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1)據估計,到了2050年,地球上有70%的人會住進城市,享受城市的便利,但人口越密集,負面效應也隨之增加,噪音與空氣污染加大,罹患心臟與呼吸疾病的人日眾...

城市居住有不少便利,好的醫療服務、教育品質、工作機會,唯獨精神健康...(圖:Riccardo Bresciani from Pexels)

(2019-05-21)目前約有一半的人類居住在城市,估計到了2050年,地球上有70%的人會住進城市,享受城市的便利,更多的醫療資源、更好的教育環境、更多的工作機會、更豐富的物質條件。

但人口越是密集,負面效應就越多,活動的空間狹小,綠地變少,噪音與空氣污染加大,罹患心臟與呼吸疾病的人日眾,而精神健康的減退尤其教人擔憂。

 

遠在1930年代,社會學家對美國芝加哥庇護中心收留的人進行調查,發現精神分裂的患者比例超高,分析原因,這些人都是在市區的內圈出生。於是,科學家開始研究精神健康與城市居住的關連。

智庫「城市設計與精神健康中心」估計,住在城市的人患憂鬱症的危險,比住在鄉間的人高出40%;而患焦慮症的危險高出20%;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險則加倍。

德國Mannheim精神健康中心Meyer-Lindenger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ven den Bosch兩位學者攜手研究城市居住與精神健康,以前多從社會問題著手,像是孤獨感、人口擁擠的壓迫感,近年才轉向周遭環境對精神健康的影響,特別是建築、車輛的噪音,以及含重金屬的空氣污染,甚至住屋狹小與鄰居的摩擦,都會產生壓迫感。

但這些環境因素並不為都會區專有,空氣污染沒有邊界,鄉下種田的農人反而接觸更多的農藥,所以問題並不如想像的簡單。

兩位專家進一步逐項研究,發現重金屬對精神狀態有相當影響,特別是鉛、農藥、合成塑料的酚甲烷,另外加上噪音、不良品質的空氣,多種狀況結合在一起,就可能導致憂鬱、焦慮、偏激等心理狀態。

兩位專家認為,都會居住與憂鬱是一件有趣的例子,因為都市對很多人來說都有最好的居住優勢,卻會產生負面的精神狀態。缺乏綠地、空氣污染的毒素,或是主要原因,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不知覺下,損壞了我們的腦神經,或改變了原本豐富的化學信息傳遞。

WHO指出,憂鬱是導致身體失去行為能力的主要原因,專家們呼籲從兩方面著手抒解,一是政府應盡快設法降低各種污染,二是大家研究一些可行的做法,像是運動、放緩生活步調、或是其他活動,足以抵銷空污或有害精神健康的危險因子。ven den Bosch教授說,瞭解周遭環境如何塑造我們的精神健康,是至關重要的課題。

周遭環境塑造了我們的精神健康,舊金山的職業心理學家Juli Fraga持同樣看法。各種分析都顯示,居住在城市的人,不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情緒管理、以及一般的焦慮,都有較高的發生率,更嚴重的心理失調如精神分裂症也是如此。心理學家解釋,城市居住鍛鍊了我們的腦子,改變了應付壓力的能力。

長期受到城市生活的刺激,讓我們的身體進入緊繃狀態,呈現「戰鬥或逃跑」(Fight or Flight)的心理反應,也就是神經與腺體的刺激,使驅體做好防禦、掙扎、或逃跑的準備,這種情況下,更容易讓精神健康失調,像是憂鬱、焦慮、購物成癮,都可能出現。這或可以解釋美國有19.1%的人活在焦慮之中,有6.7%的人患有憂鬱症。

城市居住也可以減低心理上的免疫力。有家庭精神病史的人,環境的壓力會增加心理狀況的危險性,如焦慮、憂鬱、或躁鬱。住在城市的年輕人是另一種情況,在城市打拼精疲力盡,身心的壓力抵銷了生活的享受,而受到的委屈與羞辱又難以啟齒,反而較年長的人更感到孤單。

城市既然對精神健康有這麼多負面因素,那已經住在城市裡的人要怎麼抗衡,以維持精神暢旺?Juli Fraga提出幾項建議,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住在城裡的人要做到,無論在時間與精力上,都不太容易。

首先要睡好覺,城市裡的燈光與交通的噪音,都會影響睡眠,長期的睡眠不足,會發展出心血管病症。多在戶外走動,多接觸大自然,可以增加心理的優質,避免憂鬱。經常運動更好,不但有益身心健康,更會感到快樂,並可預防心臟疾病。

除了自己,與人接觸也很重要,特別是今天社交媒體發達,減少了與人面對面的親切感受,鄰居是最好的接觸對象,不妨與左右芳鄰組織一個志同道合的小社群,大家聚在一起會覺得在家裡一樣。找人訴苦,或者與同病相憐的人互道經驗,相互鼓勵,會覺得世上還有同樣的人,自己並不孤單。

城市生活帶來振奮,同時也產生壓力,雖然科學研究還不完全確知城市生活與精神健康的關連,但未嘗不可以把心理學家的提議視作抒解壓力的底線,或許讓城市成為美好的生活居所。


本文取材自2019年5月19日「那福忠西海岸數位隨筆(100)」:城市居住與精神健康
對本文有任何看法,歡迎 E-Mail:frank.na@gmail.com 給作者,分享您對本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