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奧美整合集團 集奧美廣告、公關、視覺管理、直效行銷及運籌廣告五家公司而成的奧美整合集團,1994年在台灣地區綜合廣告代理排行榜中,承攬額、毛收入及員工人數三項目上都獨佔鰲頭。奧美廣告董事長宋秩銘表示,該公司基於客戶的需求,發展整合傳播的服務理念;更由於時之所趨,未來將會更著重於中國大陸市場的開發。 1995年起奧美廣告成立了經營董事會,讓資深人員參與經營,形成集團領導;同時以品牌小組為客戶服務。 2智威湯遜 1994年的智威湯遜在廣告公司排行榜上成績耀人,不但成長率達21.74%,若以單一公司計算,智威湯遜毛收入超過奧美、聯廣而排名第一。 智威湯遜於1994年底開始播出福特的資訊式廣告──「今日福特」,年度預算達6,177萬元新台幣。 另外,智威湯遜直效行銷部在1994年建立了亞太服務網。據董事長蘇雄表示,除原有台灣、香港、新加坡三角合作外,還加入日、菲、泰、馬,網路更健全,品質與技術也相對提昇。 3聯廣 連續多年贏得排行榜冠軍的廣告界龍頭老大──聯廣,1994年將寶座拱手讓人,毛收入滑落到第三名;承攬額列名第二。 1994年聯廣承接國際扶輪社在台北舉行的年會策劃、宣傳,由董事長賴東明擔任宣傳推廣小組的召集人,是一次成功的國民外交。 今年聯廣在公司經營上有兩項革新:一、業務與創意兩部門合併,並從中分成兩個品牌經營群,獨立經營。二、為協助客戶在中國大陸的廣告作業服務,計劃性地派遣資深人員赴上海擔任指導的任務。 4麥肯 1994不景氣侵襲各行各業,麥肯廣告雖有16.49%的成長率,為維持財務的健全,仍於6月中旬進行了人事「減肥計劃」。 原任麥肯董事長的鄭炳耀表示,1994年下半年麥肯更著重本土員工的發展,以便配合麥肯落實本土化政策的決定。 麥肯在1994年底與聯太公關聯手,贏得經濟部外貿協會第二期「中華民國全面提昇產品形象」五年計劃的代理權,公關及廣告預算高達10億元。1995年,麥肯贏得了19項新商品的廣告業務;但是,合作多年的可口可樂,卻因為國際性代理權的轉移而轉到相互廣告。 5華威葛瑞 邁入第20週年的華威葛瑞,由於為寶僑家品的潘婷系列產品規劃成功,創造了數10億的營收,而獲頒「Procter & Gamble Business Building Advertising Award」。 華威葛瑞總經理張蒞政表示,1995年是該公司的文化年,在穩健的成長下,除追求利潤外,更著重教育訓練、建立獎勵制度、加強品管、積極參與國際獎項來提昇創意部;提高電腦普及率,達每2.5人一部電腦的目標。並考慮整合各部門四系統為一大網路,以避免服務系統僵化;提供更舒適的工作環境。 6博陽系統 由日本博報堂與慶豐集團合資的博陽,1994年代理的客戶中,由於長榮航空的營業額上升,加上三陽及慶眾汽車有新款車種推出,是博陽成長6.98%的主因。 1995年初,協助博陽創辦、成長的副董事長楊朝陽退休,公司決策權移轉至新任副董事長、代表日本博報堂的染野智司,使得今後日本博報堂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995年,博陽將以「客戶至上」作為公司的首要目標,充實服務的質與範圍;並從整個年度的效率來考量,企圖擁有各種季節性商品代理權。 7台廣 自1993年台灣廣告與日本電通合資後,台廣的毛收入與日俱增;一是最大客戶TOYOTA的廣告量快速成長;二是台廣不需要再將服務費的一半付給電通。 TOYOTA經常舉辦EVENT來推廣車系、新車種,1994年台廣在Event上的費用就高達4億900萬元;而TOYOTA全20批的報紙廣告,也使得台廣在報紙廣告量的運用比例上名列前茅,也帶動了其他汽車廣告在報紙廣告上的投資。 