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5)品牌如何透過音樂行銷,在台灣和消費者拉近距離?品牌如何利用電視、活動管道,深耕不同消費族群,創造影響力?

海尼根2011年電視廣告背景音樂的女主唱Mette Lindberg來自丹麥樂團「行星銀河之旅」

(Brain.com 2014-04-25)過往提到廣告宣傳,不論電視、平面或網路媒體,創意表現多半聚焦於視覺效果上,然而現今每人、每天睜開眼睛即被大量「視覺」廣告訊息轟炸,另闢蹊徑運用「音樂行銷」來接觸潛在消費者,以「聽覺」加強品牌形象,也是不少廣告主應用的行銷策略。

因產品屬性關係,不少國際的飲品、酒品品牌為了在琳瑯滿目的選擇中脫穎而出,較其他產品類別願意大膽採用「音樂行銷」。

※動腦提醒您 開車不喝酒

音樂行銷 為品牌經營另闢蹊徑
觀察知名飲料品牌在台灣的行銷手法,可發現能量飲料、進口啤酒及白蘭地三種不同飲品與酒品類別中,皆有擅於以「音樂行銷」建立並維護品牌的代表。不論是目標族群的選擇、媒體形式的經營,又或活動的舉辦,都值得行銷人員學習寶貴經驗。

電視廣告的音樂行銷三部曲
海尼根歷年大手筆投入的電視廣告,可發現音樂在廣告素材中的角色扮演,有三階段的策略:

1.0復古主題曲建構記憶點
早期系列電視廣告選擇六零年代動感復古的流行歌曲作為配樂,搭配逗趣幽默的劇情,打造出朗朗上口的「海尼根主題曲」,由於歌曲易哼、易唱、有記憶點,讓多數人至今聽到這幾首主題歌曲,仍會第一時間聯想到海尼根。


(原唱Engelbert Humperdinck, 1962)

2.0音樂現場翻玩共鳴時刻
2007年海尼根推出的兩支電視廣告,開始嘗試不同的手法:重新翻玩大家熟悉的音樂活動現場,詮釋消費者對產品的執著。電視廣告讓人莞爾的同時,也透過重現活動現場最讓人有共鳴度的那一刻,將品牌跟音樂喜好者族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Pub舞會中,DJ不小心打翻了海尼根,結果竟然發明了帶動現場氣氛的刮碟技術

3.0唱作音樂人拉近觀眾距離
2011年起,隨著海尼根的品牌主張改為「打開海尼根,精彩你的世界(Open Your World)」,電視廣告主題曲也改邀請不同音樂領域的當紅炸子雞,創作主題曲並參與廣告演出,拉起與年輕聽眾連結。


2012年電視廣告中與男主角在電音派對後一同迎接黎明的正妹DJ,是目前好萊塢Avalon 和The Music Box兩大夜店重鎮的當家DJ:Audrey Napoleon,廣告主題曲「My Sunrise」也是由她創作。

形象連結+體驗情境  音樂活動第一線接觸消費者
除了電視廣告,海尼根每年也針對喜愛音樂的族群,贊助演唱會並舉辦消費者活動,增加與消費者接觸的機會與提升好感度。海尼根每年夏末贊助大型音樂活動,近年更邀請國際音樂人來台舉行演唱會。不論是漫長進場隊伍中與朋友聊天、或是看表演時跟朋友一起放肆尖叫,都符合熱鬧體驗產品的情境,有助於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



闡述品牌精神 世界音樂祭大方送禮 2011年隨者海尼根的品牌主張調整為「精彩你的世界(Open Your World)」起,台灣開始舉辦「海尼根世界音樂季」,消費者有機會出國參加大型音樂派對,譬如義大利的搖滾嘉年華Jammin’ Festival、荷蘭的電音嘉年華Mysteryland,以及新加坡的亞洲最大沙灘派對Zoukout等。※動腦提醒您 開車不喝酒

以新定位滲透年輕族群
白蘭地是烈酒,除了「純飲」或「水割」(加水加冰塊)外,也適合與新鮮水果、香料、果汁或蘇打水調配成「調酒」。而軒尼詩的行銷活動以V.S.O.P適合「調酒」的特質為發想主題,結合年輕人喜歡的動感音樂,讓白蘭地這種原先定調目標族群為「年紀較大男性」烈酒,能向下滲透到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並且擴展到女性族群。

炫音之樂創造公關話題
軒尼詩是全球最大精品集團LVMH旗下一員,也因此具有濃厚的精品行銷思維。為了在台灣拓展品牌形象,2007年起軒尼詩V.S.O.P砸下千萬重金、舉辦規格相當於精品派對的「軒尼詩炫音之樂」有效提高媒體關注。

炫音之樂歷年主題聚焦於「融匯的藝術(Art of Mixing)」,來自世界不同領域的音樂人在舞台上激盪出多元混搭音樂,以音樂與視覺饗宴明喻V‧S‧O‧P多款風味的特調,帶給與會者豐富的味覺盛宴。

