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代,曾立志就毛遂自薦,從廣告業務工作開始了他的廣告生涯;也憑著有膽有識,開創了他的廣告天地。
曾立委小檔案
出生:1950年
學歷:文化學院哲學系畢業
經歷:
美商格蘭廣告公司(1975~1979)
中影真善美雜誌總編輯
香港世紀電影公司台灣地區總監
華威葛瑞廣告公司企劃指導
博上富康廣告公司總經理、董事長
嗜好:打高爾夫球。
最喜歡的書:探討未來之類的書,如「美麗新世界」、「一九八四」等。
最尊敬的人:創意人。
終生追求的目標:經營一個「好」的廣告公司。
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些「雞婆」,又喜歡湊熱鬧。
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目前尚無定論。
在廣告界,曾立志是位有褒有貶的人物,廣告圈的朋友對他的看法是「好大喜功」,任何活動都喜歡插上一腳,但是又不能充份投入。對他欣賞的人則認為,其實他「興趣廣泛,又喜歡交朋友」,完全是看法不同的關係。
目前擔任博上富康廣告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會長的曾立志,在踏入廣告界的十八年歷程中,有不少精采的故事。
十八年前,尚就讀當時的「文化學院」哲學系的曾立志,突發奇想地替校內發行的刊物「美哉中華」找廣告,賺些外快。憑著一份年輕、旺的企圖心,他連續半年跑遍了當時「國際牌、大同公司、國泰人壽、台灣水泥」等二十多家大型企業。從中學得不少寶貴的經驗,也因為經過這樣的磨鍊,最後終於得到了第一個客戶:太孚音響。
當時他與仍在國立藝專美工科的李仁惠搭擋,他寫文案,李仁惠做設計,為太孚音響設計了一系列的廣告信函(DM)。
曾立志與李仁惠用「蘋果醬師傅」專業精神的故事,來說明因為具有熱愛產品及專注投入的精神,而產生的太孚專業水準,自然打動了客戶的心,至今他還保留著這份具有歷史性的作品。
除了接觸廣告之外,曾立志也「不按牌理出牌」地旁聽過世界新聞專科學校電影科一年的課程,獲得陳耀圻和吳靜吉的啟蒙,當時同班的同學還有導演張毅和邱明誠。
畢業退伍後,進入格蘭廣告公司,在三百多封應徵函中脫穎而出,曾立志憑藉的是鍥而不捨的精神,在老闆秦凱交付的試題──為「福特千里馬」寫一個企劃案,從當天下午四點到隔天上午八點,整整16個小時從命名、廣告策略到廣告表現,自己寫文案、畫腳本,洋洋灑灑地七、八十頁,果然使老閭刮目相看而正式聘任,從7,500元開始了他的第一份廣告文案工作。
當時台灣地區尚未開放國際性廣告公司投資,大部份的國際性廣告都交由格蘭廣告代理,也因曾立志在規模不大的格蘭,為福特、白蘭氏雞精、IBN、3M、舒潔等產品寫廣告文案,透過與這些客戶的接觸,學習到代理這些客戶的Y&R、BBDO、Grey等廣告公司的創作know how。在不斷嘗試錯誤中學習,一篇文案重新寫了二、三十遍,都是家常便飯。
很快地,就在不斷「邊做邊學」的挑戰和磨鍊中,曾立志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在格蘭工作四年之後,也曾經做過一段房地產廣告,在華威也待了一陣子,之後就與好友何廷尹創辦博上富康的前身──博報堂廣告公司,成為廣告公司的經營者。對於如何經營一個「好」的廣告公司,目前他仍在深思、自省;但訂定的目標是「利潤不放在自己的口袋」,期望永續經營的理念,得到最大的發揮。
B型性格的曾立志慣用「談笑用兵」的方式使工作順暢、提高效率,他有喜歡與人接近的特質;而且特別喜歡「看人」,從觀察中省思,發現新事,充份掌握小人物百態,更重要的是悟到:「頭腦是用來思考,而非僅只於記憶。」
在目前的現況中,曾立志仍不停地充實,在「隱然成型、建立風格」的階段,對未來的規劃較隨性、隨緣,不刻意強求。
曾立志的家庭生活中,他最津津樂道的是四歲的女兒。由於中年得女,他特別疼愛,常帶著女兒到德安百貨的兒童部遊玩、買東西,享受他當父親的樂趣。
另一半陳美玲現在也是博上的媒體總監,從事媒體企劃有多年的經驗;平時在辦公室中,公私分明各司其職,休閒時全家人經常一起出遊,共享天倫之樂。
2025年8月592期《教育產業-世界未來希望》
本期《動腦》592期2025年8月號,以「教育產業-世界未來希望」為題。「教育產業」是台灣產業的工具母機。可否想定打造「台灣的教育產業,成為第一二產業」? 教育產業化,是將教育視為一種商品,透過市場機制來運作,這在中國及若干國家,曾一度被推行,引發許多爭議;如學費高漲、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問題。
原 價 : NT$180
優惠價 : NT$180
詳細介紹
HOT NEWS
- 2023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 啟動徵件!期許參賽作品更創新及具影響力
- 2022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得獎名單揭曉,近400位行銷傳播人共襄盛舉!The Winners of 2022《Brain》Excellence Agency& Advertiser of the year
- LINE 推出「AI 肖像」新功能 體驗專業棚拍的高質感美照
- 2023台灣民生快消品牌排行 14億次國民消費揭曉品牌足跡贏家
- 域動行銷公布人事異動
- CSD中衛營運長張德成:中衛跳脫框架 玩出口罩新時尚
- 金獎的代價 牛恆泰:沒人知道我失去什麼!
- 台灣百事食品 注重品牌體驗創造差異化
- 黃麗萍:媒體代理商有幫客戶升級的責任!
- 牛恆泰:媒體產業蛻變關鍵期,數位轉型該怎麼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