由於電通的加入,台廣更期望其業績能向居世界廣告業第一的電通看齊。 8上奇 上奇廣告今年度由於現有客戶推出新產品,如歐蕾沐浴乳等;以及新客戶英國皇家煙草新產品王中王(SUPER KING)上市,1994年承攬額增加了1.7億。 上奇執行業務總監張振明表示,由於台灣媒體對於香煙廣告多所限制,因此上奇為英國皇家煙草規劃了一套完整的統合行銷策略,包括舉辦全省保齡球比賽等,使得1994年12月甫上市的王中王香煙,在1995年1月即售罄。 上奇自從孟恆瑞(Henrik Monefeldt)於1994年底從丹麥前來擔任客戶服務總監之後,該公司的統合行銷部門更是如虎添翼。 9華商 華商1994年雖有聲寶汽車的離開,仍因家鄉實業、三洋電冰箱共4,000萬元廣告量的加入,承攬額成長2.78%,為7.4億元。 該公司總經理,同時也是1995年4A新任會長王德林表示:1994華商設立了公關部,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預計1995年該部門營業額將達2,000萬;該公司更計劃朝華商整合傳播集團的多角化經營方式邁進。 以往華商的目標是隨原客戶而成長,但受景氣影響,企業預算緊縮、投資轉向大陸;從1994年下半年起即積極開發新客戶,希望1995年目標承攬額達到9億。 10東方 東方1994年承攬額呈負成長,一是因為金融客戶沒有繼續發行基金;另一方面則是1994年未邀請外國職棒隊來台,缺乏1993年日本巨人棒球隊活動行銷的相對效應。據總經理蔡鴻賢表示,該公司計劃在今年將積極投入引進日本職棒來台活動事宜。 東方今年的大陸業務,活動行銷已增加2,000多萬,4月左右正式長期派駐一組人員在上海。 由東方策劃的佳麗寶持久型唇膏「戀戀紅唇」的廣告活動,在推出兩個月內即締造了20萬支的銷售佳績,預期將帶動持久型唇膏的風潮。 11國華 國華1994年承攬額減少7,900萬,主因是第四季客戶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大量刪減廣告預算;但1995年舊有客戶與新增客戶廣告量大增,因此,該公司1995目標承攬額訂為8.4億。 國華廣告所代理的金車漢朝東坡肉拉麵廣告,在推出不到兩個月,即達60%的知名度;該項產品在1994年12月中旬上市,鋪貨情形良好。 該公司在經營上採精兵制,即引進專業人才,並落實利潤中心員工成本觀念,加強品管及強化人才培訓計劃。 12 靈獅 靈獅廣告1994年因味王、龍鳳、氰胺等客戶的加入,承攬額由6億增至6.9億,成長了15%。 靈獅財務總監王汝州表示,該公司1994年成長有限,最主要是因為客戶對於廣告費的花費態度漸趨保守,再加上柯尼卡Konica與富豪汽車Volvo等客戶的離開所致。 王汝州指出,各行各業的競爭,使得客戶在花錢的態度上呈兩極化。靈獅今後除提高自身競爭力,儘量爭取新客戶外,而且不會只侷限於傳統的媒體廣告策略,而是以提供全方位的廣告服務為努力目標。 13清華 清華1994年雖然面臨客戶縮減預算,但仍爭取到不少新客戶。據總經理蘇益謙表示,該公司新增台灣化學「纖艷洗衣乳」、捷鼎公司天才老爹小家電系列、歐洲共同仕場詩丹達爾百貨與津津食品,帶動清華第四季業績成長。 1994年清華代發稿的甲桂林、宏國建設,因房地產市場受不景氣的影響而廣告量大減,造成承攬額減少1.8億;不過清華代理一般商品廣告的毛利率達18%,因此在排名上僅退後一名。 另,清華正與伊登洽談合作的可能牲,至於以何種方式合作,預定6月才會確定。 