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6年文化大學創設國內大專院校第一個廣告系起,第二年政大廣告系創設,加上輔大大傳系廣告組,廣告系在台灣至今已有7年歷史,每年至少培育170多位畢業生,提供用才單位所需。
由於近幾年來,台灣廣告事業成長迅速,需要大量的廣告人才,使得各廣告公司相當重視廣告人才的培育,每年都有4~6家廣告公司,提供5千~3萬元不等的獎學金給廣告系,作為鼓勵。
文化廣告系助教張文瑜表示,去年有13家傳播機構(包括廣告公司、電視台、報業等)提供21萬元左右的獎學金給該系,足見廣告界對廣告系學生投入的心血與重視的程度。
這些關切與重視,每年畢業人數超過170人的廣告系學生,對未來投入廣告相關行業的意願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69%受訪者欲從事廣告業
本次調查是針對政大、文化廣告系、輔大大傳系廣告組三、四年級發出352份問卷,回收206份,回收率為59%。其中男性佔32%,女性佔68%。學校回收率比例為:文化77%、輔大55%、政大36%。
本次調查進行的時間,今年4月25日~5月10日。其中有69%的受訪者,將準備從事廣告相關工作,有31%的人不準備踏入廣告相關行業。(見表一)
新鮮人愛廣告的原因
這批社會新鮮人欲從事廣告工作,「學以致用」、「有興趣」、「具挑戰性」是他們獨愛廣告的原因。至於不準備進入廣告業的新鮮人,則有30%表示「興趣不合」、23%的人有「出國留學」的計劃;另外有17%的人表示「欲往其他科系進修」(見表二)。
廣告科系學生畢業後希望進入的廣告相關行業中,以「綜合廣告代理商」最受這批新鮮人青睞,佔73%;「企業行銷企劃部門」以70%緊追在後;「廣告影片製作公司」以44%居第三;「公關公司」以35%排名第四(註:本題為複選題)。
新鮮人最想進JWT
在廣告科系學生「就業意願最高的公司」方面,受訪者依序填答了前3個就職意願最高的公司,經過綜合加權計算結果顯示,智威湯遜最高,佔9.27%,其次為奧美9.15%、聯廣6.57%。由前幾名的百分比可看出廣告科系學生的選擇頗為分散。(見表三)
這批新鮮人欲進入的廣告公司中,受訪者認為智威湯遜是「年輕的公司,形象很好」、「該公司主管重用人才」。有人則表示「覺得蘇董事長人很好相處」。另外,受訪者欣賞奧美廣告的原因是「組織完善、有培訓課程」、「有發展潛力」及「創意自由」。
由此可知,對該公司有充份了解,是廣告系學生選擇進入廣告公司的原動力。
這群廣告人選擇工作環境的考慮因素中,「有發展潛力」、「企業形象佳」、「具知名度」最受新鮮人重視(見表四,本題複選)。
38%的人欲從事行銷企劃
在期望擔任的職務方面,有38%的受訪者希望擔任行銷企劃人員,25%的人想當AE,而有17%的人欲從事文業工作。各校學生對期望擔任的職務在百分比上都很相近;唯有政大學生在第三志願的職位方面,是以從事「攝影」工作所佔比例,較其他學校選擇「文案」為第三志願為高。
在「希望待遇」方面,40%的受訪者認為廣告科系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待遇應為18,000元~21,000元之間(在所有受訪者中比例最高,見表五)。
另外,從「平均每月生活費與期望待遇」的交叉分析中,可發現每月生活費愈高的受訪者,期望待遇也相對提高。每月平均生活費11,000元以上者,期望待遇的平均值為24,600元;每月平均生活費3,000元以下者,期望待遇的平均值21,000元。(見表六)
另外,有46%的受訪者認為,廣告科系畢業生的待遇,應與其他科系畢業生相同,45%的人認為應較其他科系稍高,有0.7%的人則認為應較低,答「不一定」者佔0.7%;另「拒答」者,佔7.7%。
(以上三篇調查的表格插畫由徐冠湘繪製)
2025年7月 591期《運動產業—強國 強種 強信》
本期《動腦》591期2025年7月號,以「運動產業—強國 強種 強信」為題。從「信」做起。「運動產業」串聯單項產業,因個體的健壯平衡發展,必然牽動整體根本的興衰。它不僅串聯各項運動發展,更是「信」的意識運動。「在封閉系統 ,絕對看不到系統之外的世界」(數學家哥爾德 Kurt Gödel)。人類的觀察工具,與觀察研究的思維方式;都沒有辦法幫助人,看到體系之外別的世界。
原 價 : NT$180
優惠價 : NT$180
詳細介紹
HOT NEWS
- 2023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 啟動徵件!期許參賽作品更創新及具影響力
- 2022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得獎名單揭曉,近400位行銷傳播人共襄盛舉!The Winners of 2022《Brain》Excellence Agency& Advertiser of the year
- LINE 推出「AI 肖像」新功能 體驗專業棚拍的高質感美照
- 2023台灣民生快消品牌排行 14億次國民消費揭曉品牌足跡贏家
- 域動行銷公布人事異動
- CSD中衛營運長張德成:中衛跳脫框架 玩出口罩新時尚
- 金獎的代價 牛恆泰:沒人知道我失去什麼!
- 台灣百事食品 注重品牌體驗創造差異化
- 黃麗萍:媒體代理商有幫客戶升級的責任!
- 牛恆泰:媒體產業蛻變關鍵期,數位轉型該怎麼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