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的市場機會,消費金融的專業,金融業開始重視運用直效行銷來掌握市場,服務顧客。 近幾年來,國內金融機構的行銷使用了相當多的直效行銷(Direct Marketing)技巧,消費者經常在郵箱裡發現許多的DM(Direce Mail),心中覺得奇怪:它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逐漸建立競爭優勢 某些銀行的大眾媒體廣告,除了會告知消費者訊息之外,也增加了回應的設計(Response Device)。如080電話、回函(coupon)等(如附圖一)。 消費者可能從不同的媒體:電視、報紙、展示架、DM、人員推廣等接受到一致的產品和促銷的訊息,整合行銷(Integrated Marketing)的運作隱然而見。更有金融機構正在或已經有系統地建立名單資料庫,透過資料庫管理(Database Management),短期內獲得可觀的業績,長期而言,將逐漸建立競爭優勢。 從這些發展的過程中,有幾個現象是值得去觀察和分析的: 1.為何金融機構開始在行銷推廣方面大量地運用直效行銷的觀念? 2.為何外商的金融機構較積極地投資、運用行銷資源? 3.直效行銷中那些部份是金融機構值得運用的?並且要如何運用? 直效行銷的定義 在談直效行銷與金融行銷的關係之前,先把直效行銷裡幾個主要名詞作個定義: 1.整合行銷溝通(Integrated Marrketing Communication),俗稱IMC:針對選擇的特定目標對象,運用各種媒體,作階段牲和持續性的行銷溝通,達到行銷的目標。在IMC事,常有一套有效的名單資料庫作後盾;此外,它必須注重溝通媒體的特性與組合、運用的時間性和訊息的一致性。Direct Marketing是IMC裡很重要的顴念和技巧。 2.LDM名單資料庫管理(List Database Management):基本上大致可以區分為顧客和潛在顧客名單,必須有系統的管理,從中可以獲得特定的資訊,而能運用在行銷溝通上。擁有2萬名的信用卡名單以及3萬名的汽車貸款名單,並不表示操作LDM,名單不管理、運用,逐日就失掉它的特性和效用。 3.DRC直效回應溝通(Dirrect Response Communication):期望消費者回應的行銷溝通,它可以透過電視、報紙、DM。重點在於如何引起消費者的回應,以及回應的方便性,最主要的是如何處理運用這些回應。 4.DM直效郵件(Dirrect Mail):經常而且方便使用的DRC的一種,效果最易衡量,郵購也可算是DM的一種。 金融業裡的直效行銷 金融機構為何運用直效行銷可由三方面來探討: 1.新的市場機會:消費金融服務Consuming Banking的興起。 2.消費金融服務專業特性與直效行銷特牲的結合。 3.電腦與通訊科技的發展。 金融機構是提供「資金信用的服務」,早期的自標顧客是以企業或企業的資本主為主,每筆交易的金額都很大,顧客與金融機構互相了解很深。產品組合係為每個顧客所設計,主要仰賴資深的財務專業人員推廣,價格是有彈牲的,自標顧客數量不多但是很明確。 這種非常類似工業行銷(Industrial Marketing)的金融服務,稱為Corporate Banking。在Corporate Banking的行銷面以「人」為主,它能提供專業、隨時、適切的服務,滿足顧客的財務需求。但是隨著競爭環境的改變,顧客「以量制價」,存款的利率要高、貸款的利率要低,金融機構的利潤空間被壓縮,新產品與新市場的開發非常迫切。而在同時,由於GNP(國民生產總額)的成長,將帶動一般消費者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一般消費者仰賴銀行的不僅是資金的保管與生息,他們還需求消費性的資金週轉,來達到消費的滿足。 消費金融服務需求日增 例如汽車貸款,他們也需求資金轉移的方便性與安全性;如自動櫃員機借提款,信用卡等消費品,稱之為消費金融服務(Consuming Banking Service)。它與傳統的企業金融(Corporate Banking)的差別在於: 1.目標市場結構不同。目標顧客的資訊來源,對金融產品內容的了解並不透徹,消費行為傾向於對機構的信任重於對產品的認識;最重要的顧客數量龐大。 例如,對企業放款1億元,改以汽車貸款每筆40萬元計算,需要250位顧客;同時也是250告的服務量,所以它是一個量的業務。 2.產品組合和價格傾向於標準化。顧客可議價的空間較小,利潤空間較大;但相對地,在標準化之下,顧客仍帶有個人化的需求。 人員推廣效果有限 3.從顧客結構的角度而言:以人員推廣效果有限,類似消費者大量行銷(Mass Marketing)的推廣方法較適合。 4.規模經濟(Economic Scale)的必要性。因為業務的「量」,對於行銷、服務、科技的投資不可少,但投資後又需要業務的量來支持。無法面臨競爭,投資又怕短期無法回收。 5.在消費金融之下的行銷組織中,人力資源的專長和組織結構,更接近於消費品的型態。