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7)最近廣告界到處謠傳,異言堂要併入我是大衛了,這是真的嗎?杜致成說明原委,以及對未來的願景?
(Brain.com 2014-06-17)精緻、小巧的廣告公司,依然能用創意拼生意!
杜致成、李永喆、郭文隆12年前各自從原職離開,一起創辦異言堂,卻在2012年宣布拆夥。原本代表TBWA在台據點的異言堂廣告公司,在郭文隆無預警出走、帶走客戶與16位員工、另創騰邁廣告正式成為TBWA在台灣的代名詞後,異言堂就元氣大傷。
加上失去原本安麗等大客戶,因此異言堂自2012年後就更積極爭取新客戶,元氣逐步回復當中。
最近,廣告圈有消息傳出,異言堂很有可能結束營業,併入我是大衛。為了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動腦》致電我是大衛董事總經理鄧臺賢,他否認異言堂將併入我是大衛。不過鄧臺賢透露了我是大衛目前與異言堂的新合作模式。
不是合併 整合發揮創意力
鄧臺賢形容:「農忙時期需要人手!」廣告公司經營也有淡旺季之分,在旺季時,廣告公司同仁比稿、服務既有客戶都非常累人。尤其對跨國性廣告公司來說,隨時補人來工作,非常不容易。因為國際性廣告公司在人事上嚴格管控,導致服務客戶時人手不夠。
各廣告公司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在比稿、服務客戶時都倍感吃力。而一旦到了淡季,某些團隊反而閒的發慌,對公司來說也不是好事。
因此,在鄧臺賢的觀察下,如果能整合兩間中小型公司,對人力資源重新做整合,應該可以善用大家的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所以,特別是當他這幾年經營大陸市場時,有些大陸客戶十分欣賞台灣的創意,就可以交給好手如雲的異言堂來發揮。
鄧臺賢分享,異言堂在與TBWA合作時期,服務汽車客戶服務的非常好。創意總監都非常有經驗,能掌握不同品類的客戶。所以,當我是大衛想要針對服務某個客戶比稿、卻因人力不夠而執行困難時,鄧臺賢想到,為什麼不運用異言堂充沛的人力與能量呢?「杜致成是奧美出身,過去也是運籌廣告時期的夥伴。我們背景、工作方法很類似,讓合作更容易。」因此,新的合作經營模式,就此悄悄展開。
醜陋的告別方式 打擊異言堂
《動腦》也專訪異言堂董事長杜致成,談談異言堂兩年多來的變化,以及與我是大衛的合作。
杜致成坦言,2012年郭文隆與10幾位同仁離開另創公司,加上與TBWA合作關係不再,大大影響異言堂的經營,也導致公司上下士氣低落。
但為了要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本土廣告公司品牌站穩腳步,身為經營者的杜致成必需要突破目前的經營困境,為跟隨自己的夥伴、未來的廣告人才想出路。
「目前,異言堂在內湖的辦公室大約400坪,是近年忍痛買下來的。賺錢很重要,卻不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台灣廣告業的前途,許多從業人員已經看淡。但是,與其看衰自己,不如思考如何重建自己的文化及信心,把生意做寬、做高。這也是異言堂與我是大衛合作、布局中國的主要關鍵。」杜致成表示。
找到好方式 養人才
「許多品牌在台灣做廣告已經有便宜行事的狀況,時常抓了大中華區的廣告就來播,沒有考量台灣的市場。廣告就是文化,但台灣創意人才沒有受到重視,找不到舞台。」杜致成惋惜地說。他認為要做廣告,兩岸三地相比,台灣是創意人才養成的最佳地方,台灣吸取日本、歐美、中華文化,創意的多樣性毋庸置疑。
