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去年PC home威力的PC Office,是否會再創10萬份新高,有何新的行銷手法?競爭對手是否做好發行量準備? 去年以學習型雜誌姿態創刊的PC home,成功地攫取大眾市場,形成一股風潮。而今年8月詹宏志主持的電腦家庭出版集團,將推出旗下第3本電腦雜誌PC Office,創刊號預計發行10萬本,上市宣傳總預算4,000萬。詹宏志再次以凌厲的行銷策略,挑戰台灣雜誌市場胃納量;此舉是否依然能奏效?引起廣告、傳播各界關心,同業也嚴陣以待。 上班族市場潛力驚人 以帶領上班族無痛苦學習為定位的PC Office,承續PC home的編輯精神,以即學即用、Stepby step方式設計介面,同時強調個人完全解決方案(Personal total solution)。詹宏志表示,PC Office想幫助那些感受到資訊化壓力的上班族,透過輕鬆學習的媒介,增進工作技能,也能瞻望工作未來。此外,為社會觀察未來變化也是PC Office的重點。 有別於過去為專業人士服務的電腦雜誌作法,詹宏志在搜尋編輯人才時,不專門找技術人才,他特別希望具有人文背景的採訪編輯,因為必須加強和大眾的親近性。 何以對PC Office的發行量有這麼大的信心?詹宏志說,這是「直覺」,也鑑於觀察到為迎接資訊代時代而手足無措的人非常多。他認為,在電腦應用上,home和Office這兩大領域極端不同。home強調教育、休閒娛樂性,Office著重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從資訊業客戶的廣告預算來看,80%發給以辦公室為對象的媒體,20%發給以家庭為對象的媒體,所以詹宏志認為Office的市場應不會小於home,「現在是能力的問題,而不是市場的問題」。 在廣告業務的開拓上,PC Office展現強烈的企圖,其目標讀者群鎖定為上班族,消費能力高,廣告業種擴增到全方位,旅遊、精品、汽車等都囊括在內。而PC Office廣告部門陣容堅強,PC Office副社長兼廣告總監詹麗華表示,創刊號資訊業廣告收入與非資訊業廣告收入的比例為6:4,較PC home的平均8:2高,廣告營收約為五百萬,破雜誌創刊號有史以來記錄。 在行銷策略上,PC Office延用PC home促銷方式,都涵蓋創刊低價策略、物超所值的贈品、密集的通路、媒體宣傳。與主題契合的前三期贈品,目的在透過提供軟體,使讀者徹底掌握技術。 PC Office投資3,000萬在贈品上,第2、3期贈品市價達8、9,000元。不過贈品體積大,構成物流技術上的挑戰;在7─11通路上,即設計展示紙箱,雜誌則採立體包裝。前3期雜誌贈品是與Microsoft、SEEDNet異業結盟的成果:PC Office付幾百萬權利金,由Microsoft授權,包括產品的包裝都和正品相同;產製則由PC Office自行負責,而經由雙方的合作,以贈品確保了雜誌上市的吸引力,業者則穫得滲透廣大使用者的機會。 去年PC home創刊號以49元低價,締造佳績,爾後不少同業也陸續跟進,卻引發破壞市場行情的批評。詹宏志表示,低價策略並不是他的創見,最早是從博覽家開始的。「先創造價值給讀者,再創造價值給自己」。他解釋,對消費者來說,提供他們無障礙的門檻才是公平;不然他們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代價來適應一本新雜誌呢?如果只是行銷花招,沒有內涵,49元時買你,180元時誰理你?漲價時為什麼會買?是因為需要。所以49元時是給消費者「嘗試」,l80元時則讓他們「決定」。如果雜誌有行情,最後一定會回到它該有的行情。 編輯、行銷對立又互補 詹宏志在出版行銷上的戰績彪炳,但他原是位編輯人。早年,他營得正確的事,行銷人卻往往說沒有市場,因此他決定去學行銷。10年以來,他覺得編輯人和行銷人的衝突是既對也不對;行銷人太容易從已發生的現象去理解,卻不能了解編輯內在的動機。一本新的雜誌,一個新的觀念,它不可能原來就有市場;尤其是所有的文化產品都是高涉入性的商品,是創造出來改變消費者態度,因此充滿力量。而編輯人要學會和市場說話,行銷即是一種溝通的技術。所以詹宏志認為:「編輯人一定要懂行銷,行銷人一定要懂編輯」。 詹宏志預計要在5年內創辦6本電腦雜誌,如今1年半後即擁有3本雜誌,可謂順遂。然而以相同編輯、行銷手法創辦的PC Office,是否依然能夠搶佔全新的市場?對同業是否會帶來衝擊?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