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第一、台視第二、中視第三、 STAR TV 、TVBS競相加入戰場 1993年電視媒體的收視戰況激烈,TVBS的開播,有線電視新頻道紛紛成立,以及既有的STAR TV 5個頻道,使得三台8點檔平均收視率小幅下降。三台總廣告量155.3億,與1992年相較,仍成長10%。三台坦承,雖然1993年新頻道對三台廣告營收並未產生影響,但今年一定會受衝擊,收視率預料會更低。 收視率左右廣告營收 比起1992年的三台廣告營收均有20%以上成長的榮景,1993年三台廣告營收成長率:中視16%居第一,華視14.9%,台視則僅有0.6%的成長。由於大眾選擇頻道的機會增加,連帶使得廣告客戶選擇媒體的機會也增加,一向穩居電視媒體市場的三台開始重新評估未來的因應之道。儘管各方對現有的收視率調查評價不一,但很明顯地,這些收視率左右三台的廣告營收。 挾著「包青天」8點檔連續劇一路長紅的聲勢,華視1993年廣告營收達54億,躍居第一。由於包青天從1993年2月播至1994年1月,攻佔8點檔時段長達一年,也使得華視第一次發了10個月的年終獎金。也改變了連續5年由台視居第一的局面。 台視今年廣告量退居第二名,廣告營收只有51.3億。主因在於1993年台視的8點檔連續劇收視率「全軍覆沒」。所幸台視新聞依然是台視廣告營收的主力,彌補了八點檔廣告收入的減少,使得台視廣告營收仍居第二。 成長率第一的中視,1993年廣告營收50億。中視在九點半單元劇的收視率,一直居三台之冠;又由於後半年8點檔梅花三弄的推出成功,締造了16%的成長率。 衛視內部面臨變革 1993年對STAR TV而言,經營上變化多端就如同快速發展的衛星媒體一樣令人無法掌握。首先是去年7月,以5億多美元賣給想建立全球傳播王國的梅鐸,造成人事的動盪;又因TVBS的開播,對收視率與廣告收入有顯見的影響,現在傳聞每週虧損200萬美元。 今年更因代理權利金過高且不尊重台灣廣告代理對節目安排的建議,衛星媒體行銷公司STM於1月5日宣佈中止與STAR TV的代理合約,嚴重影響了廣告業務的推廣。STAR TV台灣分公司營業總監郭育甫表示,有線電視的蓬勃發展是一可喜現象,使三台不再寡佔、壟斷市場。至於,傳聞STAR TV虧損,乃因初期投注在硬體設備資金龐大,使收支無法平衡,不能說是虧損。 新聞集團的梅鐸取得STAR TV的代理權後,加強重視台灣市場。例如一系列胡瓜主持的歡樂碰碰胡、邱彰說法等,以及針對台灣地區推出電影頻道的節目,顯示該公司在經營上的轉變。 TVBS打破三台禁忌 甫於1993年9月28日開播的TVBS「歡樂無線38頻道」,以強勢統一各地頻道的作法,引起各界注意。擅長製造爭議性話題的TVBS針對台灣市場需求製作節目,更衝破三台節目製作尺度,讓觀眾看到三台所看不到的。例如,張艾嘉的邊緣對話以禁忌話題為主;李濤廣場不避諱敏感的政治話題及人物……;更以年度新台幣3,000萬的促銷預算,在報紙連續刊登全版廣告,強力推銷新節目。 TVBS雖只開播7個月,從去年10~12月2,740萬元的廣告營收,至今年1月~4月1億834萬元,正快速成長。TVBS指出,TVBS的廣告內容以台灣市場為主,而STAR TV則以亞洲市場為主,較少有台灣本土市場廣告,廣告內容差異很大。 面對採訪,STAR TV頻頻以 「基於香港總公司政策考量,無法提供任何廣告營收的相關數據」謝絕回答;而TVBS則較能以開放、正面的態度來配合提供。 三台收視率創最低紀錄 隨著有線電視的開放申請,第四家無線電視台分別由台北、高雄積極爭取設立,目前花落誰家還沒定案,但是從領表申請的各財團、媒體的背景,可看出來者不善的企圖心。衛星電視的競爭,今年也將因亞太衛星一號的發射更趨激烈,下牛年有更多的新頻道開播。 根據聯廣公司4月發表的1993年電視收視狀況分析,三台在1993年平均開機率為36.7%,是六年來最低。聯亞(SRT)剛推出的個人收視率調查系統(People Meter)也顯示三台個人收視率的實況。 1994年的電視媒體,勢必因新頻道的加入,有線電視台的正式成立,而進入更激烈的戰國時代。未來的電視媒體會因為更激烈的競爭而使觀眾有福?還是使廣告主、廣告公司更加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