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在馬尼拉舉行的1997年第20屆亞洲廣告會議,在大會中,居全球品牌行銷最主流地位的美國寶僑公司(P&G),高度肯定亞洲在創造全球性品牌方面的能力與貢獻。
擔綱主題演講人的寶僑資深副總裁Robert L. Wehling羅伯.威靈,特別以「潘婷洗髮乳」的品牌故事,來說明由台灣寶僑所啟動,並迅速傳動至世界各主要市場,而在短時間內創造出全球性品牌(global brand)的成功行銷模式。
台灣出發的成功品牌
潘婷是1985年美國寶僑買下Richardson Vicks時,成為寶鹼品牌家庭的一份子。當時的潘婷是屬於利基型專屬性的小品牌;但那時的定位尚未見及消費者對健康髮質的強烈需求。
經過一連串的消費者調查後,重塑(reshape)品牌的二個測試行動,分別在法國及美國展開;最後總結這兩個測試經驗的第三個測試,則是在亞洲進行。
嶄新的潘婷是一種二合一洗髮乳,是結合Pro─Vitamin及潤濕科技製造而成。最重要的是台灣寶僑非常敏銳、且具遠見地,聽到及看到消費者真正要的是健康頭髮的利益點。
以充滿動感的畫面展示「擁有健康,當然亮麗」的健康頭髮之美的潘婷廣告,迅速地獲得消費者廣泛的迴響,銷售成績令人刮目相看。很多人看了電視廣告都說:「我就是想要有那樣的頭髮。」潘婷也因此在進入台灣市場的15個月後,就成為領導品牌。
美國寶僑將台灣成功的模式用最快的速度推進到其他國家,在短短的10個月內,潘婷就已成功地登陸了30個國家;最後在24個月內普及全世界市場。這個成績遠遠超過1980年代,美國寶僑推動Rejoice品牌成為全球性品牌,所用掉的36個月的時間。
潘婷成功四大原則
根據潘婷的成功模式,加上寶僑豐厚的品牌行銷經驗,羅伯.威靈提出了全球性品牌行銷成功的四大原則:
第一原則:瞭解你的消費者。最重要的是企業組織要由懂市場、懂語言、懂文化的人組成;如此,才能深入挖掘出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態度及使用習慣。
第二原則:界訂品牌產權(DEFINE BRAND EQUITY)。要準確瞭解你的品牌所代表的東西及其產權所能延伸的範圍與界限。尤其是弄清楚哪些東西對品牌產權而言,是「不」重要的、跟知道哪些東西是重要的,兩者同等重要。
第三原則:測試並迅速地擴張。有能力去創造,並執行成功的模式是極重要的競爭優勢點。在亞洲地區不同的13個國家中,寶僑眾多優秀的行銷人員不斷地為相同的品牌產權貢獻才華與創意;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企業要有一套能發現最佳ideas,並將之體制化(institution1izing)的作業程序。
透過這樣的作業程序,並開發出一個能證實有效的成功模式時,企業應儘快地將這個模式應用到其他地區;因為你不做的話,你的競爭者將會複製你的成功模式而獲益。
第四原則:繼續實驗。
寶僑贏的戰略中的第4點是,要把最好的繼續改進到更好。沒有一個成功的模式是鐫刻在石頭上的。所做的每一樣事情都可以再做得更好,可以更深入地去瞭解消費者的內在思維,可以開發更新的技術更有效的生產方法等。
當然,很重要的是,在創造出一個成功的模式時,要擴大部署及應用,唯有這樣才能產生出一個全球性架構,並以此去建構,而使未來的改進及創新,是在世界觀的視野下進行的。
潘婷帶動寶僑成長
羅伯.威靈高度推崇亞洲是寶僑近年來幾個新創廣告的誕生地。他特別指出,寶僑有16個極大型品牌;但在公司的定義中,只有3個品牌是真正的全球性品牌,那就是:
Always/Whisper(歐維斯巧克力)、Pringles(翹鬍子洋芋片),以及「台灣人的成功一潘婷」(Our Taiwanese success Pantene)。
至於大家所熟知的全球性品牌Pampers(幫寶適)、Oil of Olay(歐蕾)等,羅伯.威靈說,這些品牌才開始在建立其共通性的定位。因此,在寶僑眼光中,只有前述3品牌才是真正的全球性品牌。但要如何增長這份名單呢?他說寶僑確信現在所發展出的成功模式,可以讓他們達成目標,尤其是誕生於亞洲潘婷範例。
羅伯.威靈還告訴大家一個秘密;他說,潘婷可能是寶僑來自亞洲最大的發明(the biggest invention fom Asia),因為潘婷的廣告不僅創造了品牌,更帶動了寶僑整個護髮系列商品的巨幅成長。他說:大家也許會有興趣知道,在潘婷之前,寶僑的護髮商品的生意,其實僅是小可而已(barely profitable)。但是,現在,寶僑已擁有全世界第一名、第二名及第三名的護髮品牌。
亞洲是全球測試市場
最後羅伯.威靈特別指出,亞洲確是全球性品牌最佳的「世界級測試市場」(world test market),因為寶僑90多年來的亞洲經驗發現,世界其他地區有效的方法,到亞洲就不見得有效;但在亞洲有效的方法,到世界其他地區卻仍然有效。
台灣成為寶僑建立全球性護髮王國的起點,潘婷成功的品牌模式值得我們省思。
(本文依羅伯.威靈在20屆亞洲廣告大會演講的講詞精華撰寫而成)
(蔡益彬為詮學企管總經理/文化大學廣告系兼任講師)
2025年8月592期《教育產業-世界未來希望》
本期《動腦》592期2025年8月號,以「教育產業-世界未來希望」為題。「教育產業」是台灣產業的工具母機。可否想定打造「台灣的教育產業,成為第一二產業」? 教育產業化,是將教育視為一種商品,透過市場機制來運作,這在中國及若干國家,曾一度被推行,引發許多爭議;如學費高漲、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問題。
原 價 : NT$180
優惠價 : NT$180
詳細介紹
HOT NEWS
- 2023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 啟動徵件!期許參賽作品更創新及具影響力
- 2022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得獎名單揭曉,近400位行銷傳播人共襄盛舉!The Winners of 2022《Brain》Excellence Agency& Advertiser of the year
- LINE 推出「AI 肖像」新功能 體驗專業棚拍的高質感美照
- 2023台灣民生快消品牌排行 14億次國民消費揭曉品牌足跡贏家
- 域動行銷公布人事異動
- CSD中衛營運長張德成:中衛跳脫框架 玩出口罩新時尚
- 金獎的代價 牛恆泰:沒人知道我失去什麼!
- 台灣百事食品 注重品牌體驗創造差異化
- 黃麗萍:媒體代理商有幫客戶升級的責任!
- 牛恆泰:媒體產業蛻變關鍵期,數位轉型該怎麼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