但台灣市場與品牌所投入的行銷資源愈來愈少,使得大部分廣告公司都非常辛苦。他認為,中國大陸現在蓬勃發展,異言堂與我是大衛的合作會將目標放在中國客戶身上,除了比台灣多1~2倍的服務費外,也是人才賴以維生的增高劑。
談到與我是大衛的合作,杜致成認為:「異言堂是外掛程式。」在創意上幫我是大衛加入新血,用新的合作模式共同經營客戶。目前在台灣,異言堂與我是大衛已共同服務永慶房屋、白蘭氏,合作案中異言堂大部分提供創意及製作,業務由我是大衛負責。
我是大衛今年開始與異言堂合作,積極進攻中國東南區的市場,為當地的品牌服務。由於,不牽涉台灣既有的客戶,所以目前實驗性的合作都很順利,也參與過幾次比稿,但不方便透露目前服務哪些客戶。杜致成也認為,異言堂與我是大衛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組合。
這樣的合作,以公司對公司的角度,平等的合作,取代上下游發包的傳統方式,預期能讓兩間公司的能量發揮到極大化。
「鄧臺賢和我對於重視人才、培養人才、延續人才的廣告生命,都有共識,這也是我們再次並肩作戰的原因,也是想要達成的願景。」杜致成補充。由於鄧臺賢必須向奧美大中華區董事長宋秩銘報告我是大衛的經營狀況,所以杜致成也感謝宋秩銘對於這次合作的支持。
軟硬兼備 期待創意繼續發光發熱
這次《動腦》進入異言堂內湖辦公室,近400坪自有的辦公室,裝潢典雅,玄關與接待處展示各式蒐藏品,以及造型各異的椅子。杜致成、李永喆辦公室也堆滿藝術類書籍,展現出獨特品味。杜致成笑笑的表示,大家在辦公室的時間長,每個人將辦公室佈置的像家、有個人風味。
未來與我是大衛的合作成效會如何?廣告客戶是否滿意代理商這樣的服務模式?兩家獨特的公司是否會走向合併,或是因應時代有新合作?都讓人拭目以待!
合夥人暨創意執行長李永喆(Brain.com攝影)
創意群總監宗希武(Brain.com攝影)
副總兼達寬數位總經理 盧人瑞(Brain.com攝影)
異言堂辦公室:寬闊開放(Brain.com攝影)
異言堂ideata小檔案
成立於2002年6月
員工人數:70人(含達寬數位15人)
主要經營者:董事長/總經理杜致成、合夥人暨創意執行長李永喆、副總兼達寬數位總經理 盧人瑞、創意群總監宗希武
主要客戶:Pizza Hut、白蘭氏、adidas、DHC、傑太日煙、BENQ美若康、CHANEL、璞真建設、誠意開發、NISSAN、摩根證券、AIA、永豐銀行、馬玉山、保樂利加、肌樂、盛香堂、漢高、皂福、Skechers、Core-Tex
相關企業:達寬數位行銷、晴空創略、石意廣告
我是大衛BATES CHI&DAVID 小檔案
成立於1992年7月
員工人數:50人
主要管理者:董事長/總經理 鄧臺賢、董事合夥人 劉泳吟、GCD 劉廣和、業務群總監 黃湘麗、張洹潔
主要客戶:長榮航空(企業形象)、宏佳騰機車(全產品)、可口可樂(Coke Zero、Sprite、水森活樂活主張)、永豐餘(五月花、橘子工坊)、Zespri(紐西蘭奇異果)、7-11(鮮食)、富蘭克林證券(品牌形象、基金)、科高國際(Google+)、味丹(味味一品)、台塑生醫(Dr’s Formula頭髮系列、家用噴霧系列、果蔬淨、防蟎洗衣精、固齒健(牙膏、漱口水))、白蘭氏、國泰建設(企業形象)、永慶房屋(品牌形象)。
延伸閱讀:
異言堂的自由精神
黃志靖為什麼開創略廣告?
VISA 「go」很大!卻意猶未「夠」?
adidas奧運故事行銷 代言人挑戰自己的不可能
曾百川談購併風下廣告業的機會
買公司真的划算嗎﹖ 國際性廣告﹑媒體公司一直重蹈覆
台灣廣告公司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