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廣播頻道開放申請,為廣播媒體帶來更多的機會與發展;也促使廣告主、廣告公司重新重視這已被冷落的媒體。
30年前的廣播,在台灣所有休閒活動中曾經獨佔鰲頭;但是,由於科技的進步,電視的流行與普及,曾幾何時已風光不再。近年來台灣的廣播雖受電視、錄影帶、衛星電視的聲光色壓迫下,顯得有點相形失色;但在傳播媒體的領域裡,仍奮力地扮演著第四大廣告媒體的角色。
根據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的統計,1992年台灣各行業的廣告總投資額達新台幣701億元,其中報紙廣告營收佔39.56%、電視佔32.35%、雜誌佔6.21%、廣播則為3.88%,其餘的18%則分屬DM、戶外廣告、交通、傳單……等小眾媒體。
不可否認的,這項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廣播媒體,依舊存有不可抹煞的廣告效用。為了便於選擇及有效運用廣播,僅就其特性列述於下:
1.廣播能一面工作,一面收聽。因其只需聽覺,而不需視覺,是一種「伴隨性」、「附帶性」的媒體,不會像電視一樣完全獨佔人們的注意力,而使工作全部停頓。且因廣播節目、音樂節目皆具有調劑生活之性質,因而在許多場合中,人們常以它為背景音樂(B.G.M),藉以增進氣氛提昇工作效率。若漫步於台北的各商家或至某些公共場所、工廠等,皆可發現此種現象。
2.由於商品科技的進步,攜帶型收音機、隨身聽、旅遊鬧鐘收音機,及汽車收音機的改變與流行,使得廣播(收音機)更具移動性、滲透力;不僅在室內戶外或街頭巷尾,到處可見可聞,更因它屬「伴隨性」媒體,較易為聽眾所接受,而使得廣播無所不在。也因此讓廣播在新媒體時代,仍能掙得特殊的一席之地,成為最接近購買點的廣告媒體。
3.電台係以聲音語言作為傳播工具,由於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其景,廣播常給予聽眾無限的想像空間。尤其加上音效和聲音的運用表現,更能將所欲表達的理念發揮到極至,而引起聽眾的共鳴。近年來台灣的廣播更走入專業電台的領域,與不同階層的聽眾作雙向溝通,給予聽眾參與感,也凝聚出廣播聽眾群特有的向心力。
4.廣播節目的聽眾明確,對象易於掌握。因廣播係屬習慣性收聽的媒體,尤其主持人極易以其風格建立特殊的形象及魅力,來吸引固定忠實的聽眾群。而廣告客戶提供節目時,可依其對象、階層及收聽習慣來選擇製作。
5.廣播廣告製播程序較其它媒體簡易,且花費較少,更易達到受訊者。因此在傳播的時效性上,佔有特別優勢。而這種特性,可提供廣告客戶一個靈活運用的空間,是其它媒體所無法比擬的。
由以上幾點廣播特性,我們可引伸、運用其對聽眾心理所造成的影響,效用如下:
由於電波的發射及收音機的普遍被擁有,使得廣播的聲音無遠弗屆。廣告透過廣播所達到的推銷效果,遠比挨家挨戶推銷的業務員來得普及廣泛,而且它還可以對商品或服務的解說,以特殊的手法做文案設計,並選擇適合的聲腔語調及音樂的編排,來增強聽眾的注意力,引發想像,甚至教育、誘導消費者,以打動人心。因此廣播廣告可說是深入家庭、人群最直接的推銷員、開路先鋒。
廣播與報紙相較之下,較無紀錄性(保存性),除非特地錄音,否則傳送電波一消失,聲音則像一陣風或閃電一樣,瞬間飄渺無蹤,只能留下無限回味。故廣播有顯著的「瞬消性」之缺點存在。此種現象,我們可以用反覆播出來彌補,進而加深聽眾的印象。
但「反覆性」的運用也有一定的界限,過份長久的反覆,將導致聽眾對廣告內容、標的感到厭煩、沉悶。因此應依產品或服務之特點,作一系列的規劃設計,並在適當的時間後,更換其內容。