14華懋 華懋廣告1994年承攬額7.8億,與其原來的目標承攬額10億有相當大的出入。據該公司副總連風彥指出,由於華航受到名古屋空難事件的影響,將原來的廣告預算大量地刪減,差額達1億左右,因此華懋1994年的毛收入負成長1.04%。連風彥表示,目前華航方面的業務已趨穩定,未來會繼續推出企業形象廣告。 另,華懋代理的華夏雜誌,華航也決定在今年6月轉移給香港的EMPHASIS公司代理,這一向為華懋每年帶來7000~8000萬的華航雜誌廣告收入的流失,對華懋的營收影響頗大。 15李奧貝納 李奧貝納廣告1994年由於通用汽車釷星、英國標準渣打銀行的新加入,以及該公司在公關、業務上的大力推廣下,承攬額達5.93億,微幅成長了3.31%;而李奧貝納廣告則預估1995年目標承攬額為6億。 除此之外,關於經營方面的革新計劃,李奧貝納副總經理虞晨曦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專業的Reengineering(再造工程),以提供客戶更佳的服務。 該公司前6大客戶分別是:寶僑家品、菲利普莫里斯、通用汽車、家樂氏玉米片、聯合航空以及普拿疼。 16英泰 英泰廣告1994年承攬額為6.81億,增加了4900多萬。據英泰廣告副總經理林呈綠表示,由於信益陶瓷、JVC、中興紡織、百佳超市等新客戶的加入,使該公司業績成長。 在面臨廣告同業競爭的壓力,英泰將以強化人才培育因應。此外,更引進電腦繪圖系統以提昇該公司的競爭力。 該公司目前主要的客戶為台灣日立、必治妥施貴寶、羅莎、溫莎、耐斯與愛之味等。 17電通揚雅 電通揚雅廣告1994年獲利成長12.5%,總經理熊起龍分析,主因為新客戶、新產品的開發。他認為,新產品在台灣市場仍有許多成長空間,頗具發展機會。 愛之味莎莎亞成功地打開了椰奶市場,上市後短短兩個月便達90%的知名度。因莎莎亞的成功開發,使電通揚雅對新產品的拓展,極感興趣並深具信心。 電通揚雅副總經理李桂芬表示,該公司客戶黃金協會,因本地製造商與銀樓共同負擔部份廣告費用,在廣告量上增加了223%,也使得廣告代理的電通揚雅在承攬額上,有23.03%的成長。 18意識形態 以獨特創意表現風格見長的意識形態廣告,1994年仍是各項廣告獎的贏家。也由於其強烈的「意識型態」表現方式,使得多家廣告公司的廣告表現紛紛跟進,以塑造商品鮮明的形象。 意識形態1994年在人效(平均每人年毛收入)上,以345萬元的高收入拔得頭籌。據總經理鄭松茂分析,主要是因為該公司的特殊文化,使員工有與眾不同的優越感而產生向心力;及講求減少作品修改次數,以提高作業效率。該公司在向來堅持慎選客戶、發想策略準確、廣告目標明確而達成共識之下,人效年年第一。 19博上富康 博上富康廣告1994年初雖取得新進7家客戶的廣告代理權,且曾為此舉行「七連霸」慶功宴;但由於雷諾這個大客戶的離開,使得該公司1994年承攬額負成長12.84%。 博上富康總公司董事會在1994年成立一家控股公司True North InternationaI,以集中管理該公司全球關係企業;而原博上富康總公司FCB則成為其旗下的一家廣告公司。但博上富康台灣分公司因隸屬香港FCB,並不因此直接受到影響。目前博上富康組織架構不變,仍照常作業。 20太一 日資佔96.52%的太一,1994年承攬額5億,成長3.09%。據太一廣告財務協理蘇淑娥表示,既有的客戶單項產品增加、及新開發的愛德蘭絲所帶來的廣告量,對其業績都有所助益。 蘇淑娥透露,愛德蘭絲為日本最大的假髮公司,計劃在台灣拓展市場,極具發展潛力。太一預期愛德蘭絲今年的廣告量將達3,000~4,000萬。 