講究風味的精品咖啡,鮮乳坊也正發起一場牛奶界的「第三波浪潮」。在 2014 年食安風暴後,乳牛獸醫龔建嘉(阿嘉)發起募資專案創立了鮮乳坊品牌,以獸醫把關為核心,為台灣酪農產業帶來一場由內而外的變革。核心理念旨在解決產業長期的痛點,並建立消費者與酪農間的信任:


鮮乳坊透過品鑑系統探索風味,帶領大眾感受莊園級鮮乳的獨特層次 。

  • 單一牧場與溯源透明:捨棄傳統的混乳模式,推出來自特定牧場的「莊園級鮮乳」。就像精品咖啡講究單一產區,每一款鮮乳都有其獨特的風土風味。

  • 公平交易與友善動物:品牌以優於市場的收購價向契作牧場收購生乳。這讓酪農有足夠資源投入高成本的設備,來改善牛隻的飼養環境與動物福利。

  • 職人專業分工:高品質鮮乳的背後,是一個專業團隊的共同努力,包含獸醫、營養師、數據分析師與投入心力的酪農,共同確保乳牛的健康與生乳品質。

  • 建立台灣牛乳風味品鑑系統:與品鑑專家共同訂定鮮乳品鑑流程,並根據鮮乳的口感與風味,製作牛乳口感輪、牛乳風味輪。

透過這些努力,品牌不僅重新定義了「鮮乳」的價值,也將「小農」這個帶有感性與同情色彩的詞彙,轉變為「好農」——一個代表品質、責任感與專業的稱號。


科技與專業團隊投入精準飼養 ,確保乳牛健康與生乳品質,維持世界級水準 。

永續經營的關鍵解方:從畜牧廢水到循環經濟

除了品質上的精進,台灣酪農業也正積極應對環境挑戰,將廢棄物轉化為可貴的資源。臺南柳營的八翁里酪農區,是全國最大的酪農區,長期飽受畜牧廢水困擾。然而,由 21 家酪農戶發起,並攜手臺南市政府與環境部,共同建置了「全國首座酪農畜牧糞尿處理中心」。鮮乳坊的合作牧場桂芳牧場即為其中一員。

這座處理中心採用合作社模式,讓入股的酪農戶共享發電、肥料與飼料的收益。其厭氧發酵技術能將每日 329 噸的畜牧廢水,轉化為具體的經濟與環境效益:沼氣發電沼渣肥料、以及用來澆灌狼尾草的沼液飼料。這項計畫不僅讓酪農省下廢水處理成本,也大幅削減了流域的畜牧污染量。環境部表示,未來四年將在全台再推出 8 座畜牧糞尿集中處理中心,顯示這種循環經濟模式已成為國家級的永續發展策略。

國際標準與在地優勢:鮮乳品質的具體實踐

這股對品質的追求,也與台灣乳品標示規範的最新修正不謀而合。過去,台灣乳品標示系統中「鮮」這個分類為全球獨有,而《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中的貿易障礙與與國際標準的不一致,都讓本土乳品面臨潛在風險。

在產業與消費者的倡議下,政府已正式修正乳品標示規範,並賦予「鮮乳」品名新的意義:未來將限於符合中央農業主管機關核發之「鮮乳標章」或「驗證標章」(如 CAS 或產銷履歷)的國產乳品才能使用。這項新制提供了更精準的產品資訊,讓消費者能清楚辨識:進口牛乳與經農業部認證、具有可追溯性的國產鮮乳,兩者在品質管控體系上的差異。

氣候變遷的直接衝擊:從產量到品質的全面挑戰

氣候變遷對鮮乳產業的影響是全方位且深層的。台灣地處亞熱帶,非乳牛養殖的最適環境,而全球暖化更加劇了這個挑戰。當氣溫超過攝氏 28 度時,乳牛會產生「熱緊迫」,導致產奶量明顯下降。同時,極端天氣事件導致的乾旱、暴雨、颱風等天災頻繁,也嚴重影響飼料作物的產量與品質,造成成本波動與供應不穩。

然而,儘管面臨這些挑戰,台灣酪農業在國際乳品質中卻表現優異。國產鮮乳的 A 級標準(體細胞 30 萬以下)比美國聯邦標準(75 萬以下)更嚴格。以鮮乳坊為例,合作牧場的體細胞數遠優於國際標準,證明在正確的管理模式下,台灣確實能夠在氣候挑戰中維持世界級的品質水準。

前瞻思維:產業永續發展的新路徑

儘管面對國際競爭與環境考驗,我們將挑戰視為轉型的契機,透過雙重革新來鞏固自身的競爭優勢。鮮乳坊嘗試以「莊園級」思維重新定義乳品的價值,產業也積極擁抱永續,將過去的痛點轉化為創新的亮點,以「循環經濟」為酪農產業創造經濟與環境雙贏的局面。

這場串聯產地與餐桌的旅程,重新詮釋了酪農產業的價值。我們相信,台灣酪農業的未來,將不再只是一場關乎產量與價格的角力,而是一場關於品質、風味、與永續理念的深度革命,最終建立起消費者與土地、動物間更緊密的連結與支持。


循環經濟模式,將畜牧廢水轉化為資源 。創造經濟與環境雙贏的永續牧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