廣播的訴求效果在記憶、理解,及暗示性與親和力、教育性等方面的效果,較高於一般的印刷媒體。若能掌握節目類型及聽眾群,則可大大提昇廣告效果。
另外,在時間性的選擇,可配合日常的作息,適時地播出相關廣告,以增強效果。因為在聽眾群的心理上,若某家公司或產品,常用大眾傳播之電波媒體宣傳時,總會令人有規模龐大、產品高級之感。除可取得消費者、一般家庭的信賴外,還可博得批發零售商的信賴,獲得社會一般大眾的認同。
廣播的廣告效果
廣播電台的廣告製作,在以往電視機尚未進入市場時,只要單純地列舉銷售要點,即可發揮強勁有效的廣告威力。但是自從電視普及各家庭,佔據了廣播原有的地位後,廣播廣告的宣傳手法與技巧,也不得不隨著時代的更迭,而尋求改變。
另外,由於外商廣告公司進入台灣廣告市場後,同時也帶入新的經營理念與作業方法,促進廣告代理制度日趨完善,導致專業分工愈形精細,更確立了廣播廣告的專業性。影響所及,使得較為保守的國內本土廣告公司,在觀念上及作法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目前台灣廣告代理商的製作水準,風格的提昇,除了產品的宣傳包裝外,更企圖形成企業和商品的「印象」,使消費者知曉廠商的規模、信用,來誘導消費者對其產品的信心。
以下僅就產品與企業,在廣播廣告中對聽眾形成印象的過程,做一研討。
1.想像空間的運用:我們知道廣播廣告僅能訴諸聽眾的聽覺,而無法在聽眾的眼前展開畫面;然而卻可透過語言和音樂及音效處理等技巧,讓聽眾發揮想像空間,在腦海中描繪出商品的形象。
利用聽眾對這種語言、音樂的感受力特別強烈,也可運用於嗅覺、觸覺、味覺……等感覺之上。我們應注意,避免將這些印象,同時帶入聽眾的想像空間,以免混淆其思緒。我們應讓聽眾有充份的時間去想像,從容地想像廣告中所描述的情景,並且在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我們經常在電視廣告中,看見把整杯汽水一飲而盡的特寫鏡頭,這時螢光幕往往將焦點集中在盛滿清涼飲料的玻璃杯上,使喜愛汽水飲料的觀眾垂涎欲滴。
事實上,透過廣播廣告,同樣也能達到這種訴求力。譬如將開瓶、汽水泡沫流出、倒入杯中、喝飲,以及暢飲後的舒服、滿足感……等過程,以特殊音效分段加以處理,必能充份滿足聽眾的想像空間。另外在電器音響產品的介紹上,尤其是喇叭的音效處理,其瞬間表現在廣播上,往往比電視的效果好,並且令人印象深刻。
2.反覆性的運用:常有人打趣台灣的電視廣告效果好比「吃西藥」一樣,來得快,有效無效一試便知道。而廣播的廣告效果則可比擬為「服中藥」,效果雖慢,但因循序漸進可潛移默化於無形,而達到教育消費者的效果。
前曾提及廣播因有「瞬消性」,且因媒體成本較低廉,故可用反覆性播送出來加強。但反覆性的價值,並不是由次數來測定,而是由出現的頻率高低來決定。例如在一週內利用相同的間隔時間播出廣告,則比一個月之內播出相同次數、頻率較低的廣告效果來得好,但若沒有保持相當連續性的頻率播出廣告,則第一次廣告所造成的影響,將會因後繼無力而減低效果。
3.藝術化、生活化的運用:廣告不僅是一種創意,亦是一種藝術,而為了達成銷售宣傳的目的,製作表現必須融入人群的生活中。由於醫藥廣告在台灣的廣播廣告業務中曾佔極大的份量,且由於廣告方式缺乏創意,一度停留在僵化的樣板模式中,而有「空中藥店」之戲稱,導致其他行業廣告主投資興趣低落。
近年來,部份廣播業者由於外來的刺激與自覺,已盡量拓展食品、服飾、房地產及娛樂廣告,並加強製作技巧,如廣告須以音樂襯底,文辭生動、活潑且講求韻律,甚至利用廣告歌曲來表現韻律,使人留下強烈深刻的印象,並期能朗朗上口,廣為宣傳。
4.專業性電台(分眾傳播)的運用:廣播廣告在選擇性的時段中(如:白天或深夜,上、下班時間),享有高頻率出擊的潛力。因廣播花費的媒體成本較低,可運用反覆播出,密集傳播給同一族群的聽眾,如家庭主婦、銀髮族、年輕人及夜貓族……等。