最適合的行銷主管人選可能要具有消費品行銷背景,而不是財務金融背景。 在Distribution做設計,可能以Branch Network為中心搭配產品流程管理,行銷人員的工作內容和責任範圍也需重新界定。 總之,把金融服務從工業行銷轉為消費行銷的觀點之後,因為專業特性和目標市場的改變,經營理念和資源運用重新組合的銀行才能獲得利潤。事實上,我們也很難發現一個單一公司,同時營運工業品與消費品而能同時獲利的先例。 與特定對象直接溝通 在國內,金融機構消費金融運用直效行銷代表著三個意義: 1.以資料庫管理核心的直效 行銷的特性,能切合消費金融的需要,並且衍生出資料庫行銷(Database Marketing)。 2.作為整合行銷的溝通媒體之一,與選擇的特定對象作「直接」的溝通,可強化消費者的態度與購買決策,進而建立品牌的忠誠度。 3.突破通路的限制,尤其以外商金融機構在分行設立、人脈關係均屬於劣勢的情況下,直效行銷不失為有效的管道之一。而且,目前不只銀行,連保險公司、基金會也開始以直效行銷作為推廣和銷售的通路。 以標準化作業服務顧客 在以消費金融服務為營業項自的金融機構,考慮重點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以標準化的作業服務大量的顧客,而又同時兼顧每位顧客的基本需求。其運作的重點在於: 1.如何透過分行、推廣人員、媒體溝通,得到「大量」的顧客? 2.如何迅速、正確、標準化地處理「大量」的訂單? 3.如何持續提供設定水準以上的、大量的服務需求? 4.如何面對數以萬計的顧客,仍可控制信用風險? 5.如何取得大量顧客的個人資訊,進而適時地提供新的產品組合,創造更多的價值? 以上敘述的這些問題,都可以在直效行銷的思考中找到答案。結合電腦科技的資料庫連線網路(Database Network),不但可以處理大量的資料,還可以提供下列的功能: 1.充份掌握每位顧客的一切資訊,提供個人化的服務。 2.針對顧客的區隔特性,作適切的溝通與新產品發展。 3.藉著顧客的回應記錄、交易記錄、消費行為記錄,能夠得到更多的顧客特性,提供更高水準的服務,例如提供更高的信用額度。 資料庫為競爭策略核心 由圖,我們可以看到資料庫的管理實為消費金融競爭策略的核心。以信用卡業務為例,健全的資料庫才能儘速處理訂單、決定信用額度、控制超額使用、提供即時回應的電話行銷。會員資料庫又可延伸為其他金融商品和郵購的潛在顧客資料。又如銀行結合電話語音系統和智慧型ATM(自動櫃員機),以類似消費品的自動販賣機,作為分行通路的延伸。 在所有行業裡,金融機構有最好的機會建立健全的資料庫,是因為它擁有最完整的顧客資料。不過大部份的金融機構都未能做到資料庫管理,有幾個主要的原因: 1.對消費金融經營的專業度和理念的差異。例如以經營企業金融的觀念和組織,進入消費金融的市場。 2.對資料庫管理的專業度不足,對投資報酬率無法預期。 3.現有的電腦系統偏重在作業和風險控制,忽略了行銷面的需求。 4.缺乏合適的人力資源,無法有效地整合行銷需求,以及電腦化資料庫系統。 決定利潤多寡的關鍵 儘管通往資料庫管理的道路困難重重,而且極為耗時,但它絕對是有利的投資。試想,規模大的信用卡公司,除了本業的利潤外,同時也是郵購行業的重要廠商;而無論本業或是郵購行業,資料庫管理將是決定利潤多寡的關鍵因素之一。 最近看到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的「繞著地球跑」、花旗銀行的「三選一」優惠廣告,在各種媒體上溝通一致的訊息,整合的相當成功;但是,由這些促銷引發消費者的回應,應該要轉化成顧客而彙成的資料庫,如此才是關鍵的成功因素。 綜合本文的討論,有幾個簡單的結論: 1.消費金融服務有別於企業金融服務,在行銷理念和組織結構須有革命性的改變。 2.直效行銷的觀念架構極為適合消費金融行銷的需求。 3.資料庫管理會形成消費金融服務的策略性競爭優勢,沒有去做或者做錯,都不僅只是資源的浪費而已,更失掉競爭和獲利的能力。 本文雖以金融服務業為討論的實例,但仔細思考其他行業如果符合某些條件,都有直效行銷的空間。 直效行銷運作空間大 1.在購買決策過程中,消費者的涉入程度很高、品牌忠誠度很高,重複購買頻繁。 2.目標市場區隔非常明顯、集中。 3.產業特性中,有80%的利潤來自20%的顧客。 4.大量的顧客又都希望得到個人化的服務的產業。 以相當重視資料庫的雜誌出版業而言,仔細觀察它與信用卡業,有許多相似之處: 1.都以一年為一個週期,都有續訂(用)的問題。 2.都有年費(或訂閱費用)。 3.一年之內都有顧客服務的問題,書未收到或帳單未收到。 4.顧客資料庫都有行銷上的意義。 當然,我們也可找到許多相異之處。信用卡是一個難度較高的資料庫行銷;不過,如果以資料庫行銷的角度去思考,一定可以找出許多的企業,可以以此建立它的競爭優勢。 (李銘博為東方廣告直效行銷事業處主管,曾任職花旗銀行、第一信託信用卡部門、台灣英文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