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窩蜂紛紛創立,到過度飽和市場萎縮,電視購物誇張不實的印象,讓消費者對其信心大減,業者應如何改善現況?
「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吃了xxx保證讓你3天瘦5公斤,7天瘦10公斤!」「哇!短短幾天我就從A罩杯變到D罩杯呢!」迄些廣告旁白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每天打開電視一定會聽到以上所謂的「真人證言」。但其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許多消費者因而上當受騙;電視購物也因此蒙上虛偽不實、誇大言詞的負面印象。
其實電視購物在國外已行之有年,口碑良好,甚至每年可創造數十億美金的銷售佳績。然而在台灣,一來因為入門門檻較低,競爭者眾多,購物頻道業者品質良莠不齊;再者,業者為求促銷效果,往往以移花接木的拍攝手法,誇張地呈現產品的功能。雖然成功吸引部分民眾的光顧,但期望值愈高,相對地失望愈大,當民眾使用的效果不佳後,「電視購物都是在騙人」的印象也隨之深植腦海。尤其是健康食品管理法實施後,完全通過檢核的產品少之又少,再加上受騙案例居高不下,更為電視購物的前景矇上一層陰影。
但若換個角度思考的話,其實電視購物可說是兼具流通業和媒體性質的銷售管道;因此,如能將舊有體質稍作改變,仍然具有發展的潛力與空間。
核心價值
來自消費者認同
東森得易購副總宋湘珠表示,經營購物頻道就如同經營一家百貨公司,因為賣的東西五花八門,除了運送成本太高的易碎物品、生鮮食品外,幾乎都可以在電視上販賣,像東森得易購就擁有300樣商品。所以真正的市場競爭者不是其他的電視購物廠商,而是零售業者。
但台灣零售市場的密度實在太高了,為求定位清楚,東森得易購決定走高品質路線,引進高價位的商品。之所以這樣反向操作,不採低價促銷策略,在於希望藉此提昇電視購物在消費者心中的格調,慢慢破除電視購物不值得信賴的既有印象。「畢竟,電視購物頻道的核心價值,仍來自於消費者的認同。」宋湘珠進一步說明。
此外,增進買賣雙方互動關係也勢在必行。於是為了有別於其他購物頻道只銷售單一產品、從國外進口商品和廣告彭片、或自行拍攝廣告影片的情形,東森得易購引進美國購物台規場life直播的方式,除了有主持人現場示範商品功能,還直接在電視螢幕上打出銷售量來刺激消費者的參與感。
宋湘珠強調,購物頻道的特色在於可以設計不同情境,把商品「秀」給消費者看,不僅感覺活潑,行銷手法可以花樣百出,更讓很多商品有了說話的空間和銷售生命。
舉例來說,抹布到處都有販售,東森亦然,只不過賣的是一條幾百元、由3M製造的抹布。也許你剛開始會覺得誰會去買一條幾百元的抹布,的確!如果它只是擺在某家量販店或超商,也許真的乏人問津;但若有人加以解說、現場示範,比起一條幾十塊卻用不到幾天的抹布,相信你寧願選擇貴的,卻附品質保證的物品。
堅持高品質的結果,電視購物比較難售出的紡織品、家電用品,得易購反而賣得不錯;但也同時面臨了價格競爭和搶貨的問題。
今天只要得易購銷售某種特殊或流行商品,如滑板車,不久其他競爭對手就會一窩蜂跟進,價格起伏波動高,造成產品的汰換率也高。但為了經營得心安理得,不陷入一味殺價的惡性循環裡,他們寧願花長時間去教導消費者,也不希望因短期的利益,打壞一點一滴興建起來的形象。因此無論是產品價格、資訊,「口徑一致」是得易購嚴格要求員工遵守的一點,宋湘珠再三地強調。
雖然現在台灣的電視購物市場已不復以往盛況,但隨手捻來依舊有數十家,再加上類似性質的量販店、百貨公司,競爭可說非常激烈。為了生存,一定要各自發展出自己的風格才有勝算。因此,既可以解決供貨來源,又可產生特殊性、差異化的「獨賣」或「自營」商品,逐漸成為各電視購物業者跟廠商洽談合約中的一條背書。如立即購從美國引進,可快速修補汽車刮痕的修補蠟就是一少見的商品。
不過,除了商品要具特色,退貨的處理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根據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只要使用商品不滿意,都可以在收到貨品的7天內無條件退貨。基於保護消費者立場,得易購甚至推出「10天內不滿意都可以退貨」的保證。卻也因此常碰到消費者惡意的退貨行為。
宋湘珠無耐地表示,碰到這種惡霸的情形他們也不能說什麼,還是得換新品給客戶,以換取客戶的信賴。
網路購物出現
電視購物發展性縮小?
隨著e時代來臨,網路購物的風潮也炙手可熱了起來,於是有零售業者認為,網路購物也許若干年後會取代電視購物這個通路。針對這點宋湘珠倒覺得,電腦普及率3~5年後才能與電視普及率相比,此外每一個媒體有其特性,不是任意就會被取代的。而現在做網路的人都有一個迷思:那就是他們並不是在營業,而是在創造價值。但東森經營網站的目的,是要創造一個跟消費者溝通的管道。當消費者想更了解商品資訊時可以上網,因為網路的空間大,所有商品都可架設上去;但當消費者想實際看這個商品的效能時,電視購物的動態展示,就會比靜態陳列來的更具說服力。所以她相信,網站與電視絕對可以相輔相成。
不過,精實通路行銷部總監倪珠安卻提出不同的看法,她認為電視購物給人的不可信賴感太過強烈,加上會購買者以家庭婦女居多,因此網路購物一出現,多少會影響到電視購物的未來發展。雖然不致於會被取代,但發展性勢必會因而縮小。
再者,現在的電視購物業者其實大多有成立實體門市,供消費者親自前往參考、並實際觸摸到商品,但如果還是以欺騙消費大眾的手法在經營,不趕緊自律的話,遲早會面臨每況愈下的慘況。
網路購物的出現、現場直播的方式,都有可能使電視購物未來的業界生態重新洗牌;但無論如何,加強售後服務和產品區隔,塑造產品的獨特性,才能加強競爭力,而在市場上立足。(動腦王韻茹採訪整理)
《資料來源:動腦雜誌293期200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