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汲汲營營的蔡焜霖,雖無光鮮的外表、無礙的口才,但他默默地做事,調和鼎鼐的功夫,讓國華度過艱難的轉型期,令廣告界人士印象深刻。

蔡焜霖小檔案 出生年:1930年 出生地:台中清水 學歷:台中─中、淡江法文系 經歷:王子半月刊創辦人、儂儂月刊創辦人 國泰美術館首任館長國華廣告協理、總經理、副董事長 專長:音樂(欣賞、彈奏)、文學 最喜歡的一句話: 用其所長,天下無不可用之人 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熱情有餘、理智不足 最喜歡的一本書:梵谷傳 最想過的生活:讀書、寫書 在台灣廣告界,蔡焜霖是位安靜的人物,他很少參與廣告界的公開活動。他既不汲汲營營,也沒有光鮮的外表、無礙的口才;甚至缺乏早期國華人舉止飛揚、頭角崢嶸的形象。他一直默默地做事,特別是他壓低姿態,調和鼎鼐的功夫,讓國華廣告度過艱難的轉型期,讓廣告界人士印象深刻。 自認是廣告界的逃兵,今年已屆退休之齡的國華廣告副董事長蔡焜霖,回首來時路,半是得意,半是傷感。翻開「蔡焜霖的奮鬥史」,洋洋灑灑的資歷和經驗,說明了他心路歷程中的辛酸和甜美。

「我是衝動熱情的A型。」當年淡江法文系畢業,進入東方少年出版社工作,卻在無意中被「國華廣告」的徵人啟事吸引,在面談時有一段小插曲: 國華總經理許炳棠在履歷上看到他的日文程度不錯,便要求即席背誦一首日文詩。 蔡焜霖當時正和青梅竹馬的楊璧如熱戀中,情詩自然琅琅上口。許炳棠也興致勃勃的回贈一首「初戀」,兩人相談甚歡,蔡焜霖輕鬆贏得了文案的工作。

在1961年左右,廣告在台灣是新興事業,極富挑戰性,工作壓力更教人如履薄冰,每天的工作都必須夜以繼日、全力以赴。 「我幾乎就是靠一本王德馨的廣告學,加上自己的摸索一路走來。」 正在意氣風發的階段,他興起了創業的念頭,和故舊好友創刊了「王子半月刊」,打開了兒童雜誌的新市場,因緣際會地成為「台灣棒運」的幕後功臣之一。

當年的台東紅葉國小有贏球的實力,卻沒有來台北參賽的經費,蔡焜霖即時慷慨解囊,動員雜誌社的人力、運書車,協助紅葉小國手達成心願,寫下一頁光榮歷史,蔡焜霖確是功不可沒。

更重要的信念是他認為王子雜誌有義務信守一個對孩子的諾言:「只要努力,就能出人頭地。」真正令他興奮的,是結婚多年的妻子在此刻懷了身孕,期待已久的小生命,才是最好的回報。 爾後,發行了五萬多份的王子雜誌卻因經營不善而虧損,國華許炳棠的一臂之力,使蔡焜霖銘感在心。重回國華,再創事業的第二春,既是「飲水思源」,也是「落實經營理念」。

其間又經歷了國泰人壽、國泰建業廣告,終究難以捨棄最愛的出版工作,又陸續擔任百科文化的總編輯,創刊了儂儂月刊,並曾擔任國泰美術館的首任館長。蔡焜霖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幾乎是手不釋巷。遭逢「十信事件」,負債新台幣4億7,000萬,對蔡焜霖而言自是不小的打擊,儘管波折不斷,他始終忍辱負重,未敢掉以輕心。 臨危授命整頓「國華」,在當時也算是廣告界的一樁大事。蔡焜霖再次發揮「協調折衝」的特質,深信「用其所長,天下無不可用之人」。他強調「長處管理」,認為「每個人的缺點往往只是長處的過當表現」。在許炳棠的充份授權、支持下,由協理、總經理而身為副董,蔡焜霖始終兢兢業業,穩住「國華」在廣告界中的一片江山。

識人多、見聞廣,蔡焜霖徜徉在廣告天地,年輕時「衣帶漸寬終不悔」,而今則「更上層樓」。 樂觀、積極的蔡焜霖保有一份赤子情懷,笑稱自己「浪漫有餘,理智不足」,談到未來的生涯規劃,他有一個「寫書」的心願,暫訂為兩大類別。 一是經營管理實務,包括財務、人力資源和資訊科技等。習慣於碰到問題,在書中找答案,蔡焜霖累積的實務經驗,是良好的見證。

一是文學作品,走過動亂的時代、艱辛的歲月,年輕的夢想依然不曾褪色;他在失敗中的體悟,也將是言之有物的人生啟示。 除了讀書、寫作,閒暇自娛的是音樂,彈琴唱歌,無師自通;欣賞興味則無所不包,古典、民歌、搖滾、童謠來者不拒。 談到一雙兒女,掩不住的欣慰溢於言表。長子蔡炎龍承襲了母親楊老師的數學細胞,正在服役,準備出國深造;女兒蔡宜君卻有乃父之風,雖是東海社工系畢業,卻志在廣告學中鑽研。蔡焜霖夫婦雖不表贊同,倒也不加阻撓;過往那一段篳路藍縷已經度過,現在可以讓年輕一代繼續奮鬥,讓廣告花園開滿花朵。 (林芝為動腦特約作者、惠風和暢工作室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