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5)如何搶佔3C科技玩家、親子家庭、網路狂人、時事評論家的心?

來源:outandaboutmarketing.com

(Brain.com 2015-05-25)域動行銷與東方線上合作,從2014年第四季開始,進行15大興趣分群的虛擬與實體洞察,上一季挑選的族群為「比價王」、「白領商務族」、「食旅生活家」、「影視享樂家」,2015年第一季則挑選「3C科技玩家」、「親子Family」、「網路狂人」、「時事評論家」進行剖析數位媒體網絡的族群解密,及比對域動行銷15大族群和E-ICP東方使用者行銷資料庫,進行實體購買使用者的調查,分析出全體使用者與該族群的實體通路消費意願,以及網路、行動上網使用習慣調查。

族群1 科技玩家
輪廓描述:

無法抵擋科技新品上市的魅力,對於每種科技新品求知若渴,是強烈注重性能與功能面的科技產品購買者,樂於分享各種3C資訊,每一種產品的開箱都令他們著魔。男性佔7成7,未婚者過半,主要的族群年齡分佈在15~39歲,由於跨年齡層甚廣,年收入主要落在達27.6%的240K~480K;以及金字塔頂端的1200K以上有20.1%。

實體消費  東方線上分析觀點:
3C科技玩家追逐新科技產品,在實體通路購買電腦3C等產品的比例較全體來得高;此外,他們透過網購購買的比例更是遠遠超過全體平均,由次可見此族群非常習慣透過網購環境購買其他生活所需。雖然是個3C狂熱份子,但並非宅男,假期喜歡外出旅行透透氣,藉此與朋友聯絡感情。平日也會去書店逛逛找些新資訊或是看場電影放鬆一下。

數位媒體  東方線上分析觀點:
高達99%的3C科技玩家昨日有上網,超過昨日看電視比例,顯示網路已經取代電視成為他們主要的資訊來源。主要上網的工具是智慧型手機和桌電,此外,使用平板上網的比例也高於全體。他們看電視時喜歡收看西洋影集、電影,也很常用桌電和行動載具收看影音節目。除了娛樂仰賴行動載具,日常的工作、查看和回覆e-mail、文書處理也都無法脫離,科技黏著度高。

族群2 親子家庭
輪廓描述:

以家庭養兒育女為出發點,舉凡對於婦女、嬰幼兒、孩童有益的相關事物皆有涉獵,是一群消費力驚人的族群,只要對於家庭成員有好處的消費,都無條件成為購物清單。親子家庭六成為女性,80%左右已婚,主要的族群年齡分佈在30~39歲,年收入主要落在達27.6%的240K~480K。



實體消費  東方線上分析觀點:
親子家庭妥善規劃家庭收入與支出,除了儲蓄外還會善用各種投資工具理財。他們多負責家庭用品類的採買,使得他們在家庭用品類的消費比例高於全體,促銷時會比平常買的更多。女性族群比例較高,雖然家庭是重心,但也絕對不是黃臉婆,購買美妝保養品及服飾的比例也全體高;另外,他們也較擅長妥善安排空閒生活,假日會全家大小一起出遊培養感情。

數位媒體  東方線上分析觀點:
親子家庭主要資訊管道仍以電視為主,收看健康/醫療、旅遊/風景/民俗類型電視節目的比例高,此外也會用桌電和行動載具透過網路收看影音節目資訊,但一星期僅一次,不會沉迷。擁有平板的比例高於全體,多使用行動載具上網。雖然是科技產品的相對前驅者,他們不會讓科技主宰自己的生活,手機和平板的主要用途是聯絡家人、朋友而不是主要娛樂來源。

群族3 網路狂人
輪廓描述:

一群全心擁抱網路世界的網路人,吃喝玩樂都習慣在網路世界裡完成,打字的速度永遠比說話的速度還快,對於虛擬世界的角色扮演充滿了興趣,在虛擬世界的無所遁形,隨時可以從網路上獲取任何他們希望得到的資訊。這群人我們稱為是活在虛擬世界裡的子民。網路狂人六成為男性,未婚比例過半。主要的族群年齡分佈在15~34歲,因為學生族群居多,對學歷及知識的渴望較高,年收入主要落在達32.5%的240K~480K。



