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正以驚人的速度進入各大產業,AI技術的日新月異,不僅改變了內容的創作方式,也重塑了應用、治理、產業生態等。本文將從人才培育與技能需求、商業模式的開源重塑、內容產業應對AI的策略與案例三個面向,探討AI如何打造未來的內容宇宙,並提供企業如何應對這場變革的轉型建議。

人才培育與技能需求 AI時代的內容創作

 

AI的崛起正在改變內容產業對於人才需求,企業不再僅僅需要傳統的創意型人才,還要能夠結合AI技術的複合型功能,除了個人專業背景,同樣看重AI技能,人才「雙專長」模式正在發酵。

  • 內容產業對人才的需求變化

隨著AI內容生成技術相繼出土,包含文字、圖片以及影像運用廣泛,例如ChatGPT、DALL·E、Runway ML,已讓以下三類人才需求大幅提升:

  • AI內容策劃師:

負責規劃如何有效運用AI技術來提升內容創作,制定創新的媒體計劃,經營站內與站外,達到搜尋引擎最佳化SEO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效益等。

  • 數據驅動的創意專家:

結合AI數據分析與創意設計,利用機器學習技術生成高效內容,例如自動化文案撰寫、圖片拼接以及影片剪輯製作等。

  • AI工具開發與應用工程師:

負責開發並優化適用於內容產業的AI工具,能夠符合實際應用,例如AI文本生成、智能畫面設計、自動敘事剪輯等。

AI與專業的雙專長。(圖片來源:Unsplash)

  • 企業如何培育具備AI素養的創意人才

企業必須積極調整培育策略,以確保內容創意者有效運用AI技術。以下是幾種關鍵方法:

  • 內部培訓與跨領域合作:

建立AI內容創意工作坊,邀約專業團隊與數據專家,開闢如Google、Udacity、Coursera等AI相關課程。

  • 與學術機構與科技公司合作:

結合大學合作開設「AI與數位內容創作」專業課程,例如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甚至MIT媒體實驗室等共同開發課程。或是邀請Microsoft、Google、NVIDIA等科技公司進行交流培訓,加強AI技術的應用能力。

  • 創建AI內容創作實驗室:

透過內部AI創作競賽或專案孵化,讓團隊熟悉如何使用AI進行內容生產,例如燦坤舉辦AI創意徵件大賽廣邀各界的開源模式等。

商業模式的開源重塑 AI如何重構內容產業的盈利模式

AI的發展為內容產業帶來新的商業模式,使得產出、分發與盈利方式產生根本性變化:

  • 訂閱制與個性化推薦的深化

各大媒體與內容平台正在透過AI來優化訂閱制與個性化推薦:

  • Netflix

透過AI分析用戶觀看行為,推薦最符合個人興趣的影視內容,提升訂閱用戶留存率。

  • Spotify

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來優化音樂推薦,透過「Discover Weekly」與「Release Radar」等功能,增加用戶黏著度。

  • Taboola

全球開放網路最大原生廣告平台Taboola,透過AI分析閱聽人習慣,推薦適合的內容趨勢與新聞報導,協助合作媒體增長營收。

AI結合個性化推薦。(圖片來源:Unsplash)

  • 廣告投放的智慧化

AI技術顛覆了傳統的廣告投放模式,使得廣告商能夠更精準地觸及目標受眾:

  • 程式化廣告(Programmatic Advertising):

Google Ads與Facebook Ads運用AI即時競價(RTB)技術,確保廣告投放給最可能產生轉換率的用戶。

  • AI生成的動態廣告:

品牌運用AI自動生成個性化廣告,根據不同受眾的興趣自動變更文案與圖片,提升轉換率。

AI結合廣告投放瞄準受眾。(圖片來源:Unsplash)

  • AI創新開源節流法 從代言人、內容到資產
  • AI虛擬代言人及客服:

企業可使用AI語音合成技術打造虛擬主播、客服,甚至是品牌代言人。

  • 自動生成文章、圖像與影片:

利用AI技術快速生產行銷內容,降低創作成本。

  • NFT與數位資產:

結合區塊鏈技術,開發獨特的AI生成作品,開啟數位收藏品市場。

內容產業應對AI策略與案例

  • 國際案例
  • 《華盛頓郵報》的AI新聞編輯:

華盛頓郵報開發了「Heliograf」AI寫作系統,能夠自動生成新聞報導,提高新聞生產效率。AI不僅能處理日常新聞,還能即時分析體育比賽、選舉結果等數據並自動撰寫報導。

  • 字節跳動的AI內容分發:

今日頭條、抖音等平台透過AI演算法,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的內容,大大提升用戶參與度與內容消費時長。

  • 國內案例
  • 台灣大哥大與AI語音技術:

台灣大哥大應用AI語音識別技術,透過智能客服系統來提升客戶服務效率,降低營運成本。

  • LINE台灣的AI內容推播:

LINE運用AI分析用戶興趣,透過智能推薦技術推播最合適的新聞、廣告與貼圖,增加用戶的互動率。

內容平台正與AI結合。(圖片來源:Unsplash)

內容產業的AI轉型建議

策略方向

應用方式

實際案例

自動化內容生產

透過AI生成新聞、報導、文章

華盛頓郵報的Heliograf AI新聞編輯

智能推薦系統

運用AI分析用戶行為,提供個性化內容

Netflix、Spotify的個性化推薦

AI數據分析與內容策劃

AI輔助編輯、數據驅動內容決策

Taboola透過AI分析閱聽人習慣,推薦適合的內容趨勢與新聞報導

程式化廣告與行銷優化

AI自動生成廣告素材,提高投放效率

Google Ads、Facebook AI廣告

語音與影像識別應用

AI客服、影片字幕自動生成

台灣大哥大AI客服、YouTube AI字幕

 

 

擁抱AI 共創內容產業新紀元

AI技術正在重塑內容產業的未來,從人才培育、商業模式創新到內容生產與分發,每個環節都在經歷劇變。企業必須:

1.培養具備AI素養的創意人才,確保內容創作與科技應用的無縫整合。

2.積極探索AI驅動的商業模式,提升盈利方式與市場競爭力。

3.學習國內外成功案例,快速適應AI時代的內容產業變革。

唯有積極擁抱AI技術,內容產業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領先,真正打造屬於AI時代的「內容宇宙」。

擁抱AI技術與內容產業相輔相成。(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