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1)520蔡英文上任後,民進黨國會席次過半成為最大黨,7月25日在民進黨總召柯建銘手中整合下,三讀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面對未來,新國會有何挑戰,以及必須承擔的責任?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一日牙醫終身牙醫,如今是在虎口上拔牙。」(Brain.com.tw/攝影)

(2016-09-01)民進黨身為立院最大黨、重返執政,如何改變過去八年的陋習?從中再次肩負起國會應有的責任,民進黨重掌立法院又有何挑戰?

台灣人權文化協會,2016年9月1日(週四)晚間七點,在該協會「北台灣辦事處」福爾摩沙教室(台北小巨蛋前,南京東路四段47號5F),以「新國會的挑戰與責任」為題,邀請執政黨民進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談國會挑戰所帶來的契機,以及分享過去如何與國民黨斡旋的經驗。

 

來自新竹風城的樸素牙醫,柯建銘的從政之路,與台灣民主發展密不可分,從在野黨到執政黨,每一步都讓他感到刻骨銘心;身為228事件的受難家庭,柯建銘認為他的從政之路,反映出歷史的偶然與必然。

面對民進黨組成的新國會,柯進銘指出,責任、挑戰與改革已落在民進黨身上,這是個歷史的時刻,更必須滿足民眾對執政黨的期待,而這股深刻的期待,正是造成執政初期陣痛的因素之一。他直言,民進黨國會過半,並不代表掌握大權,而是挑戰與責任的開始。

過去民進黨身為在野黨,監督執政黨是天經地義的事,更展現了民進黨不畏挑戰的態度;如今民進黨在立院席次過半,國會生態已然改變,如何維持執政團隊的和諧性是首要課題。新國會必須採科學方法,分析國會組成結構,柯建銘強調,儘管立院組成多元,但社會價值觀所期待的「民主」是不變的。

為了避面國會朝野衝突,且營造一個利於小黨發聲的環境,協商、攻防、談判在柯建銘眼中,有存在的必要;他認為,朝野必須以和解為目標,共同解決台灣問題,不應該造成社會對立與分歧。今年七月立院三讀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柯建銘表示,民進黨必須清楚,黨產問題不再是選舉時的討論議題,反倒若沒有真正落實,將會對民進黨產生負面影響。

台大法律學院教授陳志龍點出「司法、財經特權問題」,少數人有組織的人(不到萬分之一),卻長年、不改選,操控司法、財經體系,置其他的多數人民的權利不顧。他強調,司法必須要有良心、公平公正,且不具組織背景,而當前的司法卻不是如此,反有幫派長控問題。《法官法》形同《法官福利法》,無法站在人民這方;他建議,國會能朝「去官化」為目標,整飭台灣司法系統,才能為台灣人民伸張正義。 當今經濟問題,造成崩世代的被害人,但是誰是經濟加害人,才是重要議題。

柯建銘對此回應表示,台灣司法長期處在封閉體系之內,從制度到人事佈局,都沒人能予以控制,對於司法改革,執政黨會持續精細觀察,達成人民期待;他也坦言,因為「人」的因素,而讓改革過程更加不易。

為了避免人民疑慮,自己人審判自己人,《動腦》雜誌發行人吳進生,也呼應陳志龍教授的二項倡議:一、重大司法案件由民間參與偵辦審判;二、司法人去官化。吳進生主張「採溫和手段,取漸進措施」;以圖長治久安,只有立法。柯建銘對此認為,這二個目標和民進黨理念相近,應該落實。


主辦單位第三場專題講座,(左起)柯建銘、陳志龍,及台灣人權文化協會理事長何嘉雄接受來賓提問。(Brain.com.tw/攝影)


柯建銘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國會所見所聞,現場座無虛席;同時也帶來個人著作《大局,承擔 柯建銘的國會折衝與關鍵承擔》,送給與會民眾。(Brain.com.tw/攝影)

延伸閱讀
蔡政府「司法轉型」優勢與困境
司法人稱官.司法人恥辱
過去的事絕不只是過去而已
「去假求真」假案轉型正義論壇
重大案件審理 應該直播
公開透明落實真民主 嚇阻鉅型經濟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