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賽中,有人犯規,裁判會吹哨。交通中,有人違反交通規則,警察會吹哨。

從70年代以來,「吹哨人(whistleblower)」被用來稱呼「揭露一個組織內部非法或不當行為的人」。過去雖然也有「告密者」「抓耙子」的稱呼,但帶有負面「打小報告」謀圖個人利益的印象。現代「吹哨人」反而指基於維護社會正義及公益,有道德勇氣舉發組織內部非法或不當行為的人。

 

美國總統川普,九月底面對國會彈劾鉅大壓力,起因是一匿名「吹哨人」揭露,今年7月25日川普與烏克蘭總統電話中,要求對方重新調查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及他兒子在烏克蘭的政商行為。因為拜登為民主黨2020總統候選人之一,此事件川普涉嫌違法濫用總統職權,罔顧國家安全,圖借外國勢力影響總統大選。「吹哨人」為社會正義及政治倫理而揭發此事。

其實,台灣對「吹哨人」不陌生。近年來台灣許多重大食品安全問題,常有公司內部員工「吹哨人」揭發,為食安有效把關。檢舉件數佔整體食安事件比例,由2014年21.05%,提高到2017年55.26%。但這二年來,吹哨人檢舉減少許多,為什麼?雖然有獎金鼓勵檢舉弊案,但「吹哨人」卻常要承受工作喪失、生活沒保障、精神煎熬、法律訴訟、人身安全威脅等壓力,媒體及社會也不見得會同情。

台灣一位金融弊案位階最高的「吹哨人」,二年多前,向主管機關揭露大股東家族不遵循法規的詐貸及超貸等案,銀行有如關係人金庫一般。短時間內弊案接連一一被揭露後,該金控負責人終於被聲押起訴。但「吹哨人」檢舉後身分被曝光,公司隨即解除其所有職務,為此付出代價。近日公司更還對「吹哨人」反擊,控其背信。

現代弊案,為規避查核手法隱秘機巧,除非有內部參與者發現問題主動舉報,外人無法得知。但「吹哨人」要承受「被揪出,被控告,被解職,被報復,被抹黑」的壓力,到底為什麼?

有一位吹哨人這麼說:就是要無愧於心,對得起社會大眾... ...感覺是「離上帝最近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