太一創意部寄望借重由相互轉任的新任創意總監葉長勝,能為該部帶來新意,盼今年在創意上有所斬獲;但葉長勝表示,因理念不合,已於二月中旬離開。 21相互 因國際性商品代理權移轉,與DMB & B有合作關係的相互順利取得可口可樂在台灣的代理權,預料將為純本土的相互,累積服務國際性客戶的經驗,更為工作夥伴培養出廣泛的世界觀。 南僑杜老爺部份冰品與可口部份零嘴的廣告代理權也自1995年起委由相互負責。1994年因太平洋房屋、禮坊食品及冠軍磁磚的加入;及原有客戶穩定成長,使得相互1994年承攬額達4.2億元。 1994年相互在時報廣告獎中,也以總得獎數14座列名第二,僅次於奧美;但為本土廣告公司的第一。 22伊登 伊登廣告1994年因現有客戶玩具反斗城、施格蘭志亞、麥當勞、樂富門等增加預算,再加上該公司引進了新客戶利鵬玩具、迪斯耐錄影帶,使其承攬額增為3.6億,大幅成長了35.85%。 至於該公司1995年的革新計劃,總經理馮明哲表示,在人事方面,不論年資,凡表現佳、具發展潛力的員工均會加以提拔;同時按需要聘請新血,加強為客戶服務。 此外,伊登在經營方面,更會儘量擴展其營業範圍及管道,以開發新業務,促進成長。 23華得 華得1994年的承攬額為3.47億,較1993年的2.83億增加了6,400萬,成長了22.61%。由於華得所推出的雀巢卡布其諾咖啡廣告策略具原創性,而帶動了「卡布其諾」的風潮;而該公司所代理的比雅久HOT 50,更是因為其行銷策略的創意表現,在銷售成績上造成了競爭品牌的壓力。 該公司強調以創意作品的價值觀,有效達成廣告目的;以對本土消費者的了解,運用廣告作業架構系統,重視策略擬定、概念與定位的合理性,而獲得國際性客戶的認同與肯定。 24黃禾 黃禾廣告1994年大豐收。因新增永記造漆工業的加入,使承攬額和毛收入均有成長。黃禾成長的主因是黃奇鏘、何清輝兩位經營者頗為照顧員工,使得同仁向心力強所致。 黃禾總經理何清輝為和成文教基金會義務製作的「犀角、象牙、魚翅」,是繼1993年為台北家計中心所做「多一分小心、少一份擔心」獲得第40屆坎城廣告獎之後,第二度獲此殊榮。 該公司在台灣成立七年以來,每年黃禾固定舉辦海外旅遊並高額補助員工的作法,是促使員工向心力強的因素之一。 25聯旭 聯旭1994年承攬額3.68億元,較1993年2.49億大幅成長47.79%,毛收入則成長了40%。 由於聯旭為中華汽車推出成功的廣告策略,使中華汽車1994年屢創佳績。聯旭業務總監黃逸甫指出,該公司以成為客戶行銷好夥伴為最主要目標,中華Lancer汽車的成功,也代表了聯旭有效的角色扮演。 聯旭1994年在經營上朝資訊開放、溝通開放與管理開放的方向調整,在該公司「全能經營、全員尊重」的理念下,期能提供客戶更專業、更有效率、更完整的全傳播服務。 26上通 上通1994年因客戶達美航空業績衰退、大量裁員,將廣告預算全數停頓,及奇異家電市場反應不佳,該公司承攬額負成長。 但據上通總經理譚顯威指出,該公司1994年底因取得高雄霖園大飯店、L.A.Gear、可口企業歐斯麥餅乾、杜老爺低脂冰淇淋、Hagen─Dazs等客戶的廣告代理權,共計約有8000~9000萬的廣告量,因此保守估計,1995年承攬額應有3.6億。 譚顯威表示,由於上通的客戶多屬國際性,因此,會加強亞太地區與世界各地客戶服務網路系統,並更著重各部門教育訓練。 27達彼思 由Bates 100%投資的達彼思,1994年承攬額有38.1%的成長,該公司總經理馬志工分析,主要是因為達彼思新客戶歐室食品優得嬰兒睡前麥奶紛與Nissan Altima汽車的加入,廣告量增加了4,908萬,另一原因則為現有客戶瑪氏糖果追加預算。 達彼思在經營上有幾點革新:1.