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4)【東洋注入】日本Panasonic準備迎接一百週年紀念,但消費性電子市場詭譎多變,消費者喜好愈來愈難掌握,他們如何調整策略,翻轉情勢?
(Brain.com 2015-04-14)【東洋注入】在邁向百年品牌的前夕,遭逢市場衝擊與競爭者的強烈攻勢,日本Panasonic,如何採用新品牌策略,力挽狂瀾?
日本Panasonic在2013年9月,為了迎向2018年品牌100週年慶,打出新的Slogan「A Better Life, A Better World」。
大家記憶猶新之餘,其實近幾年Panasonic正面臨品牌存亡的關鍵時刻。
Panasonic在2011至2012年兩年間,有高達1.5兆日幣的鉅額赤字;透過大量裁員,加上調整旗下事業體後,才逐漸恢復元氣。
Panasonic檢視2012年財務報表,B2B(Business to Business)事業佔高達7成的總業績。這讓他們不得不痛定思痛,從2013年開始,擺脫其家電品牌起家的形象,全力發展旗下與汽車及住宅有關的相關事業。
經過調整,B2B在2014年總銷售額,上看7兆7,500億日幣,為老品牌在百年週年慶前,先交出一個「復活」的成績單。
除了調整發展策略,Panasonic今年三月表示,將從四月開始,一改現在的品牌策略。
過去,無論什麼商品,都單以Panasonic品牌來向消費者溝通。但未來,將建構多樣化的品牌策略,讓民眾耳目一新。
例如,分別為旗下汽車專用電池、住宅專用太陽能發電商品、航空情報通訊系統,設置「Panasonic AUTOMOTIVE」、「Pana Homes&Living」、「Panasonic BUSINESS」三大新品牌名。
除了要促進這三項事業的成長與發展,更代表有計劃地邁向其2018年週年慶總銷售額10兆日幣目標。並且,今後將藉各種電視廣告和型錄宣傳、展示會的舉辦,來強化這三大新品牌形象。
Panasonic看準B2B事業愈做愈好,全面強力宣傳之外,更計畫在2015至2018年四年間,積極進行企業法人的併購(M&A合併買收)。2015年的策略性投資金額預定為2,000億日幣。外界看到Panasonic動作不斷,因此Panasonic的B2B大規模的購併動向,已成業界注目的焦點。
再來看Panasonic事業中佔約30%的家電等消費性電子商品,也在四月出現了新動向。
首先是電視機的復活。第一步撤退其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再來設立獨立事業部,增加組織改革上的靈活性。而料理類家電商品,例如微波爐等,機能愈來愈複雜、多樣化,因此Panasonic在2014年11月開設了「Kitchen Pocket」網站,專門用來與消費者做深度溝通。現以微波爐為主,今後將陸續加入電子鍋,以及家用麵包機的使用方法和菜單。
Photo Source:www.kitchen-pocket.com/
另外,為了加強調理類家電的男性市場,舉辦「Kitchen部」、「男塾」(男性補習班)等多項料理相關座談會,來為六月一日將上市的電子鍋新商品造勢。
Photo Source:panasonic.jp/suihan/index.html
更不用說,在日本海內外都成績都十分亮眼的機器人吸塵器。Panasonic也在在3月20日推出了三角形造型的「RULO」。無論是,廣告代言人請到性格演員西島秀俊擔綱,或是讓代言人騎著三角形車輪的自行車,Panasonic的確努力讓人感受到品牌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