同樣的原理可引伸、運用至各專業電台中。例如在中廣公司的青春網、音樂網等專業電台中播送廣告,雖然也必須和其他同類型的廣告互相競爭,但卻不需和更多繁複、雜亂的他類型顧客之廣告,並列爭奪,因此被聽眾轉移注意的機會就相對地減少。
因廣播電台創設專業服務的同時,已事先為本身及廣告主區隔聽眾的類型,廣告主與廣告代理業可依其宣傳對象輕鬆選擇,搭配運用,並可省略某些程序,如時段、聽眾群之調查分析等,避免不必要的繁雜。
5.區域性電台(小眾傳播)的運用:區域性電台在情感上,可提供地區聽眾一個心靈的歸屬,此乃因廣播有區分聽眾群所在地理位置與內在的心理依歸,並可進行「小眾傳播」的特性。
1984年11月,台灣廣播廣告中的醫療食品廣告事件,影響到廣告主對廣播廣告的信心,亦使得,85年廣播廣告產生近20%的負成長。近年來由於各區域性電台積極利用、參與社區服務的各種活動,建立自我形象,遂已逐漸擺脫與其它媒體的競爭弱勢。
區域性產品、市場,對地區電台的認同性較高,廣播廣告若能運用區域性電台,結合社區服務,將能充份發揮地方性的廣告功能,而與地方性消費者有良好的訊息溝通,進而獲致良好的廣告效果。
6.電台的選擇及交叉運用:電台的選擇也是值得重視的問題。廣告的有效性不僅建立在廣告本身的規劃與設計,而且它還有賴媒體的傳送。在廣播上,我們可以較低的媒體成本,先選擇在地區性或專業性電台播放,以試探性作法,來了解廣播廣告點子是否有創意及聽眾之反應,然後再選擇全國性的廣播網路,和地區性電台,交互彈性運用,以提高企業產品的印象。
一般而言,節目受歡迎,聽眾多、收聽率高,是廣播廣告業績穩定成長的鐵律。在現今眾多媒體的競爭中,廣播業者不僅須以節目類型取勝,更應積極地參與社會公益或社區服務等活動,並結合其他媒體,如電視或報紙等相互宣傳,以建立電台的企業形象,來拓展具有潛力之廣告市場。廣播頻道在今年開放,可預見未來廣播競爭之激烈,聽眾渴求服務品質與速度,應是未來廣播媒體競爭之主要關鍵。
(許宏基為中國廣播公司業務部副理)
2025年9月593期《媒體產業-語言驅動》
本期《動腦》593期2025年9月號,以「媒體產業-語言驅動」為題。媒體在過去扮演傳播角色,走在時代最前線,提供最即時的資訊,讓人類得以精準判斷、正確行動。在自媒體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成名,每個人已不再是訊息的被動接收者,而是主動傳播者。多樣化的媒體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
原 價 : NT$180
優惠價 : NT$180
詳細介紹
HOT NEWS
- 2023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 啟動徵件!期許參賽作品更創新及具影響力
- 2022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得獎名單揭曉,近400位行銷傳播人共襄盛舉!The Winners of 2022《Brain》Excellence Agency& Advertiser of the year
- LINE 推出「AI 肖像」新功能 體驗專業棚拍的高質感美照
- 2023台灣民生快消品牌排行 14億次國民消費揭曉品牌足跡贏家
- 域動行銷公布人事異動
- CSD中衛營運長張德成:中衛跳脫框架 玩出口罩新時尚
- 金獎的代價 牛恆泰:沒人知道我失去什麼!
- 台灣百事食品 注重品牌體驗創造差異化
- 黃麗萍:媒體代理商有幫客戶升級的責任!
- 牛恆泰:媒體產業蛻變關鍵期,數位轉型該怎麼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