成立管理委員會,使該公司各方面的活動有專人負責,發揮員工的整體力量;2.成立達彼思大中國組織,使大中國地區的客戶能得到更佳服務;3.成立直效行銷Direct Marketing部門,直接服務客戶。 28喬商 房地產廣告佔90%以上的喬商廣告,1994年承攬額為9.2億,但因房地產不景氣,而將其1995年目標承攬額訂為9億。該公司行政副總經理周亦龍表示,未來該公司會逐漸調整客戶形態比例,以分散風險。 由於喬商提倡媒體增質計劃,在媒體運用的分配上,將更有彈性。該公司打算推出平面與立體的多種組合,供客戶選擇;該公司更將各地有線電視系統列入媒體使用考慮範圍。 喬商廣告1994年共獲時報廣告金像獎7項,得獎數名列第四。 29博文 博文廣告1994年承攬額增加了5,000萬,成長20%。該公司副董事長何廷尹表示,創意、人脈與市場熟悉度佳,皆為博文贏得客戶青睞的最大因素。 在經營管理上,博文為提昇創意部門的工作品質,而由資深人員帶領資淺人員,以避免中間斷層的問題;另一方面,採取人員數量的控制,讓每個人充份發揮實力,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該公司最主要的客戶是黑松、菲仕蘭、萬事達卡、鈴木機車、維力食品,以及中興紡織。此外,該公司1994年更新增了聖麥格冰淇淋及雪芙蘭等客戶。 30志上 志上1994年承攬額呈負成長,但在創意上卻有不錯的表現,該公司所企劃製作的飛利浦電燈泡電視廣告影片獲得時報廣告金像獎電器類電視廣告金牌獎。 志上廣告客戶服務總監唐淑芬表示,由於飛利浦新任總經理給予志上在創意上很大的發揮空間,突破以往強調功能、規格的窠臼,該公司把重點放在燈泡與人的關係,並巧妙運用雙關語,所拍攝的廣告影片反而一舉得獎;另一方面,經志上的建議,飛利浦在通路上從以往的量販店改為朝7─11與水電行展開鋪貨。據志上調查,鋪貨率達55%。 30展望 展望1994年承攬額3.5億元,較1993年成長了9.38%。 展望副總經理劉明祥表示,1994年該公司之所以成長的原因,除了雅聞化妝品、津村化妝品、阿拉斯加冰河水等客戶,共1億2,000萬元廣告量的加入之外;長久以來向客戶申請製作費,給付少之又少的情況獲得改善,也促使展望的毛收入成長8.07%。 劉明祥同時也表示,展望新聘的行政副總經理林珍珠,在財務、媒體上發揮所長,使得管理部的工作品質提昇,是該公司在經營上的一項革新。 32智得溝通 智得溝通1994年由於富邦將投信、基金、產險部份交由該公司負責,因而增加了2,500萬的廣告量。 據智得副總經理張百清表示,今年3月以後智得將陸續在北京與上海正式成立中國智得辦事處,與當地廣告公司技術交流,以拓展大陸市場。此外,將與日本MITTER ALTI公司在CF的製作創意與觀念上,更密切配合。 另,今年智得溝通並計劃在媒體經營上,朝有線電視發展;目前已計劃在節目內容上結合企業、消費者等,以整合行銷的方式拓展業務。 33成吉思汗 因受到連續幾個颱風侵襲,導致房屋廣告效果不彰,使房地產廣告佔業務量80%以上的成吉思汗,損失慘重;1994年不但毛收入嚴重衰退了43.29%,該公司副董事長王凱贏表示,將漸把主力移至一般商品廣告,希望在今年即能達3~4成的廣告量。 成吉思汗香港與上海辦事處籌設中;並於今年預備增資,由原資本額4,000萬增為7,500萬。另,成吉思汗受泰門廣告發生跳票事件牽連後,也影響到對媒體的付款。據悉,已有多家媒體包括三家電視台、財訊雜誌、天下雜誌、遠見雜誌等,均受波及。 34金華德威 1994年為金華廣告變化最大的一年,該公司於1994年4月與子公司德威廣告合併,並更名為金華德威;更與日本渡邊集團子公司7,S進行業務合作。 