2011年軒尼詩炫音之樂的新聞稿,從文案可看出 參與演出的音樂人與V.S.O.P特調酒的特性如何搭配。



音樂選秀緊扣品牌主張
2011年起,軒尼詩V‧S‧O‧P開始在台灣舉辦線上音樂選秀賽,參賽方式結合了產品「調和」的特性。

每年線上選秀賽的冠軍有機會錄製專屬單曲、拍攝MV,並與國際知名音樂人一同登上「軒尼詩炫音之樂」演出,讓比賽結果能順勢呼應其品牌主張:「敢夢想、敢追尋」。

2011年活動舉辦首年,電視廣告主題曲及比賽指定曲皆是香港經典搖滾樂團Beyond的創作歌曲「海闊天空」;隔年比賽指定曲則為五月天的「OAOA」;2013年雖擴大增加為多首指定曲,但仍緊繞著「追求夢想」的主題,顯示其選曲重視是否準確傳達了品牌主張。

善用社群媒體力量
Red Bull是知名能量飲料,多數人對它的印象可能來自於贊助F1賽車隊等極限運動,不過其目標族群實際上也包括了同樣需要滿滿活力、全神貫注的利基族群——重節拍音樂愛好者。

樂迷往往熱衷與同好分享,Red Bull建立完整的社群媒體網絡,包括:YouTube頻道、臉書粉絲頁、Twitter品牌專頁等。因此Red Bull借力使力,同步提供社群擴散工具,讓粉絲、部落客與媒體便利地使用或傳播品牌內容,舉例來說:

「RBMA Radio」:為Red Bull自營的廣播電台,有八種以上不同類型的音樂頻道,並提供了Widget功能,讓廣播內容可任意嵌入喜好者的網頁與部落格。

「 Red Bull Content Pool」: Red Bull每場活動皆有專業攝影師與錄影人員進行紀錄,網友只消簡單幾個註冊動作,就可以免費取得資料庫中所有高畫質的影音、圖片。



與意見領袖建立長期關係
Red Bull以無償的方式提供音樂圈養分,透過不同活動積極與關鍵意見領袖建立良好互動,間接影響意見領袖追隨者對品牌與產品的觀感。

2013年正式在台招募徵選RBMA(Red Bull Music Academy)音樂學院的學員,入選者能到國際級城市免費參加為期兩週的課程,近距離與知名音樂製作人與創作者請益,錄製和在現場發表作品。

Red Bull也舉辦小型的「沙發座談」,除為RBMA招生進行前導宣傳,也促成音樂人間的跨界合作。譬如2013年底即撮合小提琴手蘇子茵、嘻哈團體頑童(MJ116)等人共同激盪音樂火花,進行嘻哈樂與弦樂交匯的跨界表演。



引進國際音樂賽事
Red Bull將國際音樂賽事帶入台灣,讓在地音樂高手有機會登上世界舞台,有助於提高意見領袖對品牌的認同度。此外,隨著在地選手進入全球賽事,也能順勢增加主辦單位Red Bull的曝光。

2013年首先引進國際電音界盛事「Red Bull Thre3 Style」,15分鐘的DJ擂台賽中,參賽者需混合三種不同曲風的音樂,比較選曲、創意、混音技巧,以及誰讓現場群眾最high!



觀察國際品牌跨國進行「音樂行銷」操作的完整度,前述案例難以歸納出單一的必勝公式,但仍有三大方向,供有意嘗試「音樂行銷」者借鏡:

音樂行銷第一步:結合延伸品牌與產品調性

要事半功倍,必須根據品牌精神、產品特性,選擇相符的樂迷族群來經營。如:海尼根廣告主題曲皆為動感活力之音樂;軒尼詩炫音之樂的表演重視多元融匯,呼應V‧S‧O‧P適宜「調酒」的產品特性;Red Bull深入經營搖滾、電音與嘻哈等重節奏音樂領域,跟能量飲料強調的提神效果不謀而合。

廣告?公關?社群?媒體資源分配無唯一解
海尼根以新、舊世代的音樂做為電視廣告主題曲,並讓「音樂活動現場」成為創意主軸;軒尼詩V‧S‧O‧P以精品格局打造大型音樂晚會,讓公關曝光效益極大化;Red Bull提供完整的社群媒體傳播工具,並與關鍵意見領袖建立長期關係,有效構築社群影響力。。

大小、形式非重點!音樂活動「對味」就加分
軒尼詩讓炫音之樂與線上選秀會成為年度盛事;海尼根積極送消費者參與國際音樂節;Red Bull去年起開始積極引入沙發講座與國際賽事。各品牌的音樂行銷活動規模與形式迥然不同,但只要能抓住樂迷的需求,便可與品牌訴求緊密結合。※動腦提醒您 開車不喝酒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 凱絡媒體週報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