實體消費  東方線上分析觀點:
網路狂人重視自己的穿著打扮,會觀看介紹如何穿搭或凸顯外型優點的節目、雜誌或部落格,喜歡張顯自我的獨特風格,購買美妝服飾精品配件的比例較全體高。雖然可支配金額相對較低,為了休閒享樂還是會毫不猶豫的花下去,看電影、購買休閒書刊就是他們除了上網和電玩以外主要的休閒活動。

數位媒體  東方線上分析觀點:
高達97%網路狂人昨日都有上網,不論是桌電、筆電還是行動載具平均每天的上網時數都比一般人高出許多,甚至手機上網高達6~7小時也大有人在。手機是他們生活的重心,幾乎所有的娛樂都依賴手機,包括聽音樂、瀏覽社群網站、玩電玩、收看影音節目等等,使用桌電和筆電上網的比例低於全體。收看影音節目的主要管道還是以電視為主,他們喜歡看綜藝節目、西洋影集/電影和國語電影等娛樂性質的節目。

族群4 時事評論家
輪廓描述:

關注新聞時事,認為新聞脈動與世界金融息息相關,更認為全球變動與自身生活緊密相連,視資訊為生活必需品,也願意投注較多時間在時事的評論與觀察,通常男性族群大於女性占比。時事評論家男女比例各半,超過六成已婚。主要的族群年齡分佈在30~54歲,年收入主要落在240K~720K之間。



實體消費  東方線上分析觀點:
除了政治新聞外,時事評論家最關心的就是財經、股市資訊,透過自己勤作功課蒐集資訊積極創造財富,投資不假他人之手,購買金融保險理財商品的比例高於全體。他們也會透過國內旅行讓自己放鬆一下心情、增廣見聞,平均每兩個月左右就會進行一次輕旅行,觀光旅遊的消費高於全體。

數位媒體  東方線上分析觀點:
時事評論家收看電視的比例低於全體,收看的電視節目以新聞報導和新聞追蹤為主。網路為主要媒體媒體管道的他們,也多半在瀏覽新聞媒體類網站,如蘋果日報、ETtoday東森新聞雲等等。常使用的APP中,也以新聞雜誌類高於平均許多,可以說是非常熱衷於此。他們上網的主要工具是智慧型手機、桌電,另外,使用筆電上網的比例也高於全體。

網路使用者分析:
2015年第一季的週末,網路、行動流量的交叉點

根據域動調查2015年第一季的週末,就出現交叉點並呈現互補狀態,可見使用者行為在假日對於行動載具的依賴性已不可或缺,建議廣告主在廣告投遞時,可在週末期間加重行動上的預算投放。域動也再預測,在第三季有機會看到平日時段,行動的上網流量大過PC的情形出現。

男性普遍為重度上網使用者,女性愛用行動上網大於PC上網PC與行動使用者,重度使用年齡分佈在15~34歲,且男性大於女性。分開載具比較,以男性來說,整體依賴PC上網的比例較高;而女性則依賴行動上網的比例在各年齡層都普遍偏高。建議廣告主可多利用行動廣告,多與女性族群溝通。



另外,非上班日的假期,上網載具的使用:行動大於PC。以2015年與2014年,春節期間流量相比:

1. 3C行動、生活消費、社群分享頻道流量的平日成長幅度,與2014相較略顯降幅,推測這類頻道的使用者皆陸續轉移到行動載具上,而減少在PC上的使用。
2. 另外在遊戲動漫、旅遊美食頻道上,依然維持穩定成長,主要是在這兩個頻道中,使用者依然習慣使用大螢幕的方式來瀏覽內容。
3. 2014與2015春假期間與平日成長幅度,與2015相較降幅頻道位居多數,推測大多向行動載具中轉移。

 

完整「2015年第一季台灣網路、行動調查數據報告」,請點此下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