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號561期動腦雜誌)揭開消費者潛意識的價值觀與靈感偏好之間的關係,品牌得以預測人們如何採取行動,發現成長新契機。

隨著全球經濟變得更加複雜,消費模式發生變化,人們的注意力範圍日漸縮小,行銷人員必須開始思考去平均化(De-averaging)的品牌主張,不僅要將平均值外圍納入目標分群,還有排除被異常值扭曲造成的平均樣貌,幾乎無法代表典型的消費者行為。平均值往往讓我們看不到常態分佈的左右兩端各自不尋常的行為,也看不到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行動。去平均化企圖發現許多小眾的消費者分群,每個分群都必須考量不同的行銷手法和接觸方式。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Daniel Kahneman指出,人們95%的購買決策是在潛意識裏發生。目前行銷人員的挑戰是對消費者情緒和動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瞭解,協助品牌展現有意義的參與,進而格外人性化,維持品牌資產。過去行銷人員的任務專注於銷售,偉門智威全球智庫發現,如果品牌能夠激發消費者靈感,打破慣性或常規,以最佳的方式影響消費者做出期待的行為改變,並且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有助於品牌成長。

2020年偉門智威研究品牌成長報告(Inspire Study)顯示,啓發靈感指數預測了品牌需求成長63%,溢價能力提升52%,購買轉換率增加48%。從消費者的角度,72%希望品牌激發靈感,卻只有53%曾經體驗過,落差顯而易見,提供品牌成長努力的方向。在45個市場,橫跨183個品類,超過三萬個品牌,分析報告還探討了哪些有意識的原因激發人們的靈感,將影響因素進行分類,剖析出啓發靈感的品牌所具備的三大特質,以成就品牌的目標。

提昇力(Elevating)
透過提供與價值觀相連的內容,幫助人們打造自己的抱負,使其思索更多的潛力。

 

磁引力(Magnetic)
透過展示令人興奮、無法抗拒、受歡迎的選擇來吸引人們,協助其放心做決策。

驅動力(Motivating)
透過新的想法幫助人們發現新事物,提供明確且令人信服的理由,實現生活目標。

所有人都會受到與生俱來的人性共同價值觀影響,例如安全(信任和個人)、仁慈(關心他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至今反覆地來來去去,這些需求顯然更加重要。認知科學家Laurie Santos指出,新冠肺炎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很糟糕的事,在經過這次負面事件後,許多證據顯示所謂的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我們變成更強壯,生命更有意義。經濟學家Katy Milkman稱之為全新開始效應(Fresh-start Effect)。

新冠肺炎帶給人們的衝擊:
·疫情使我感激我所擁有的 (47%)
·我希望疫情帶給世界正面的改變 (47%)
·在疫情期間很難發現靈光乍現的時刻 (22%)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Shalom Schwartz的基本價值觀理論(Theory of Basic Values),偉門智威全球智庫找出人們生活中基本動機,反映了理論中10個廣泛且基本的人類價值觀。再以心理學家Todd Trash和Andrew Elliot所開發與靈感相關的行為模式,評估心態如何影響不同靈感來源的參與程度。核心特徵模型和OCEAN五大人格特質(Openness開放性、Conscientiousness盡責性、Extroversion外向性、Agreeableness親和性、Neuroticism神經質)用於分析性格在靈感的作用。

2021年調查訪問全球超過16,000位消費者的靈感來源,分析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並且定義出適用全球各地的六大分群(Inspire InFocus Study)。透過辨識甚至放大激發靈感的要素,品牌可以定義出全新的、更容易接受訊息的目標對象,找到新的方式進行更為感性的互動,因為人們愈來愈期待品牌能夠讓生活更美好,全球超過九成都認為這是品牌很重要的目標。

研究發現,其他價值觀例如傳統、普世主義、自我導向等啓發的心態在無意識需求存在顯著差異。研究調查評估情感需求如何展現於外在世界,品牌如何善用更多激發靈感的體驗。價值觀是靈感的關鍵,引導人們因觸發靈感,促使他們採取能夠實現抱負的行動。

過去消費者分群多半依賴人口統計資料分析,現在如何運用心態及其背後支持的價值觀看待各個分群的差異和需求,以促使採取品牌所計劃的行動,提供行銷人員以全新的視角思考新年度的策略方向。

2022年台灣偉門智威以同樣的研究架構進行1,005位量化調查,再與其他國家比較,可以進一步發掘台灣和全球主要市場的差異性。








過去行銷操作多半運用廣泛的平均值達到效率,現在正逐步被預測消費者需求和行為模式,創造啓發靈感的體驗所取代。當行銷科技走向個人化溝通,個人的價值觀如何落實在一對一的交談,更為貼近每位消費者的期待,引起共鳴。在新的一年品牌必須建立以顧客為中心的策略,思考如何激發靈感促使行為改變,進而發現成長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