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引進荷蘭風靡全球的「從前從前自傳書」後,第一場看似平凡的自傳書寫作課程在基隆悄然啟動,原本只是希望陪伴壯世代回望人生、重整記憶,沒想到卻意外開啟了一扇深刻對話的生命之門。

從「寫自己」出發,這場書寫行動一步步走進家庭、社區與城市,於2025年正式升級為《人人立傳》全民書寫運動,宣告一場屬於台灣、屬於平民的自傳革命正在成形。十年過去,這不僅是一場文化運動,更是一場情感與靈魂的集體療癒。

 


 

書寫,不只是記錄,更是重新認識自己

「人生有了文字的記錄,就像電影有了字幕,更清晰、更能觸動人心,也能一再回味。」這是王士菁老師的深刻體會。作為「從前從前自傳書」課程的首位教師,她陪伴這項行動走過十年,也用生命感動生命。

她記得第一場課程,自己準備了崑曲、帶動唱,試圖用熱鬧喚醒沉靜的教室。但真正撼動她的,是一位阿姨舉手真誠地說出:「我小時候沒什麼回憶,因為我是被拋棄的…」這句話讓她瞬間明白,課程的價值不在外在形式,而是那深埋心底、無人傾聽的生命故事。從那刻起,她踏上陪伴書寫的旅程,也踏上自我療癒之路。

一張含有 服裝, 人員, 足部穿著, 人的臉孔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圖說:從前從前自傳書課程首場在基隆開課,士菁老師(右)與學員合照

 

書寫,也是一場自我轉化

這十年不只改變了他人,也轉化了士菁自己。當年她受邀授課時,正陷入人生低谷──第二個孩子出生即患先天重症,讓她多年封閉自己,「我只是想把我小孩藏起來。」她坦言。

一張含有 人員, 服裝, 室內, 牆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然而,一次次自傳書課程中的互動讓她敞開心門。「我以為我的坎是全世界最大的痛苦,但我發現,有更多人歷經滄桑,卻在臉上看不見滄桑。」

她記得在永和的一堂課,一位阿姨談起先生在第三個孩子出生前就病逝的往事,最後平靜地說:「沒有什麼啦,過了就好。」那一句話像一道光,溫柔地照進她的心。那位阿姨還特地走過來擁抱她,像是反過來安慰她一般。那一刻,她感受到一種無聲卻堅定的力量,成為她心中最柔軟也最堅強的印記。                            

  

「這些真實又安靜的生命見證,給了我很多人生膠原蛋白,讓我變得很Q彈,不再剛硬、脆弱,承接住許多原以為不可能的事物。」她也開始寫自己的自傳,並陪母親書寫她的自傳。

 

一本本自傳,拼成一幅文化地圖

十年來,士菁老師上過一百多堂自傳書寫作課,帶領無數學員動筆書寫,不僅協助他們梳理人生,也讓許多原本沉默、失落的長者重新找回了生命的重量與溫度,重啟他們的第三人生。她說:「當一個人的心找到歸屬,他的容貌與生活也會隨之改變。」

她見證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市場賣雞肉的阿公,默默買了八間店送給兄弟姊妹;不識字的黃奶奶,靠著丈夫用毛筆代寫完成自傳書。這些故事證明:自傳不再是名人的專利,每個平凡人,都有非凡的生命值得書寫。

一張含有 服裝, 人的臉孔, 人員, 文字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