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號547期動腦雜誌)

這兩年COVID-19疫情改變了全世界的生活與工作模式,也導致觀光旅遊產業遭受嚴重的衝擊。由於各國邊境封鎖、國際觀光市場萎縮,相較起來疫情較為趨緩的台灣,便有眾多旅行業者轉變型態將經營重心轉向國內旅遊。

然而隨著近來疫情逐漸解封,報復性旅遊的現象越演越烈,每逢連假全國如臨大敵,中央地方首長緊盯路況和景點人流,返鄉的遊子守在電腦前搶秒殺的車票。疫情因應傲視國際的台灣,卻年復一年經歷同樣的問題,令人匪夷所思。 

後疫情時代台灣旅遊產業的提升,其中最為重要的關鍵是「旅遊量」的宏觀調控。如何運用政策、適度引導分流旅遊經濟,成了政府推動觀光升級的重要課題。個人覺得政府可以藉由下列四個旅遊政策的推動,逐漸改變國人的休閒型態,減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旅遊現況。

一、鼓勵「真正彈性休假」的作為
後疫情時代「傳統彈性休假」政策應考量適度調整,過去連續假期全民一起休假,造成道路成為大停車場,景點到處壅塞,旅遊品質低落,甚至車輛怠速行進、碳排大增等現象,也引發連假旅遊憂鬱的討論。建議未來除了春節等家庭團聚的重要假期外,不要將休假日全部調在一起、全民同時休假,應思維出抬國家政策鼓勵公私部門彈性運用假期、輪班休假的作法,讓旅遊品質得以提昇、消費多方延續,並減少群聚及大量碳排等情事。

二、鼓勵「非假日」的旅遊活動
政府應以政策鼓勵非假日的旅遊活動,提升平常日的旅遊誘因(如讓國民旅遊券、好時券、農遊券、藝FUN 券等加碼券的運用在非假日更具超值性),讓不同的旅遊地每天都有遊客的光顧,而非一天捕魚、十天晒網,假日處處爆滿、平時門可羅雀。

三、鼓勵「高品質、低碳排的小眾旅遊」
政府應獎勵協助旅行業者推廣「高品質、低碳排」的小眾旅遊行程,除強化閱讀台灣地景等環境學習體驗及身心靈放鬆療癒等活動特質外,亦應結合綠色消費與環保旅宿交通等作為,推動永續觀光的接軌。

四、鼓勵「偏鄉慢遊、不追求網紅打卡」
政府應協同業者結合學術研究,挖掘偏鄉的在地故事,推動深度的體驗經濟,不要一味追求網紅的打卡點,應運用政策鼓勵慢遊(如以自行車代替開車旅遊、多天的住宿提供適度旅遊補助等),讓更多人可以深度體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