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清明時節,目睹時下台灣黑白兩道,風水迷信當道、喪禮變本加厲的鋪張,讓人看到粗俗、張狂與沒文化的一面;有人說,目前台灣喪葬文化習俗不易改變,移風易俗無論輪替幾任內政部長及政黨,都一樣改變不了。移風易俗眞有那麼難嗎?台灣是否在這樣子日積月累的喪葬文化中,逐漸向下沉淪!

然而,在三月二十五日下午的喜來登金龍廳,為一位扶輪社員許慶忠所舉行的「懷念茶會」裡,透過其家人編印一本溫馨的「爸爸的畢業紀念冊」及親友說故事方式的懷念致詞,和感人悠揚歌聲中,其儀式簡明卻令全場為之動容,有別一般喪禮的悲淒,而有更多對逝者生前顧家、敬業樂群、奉獻社會的讚譽緬懷,肅然起敬之道思,有淚、有笑。

 

許慶忠是西門扶輪社受敬愛的前社長,他也是本人所屬的社團台北艋舺扶輪社,在創社時由輔導社西門所派的輔導委員,十六年來一路持續關心他一手參與輔導籌創的艋舺社;與許先生結緣在我擔任一九九九一二〇〇〇扶輪少年團主委任內一起工作,及直到參加其最後之行過程中,感受他生前行事風格,和懷念儀式完全一致,準備充分,讓人感動良深、良久。

世界總是由自認為能改變世界的人改變的,而不是自認為不能夠改變的人改變的。一場罕見有品有味之懷念儀式,肅穆中透露出生生不息的訊息,我們看到一個令人動容的移風易俗典範,移風易俗當從自己、社群中堅份子、自己的喪禮做起!

(原文轉載2003年4月5日,一場令人動容的平民祭!)
(作者吳進生/動腦雜誌發行人)

延伸閱讀
動腦觀點1 台灣未來
動腦觀點2 台灣未來 當責社會
動腦觀點3《台灣論》
動腦觀點4 翻轉台灣 捨易取難
動腦觀點5 一分鐘能翻轉什麼?
動腦觀點6 設計人權
動腦觀點7 設計國家
動腦觀點8 重視無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