金華德威董事長張育西表示,7,S公司為日本規模相當大的育樂公司,擁有極豐富的資源供該公司充份運用;因此對於該公司的業務發展,助益甚大。 金華德威在1994年承辦了日星吉田榮作來台演唱會活動,也因而使該公司的客戶量增加;該公司並計劃設立唱片製作部門,朝多元化經營發展。 35迪倫 迪倫廣告1994年由於其客戶維力與正義,因景氣問題,緊縮預算超過5,000萬,使該公司承攬額衰退了16.67%,為2.5億。 迪倫總經理陳鏡洪表示,從1994年起,每週在聯合報第39版刊登維力清香油全版廣告效果不錯,至今仍持續進行中;也由於與聯合報合辦促銷活動,因此,在媒體的分配上,報紙廣告費用即高達6,000萬。他預估1995年目標承攬額可達3億元。 迪倫與其合作對象美國Anlex公司,每年在美國與大陸地區合辦商品展示、展售會,由迪倫邀集台灣廠商組團前往參展。 36浩爾生 由麥肯廣告另一系統Harr─rion與東帝士合資成立的浩爾生廣告,1994年由麥肯買下東帝士40%的股份,成為100%麥肯的子公司;再加上高層包含原總經理梁桂泉及業務總監等50%的人員異動,及因中韓斷交導致廣告量3,000~4,000萬元的客戶大宇汽車停止代理權等因素,使得浩爾生繼1993年成長71.1%之後,大幅滑落到1994年1.13億,負成長20.98%。 據麥肯財務處長姚明彰表示,浩爾生1995年的重點是開發新的客戶,以落實本土化政策;姚明彰認為,唯有先掌握到客源,才能談其他經營上的革新。 36百帝 百帝廣告1994年由於總經理易人,新任總經理楊淑鈴於11月接任,因此該公司在各方面均有極大的變化。 楊淑鈴表示,在客戶的選擇上以發展性與成長空間為考量因素;因此,該公司會調整其客戶群的數量,求客戶質的提昇。百帝廣告因在1994年底新增了重量級客戶可口可樂雪碧與夏泉,該公司1995年目標承攬額為1.5億。 因客戶結構上的問題,該公司在媒體運用上,平面媒體佔較重的比例。楊淑鈴指出,該公司選擇客戶的政策調整之後,製作費的比例將會降低。 38康碩 康碩廣告1994年新增了大丹宜化工皂福肥皂粉、群方企業千曲川素食海鮮,與福懋油脂蔬菜油等客戶共計約1,202萬的承攬額;而其原有客戶穩定,使該公司微幅成長。 康碩在1994年有較大的人事變遷,原因是高階主管的紛紛異動,該公司業務總監與創意總監陸續離職,而原有21名員工的康碩廣告,目前僅餘18人,而新任業務總監賴國賢與創意總監江美華則分別於1994年12月中旬與,95年1月中旬到任。 39普陽 1994年普陽因其主要客戶維他露對於促銷活動效果存疑,而將這方面的預算擱置。普陽廣告協理楊記生表示,該公司會從轉換客戶心態上努力,因為SP活動已不再只以營利為目的,對於商品品牌形象的建立與開發新客源上,也有所幫助。在大陸市場發展方面,該公司目前仍以維他露的大陸業務為考量方向。 普陽廣告於1994年率先採用power PC電腦,提高作業的速度與精確度,以提昇對客戶的服務品質;同時,並策劃了保護受虐兒童宣導及募款活動。 40東急 東急1994年由於為其客戶新力與光陽所規劃的產品行銷策略成功,使客戶業績明顯成長。東急副總經理鍾開榮表示,在持續贏得客戶的信任且客戶仍有挖深的空間下,該公司預期1995年會達到1.5億的承攬額目標。 光陽公司在,94年8月推出的Xing勁150c.c.嬉皮車,經東急廣告策略配合下,第一個月即接獲3,000張訂單,賣出1,300輛,遠超過700輛的預期目標。 東急在1994年成立媒體部,以強化該公司組織的完整性;1995年更計劃成立業務三部,專為其日本客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