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8)原來品牌也可以有情緒、原來禦宅女面膜是這樣紅的……

i-Buzz台灣總經理黎榮章宣布明年將整合網路專家口碑、消費者口碑和電子商務平台銷售量的關聯性研究

(Brain.com 2014-11-28)提到知名品牌LV,你會想到什麼?許多女性最直接的感受往往是快樂。然而,令人好奇的是,LV是如何做到,讓人還沒花錢擁有它,心中就感到快樂?

i-Buzz亞洲指標11月25日在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舉行「全球華文語詞關聯應用發表會」,分享過去i-Buzz提供哪些服務,現在正在做哪些研究,而明年度將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其中,i-Buzz最近和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陶振超合作,所建立的情緒詞庫,以及近年持續在中國所整理收集的中國網路口碑資料、中國網友消費習性等,都是發表會上的令人注目的焦點。

顧客愛不愛品牌 情緒詞告訴你

陶振超表示,網路上充斥各種網友針對品牌所使用的情緒用詞,像是分享、XD、抹黑、可怕、心動、熱情、幸運等。而情緒詞的力量,就是讓女性一看到LV,在沒有任何情境的輔助催化,甚至還沒掏錢購買、擁有LV的情形下,就能感到快樂。

為此,他決定和i-Buzz嘗試找出網路上較常使用的50個情緒字詞,並設計出一套測量方式,讓情緒詞依照可能帶來的情緒強度,分門別類,建立出專屬的情緒字庫。

情緒字庫對許多品牌而言,將會是福利。i-Buzz口碑分析師江佩樺指出,現有的口碑搜尋技術多半著重品牌名稱提及數、特定關鍵字提及數、熱門話題列表等。然而,品牌一直以來最想知道的,卻是顧客如何形容自家產品?顧客對品牌的感受是正面情感多,還是負面情感多?

透過i-Buzz情緒詞分析技術,品牌在網路上的情緒詞,像是「必敗!」、「不舒服」、「還可以」等,都將無所遁形。不僅如此,經過各情緒詞的基礎情緒分數,再加權出品牌的情緒總分。這時,品牌就能精準掌握顧客對品牌的偏好程度、觀感、優缺點等。

江佩樺並以台灣鮮奶的網路口碑為例。在食安事件爆發後,台灣五大鮮奶品牌不僅味全、林鳳營負評 一籮筐,連瑞穗、光泉全遭殃。因為鮮奶當時任何的價格波動,都引發網友們質疑,瑞穗、光泉趁機聯合漲價大賺一筆。當中,僅義美食品一枝獨秀,鮮奶產品好感度大幅上升,成為食安風暴最大贏家。

然而,特別的是,在消費者情緒詞的分析中,義美儘管正面評價多於負評,當中卻出現「難喝」的情緒詞。由此可見,當危機事件發生時,顧客願意因為對品牌本身的「喜歡」,大於對口味的堅持,而選擇購買義美鮮奶。

從禦宅女熱銷傳奇 看中國網友消費習性

近年許多台灣品牌對於前進中國電子商務躍躍欲試,掌握大量豐富中國網路口碑資料的i-Buzz也特別在這次發表會上,邀請i-Buzz上海總經理陳丕舒,向大家分享相關訊息。

陳丕舒以當前在中國正夯的台灣品牌禦宅女面膜為例。早在2013年4月以前,中國美妝市場根本沒有禦宅女OTAKU這個品牌,而這個連中國網友都形容它的興起,彷彿是個傳說的台灣品牌,如何掀起網路上爆量的討論度和購買潮?

最大的秘密在於,禦宅女OTAKU看準中國網友一旦認定某人為偶像、意見領袖,對方所推薦、使用的品牌,他們統統願意買單的習慣,於是廣邀新浪微博版主、部落客,像是奶茶貓、鳶尾金子等人PO文推廣。

經過大肆宣傳,禦宅女面膜知名度大增,也開始在市場形成風潮的同時,廠商接著開始控貨,讓市場僅有極少數重量級賣家,例如淘寶大賣家「豬哼少」等團隊供貨,引發網友瘋狂搜索,造成市場供不應求,形成熱賣假象。

而這股熱賣假象,再加上口碑傳播的加持,禦宅女面膜品牌名聲逐漸被中國網友熟知,目前已成功擠身台灣美妝品牌在中國的20大排行榜。

陳丕舒認為,這個案例不僅讓我們見識到網路口碑的力量,也了解意見領袖在大陸的影響力和魅力。

由於中國網友主動親近陌生品牌的機率不高,因此品牌如何讓中國網友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格外重要。她因此建議,想前進中國電商的台灣品牌,一定得先規劃基礎口碑行銷建設,和中國網友培養感情,然後再利用代銷模式,讓意見領袖推薦代銷,最後一步才是進駐天貓、京東等大型電商平台。

i-Buzz近年積極收集相關中國網路口碑訊息、產業資料,i-Buzz台灣總經理黎榮章表示,i-Buzz明年不僅將持續收集,同時也會加速建構語詞關聯知識庫,加強量化、質化分析能力和效率。

不僅如此,i-Buzz也預計在104年整合網路「專家口碑」、「消費者口碑」、「使用者口碑」和電子商務平台銷售量的關聯性研究,提供客戶更完整的服務。


i-Buzz和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陶振超合作,建立出情緒詞庫,藉此更加了解顧客對於品牌的感受。【圖片來源:連冠寧/攝】


i-Buzz口碑分析師江佩樺針對今年10月食安事件後,台灣鮮奶的網路口碑變化,進行分享。【圖片來源:連冠寧/攝】



中國正夯的台灣品牌禦宅女面膜去年5月開始,利用網路口碑,創造熱銷傳奇。【圖片來源



i-Buzz上海總經理陳丕舒在發表會上,向大家分享台灣品牌如何應用口碑資訊打入中國市場。【圖片來源:連冠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