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負有「銷售的豐田」之稱的TOYOTA,除了注重廣告宣傳,銷售據點的強化,也是行銷的重點。為此,每個月特舉辦兩次的店頭活動來促進銷售。
5年前,日本和泰在台灣生產的瑞獅、可樂娜,運用巨量廣告造勢,掀起了競爭熱潮,其他同業緊跟著增加廣告量,以免被豐田(TOYOTA)的聲音所掩蓋;也帶動汽車廣告刊登報紙全頁廣告的流行。
以「銷售的豐田」聞名
在日本向以「銷售的豐田」聞名的TOYOTA,除了注重廣告宣傳外,銷售據點的強化,實是行銷的重點。特別是每隔方圓3公里就設一個銷售據點,並使每個銷售據點具有運動、享受食物、學習、交流、文化、健康、歡樂的感覺表達出來。每個月固定花千萬元舉行兩次店頭活動(EVENT),把銷售點佈置得多采多姿,來擄獲消費者的芳心。
市場佔有率在短短5年內提昇到16%,直追裕隆、福特。
和泰還有一項令同業畏懼的是從日本總公司派來坐陣台灣的廣告負責人,過人的精力與旺盛的企圖心,不但每天工作到凌晨2、3點,且極端要求品質,稍有不妥即退回重做,讓人又敬又畏。
根據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的統計,和泰1993年電視、報紙、雜誌三大媒體的廣告投資額為5.74億元,居汽車業者之冠。以EVENT為主力廣告策略的和泰汽車,在EVENT的規劃上,強調「以時間換取空間」為原則,加強告知,再輔以其週邊的公益活動等來塑造企業形象。和泰每週六、週曰的促銷活動,加上密集式的紀念車促銷、電視廣告,已對裕隆、南陽等競爭者構成威脅。基本上,每次EVENT的主題都各有不同,時間的長短也視顧客的反應而訂。
一般新車上市時,會進行的廣告決策有下列幾個步驟:
1.傳播策略之擬定:包括市場/販售目標、目標客層、商品定位、銷售重點、計劃進度、預算編列、實施內容等基本項目;2.對廣告公司提示說明;3.廣告公司的提案及修正;4.後續的製作及準備;5.經銷商說明會;6.新車發表及廣告刊播;7.評價及追蹤。
然而,從和泰1993年廣告量佔有率和市場佔有率來看,廣告量佔總體汽車廣告量的20%左右,但市場佔有率卻只有16%,和泰認為,該公司按短、中、長期的計劃穩健地逼近,不受一般表現現象所影響。至於不同的產品線是否有不同的廣告策略?和泰認為:原則上仍是實施以EVENT為中心的廣告策略,所要考慮的重點是如何針對不同的目標消費群,來豐富EVENT的話題,有利於廣告的訴求。
廣告投資以報紙最大
1993年和泰汽車廣告投資最多的是CORONA(含EXSIOR),銷售量亦最多,共銷售41萬798輛;且1993年BXSIOR新車上市初期的廣告量亦為全年之最。除上述兩款車型,和泰另有冠美麗CAMRY、可樂拉COROLLA、及ZACE瑞獅。其中CAMRY及COROLLA兩款,和泰就賣出近三萬多輛;而和泰5.7億營業額中,進口車和國產車的比重不相上下,分別佔有8.4%及8.5%的比例。
在各媒體廣告投資比例方面,1993年仍以報紙、電視為主力媒體,分別佔62%及35%,而雜誌及廣播僅佔2%及1%。對於電波媒體的開放、調頻廣播電台的新增頻道,由於台灣目前的收視習慣、收視率調查系統仍未臻完備;而有線電視的系統過於分散尚待整合,因此現今仍未將這些新興上檔管道列入計劃,僅處於評估的階段,即使將有可能會將有線電視列入購買媒體之一,也不會超10%。
而針對多元社會中大眾消費習慣的改變,整合傳播已成為普遍的行銷方式,和泰汽車除了廣告之外,SP、PR、EVENT及DM均充份使用,其佔總預算分別為15%、5%、10%及10%左右。在使用這些整合傳播的行銷工具時,都是由小型車最高主管統籌整合工作。
1993年廣告量投資與1992年相比「略為減少」,而1994年的目標營業額為650億元,顯見和泰旺盛的企圖心。
另,與廣告代理商──台灣廣告公司的合作夥件關係,和泰強調,當初選擇台廣的原因是希望廣告公司能提供主動、積極、熱誠的服務,而台廣在角色的扮演上一直盡忠職守,對於台廣的態度,和泰只有兩個字形容──滿意。正因為如此,和泰全車系車款的廣告都仍交由已合作多年的台廣負責,以利傳達公司一致的經營理念。
《消息來源:動腦雜誌216期199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