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7)2013年廣告代理商有什麼變化?動腦網站搶先公布2013年台灣廣告代理商排行榜前20名。今年誰表現亮眼?誰需要再加油?
(Brain.com 2014-03-27)台灣廣告代理商,歷經這幾年來媒體代理、數位行銷、行動行銷代理商的競爭,收入減少,利潤下滑、人才出走,對客戶重要性與影響力大不如前等困境,在2013年,許多廣告公司已經找出自己的方向,看準目標,勇敢揮棒!
30多年來,《動腦》編輯部每年都會製作台灣廣告代理商排行榜,帶領品牌經營者了解各廣告公司過去一年的表現,做為品牌行銷人在挑選合作夥伴的參考,也讓廣告公司經營者了解自己在產業的位置,檢視公司的經營績效。
2013年毛收入前10名有些微的變化,但前5名仍為李奧貝納約新台幣5.5億元、奧美廣告5.42億元、聯廣集團4.49億元、台灣電通3.64億元,以及3.14億元的JWT。
隨著環境的變化,愈來愈多公司將廣告代理與相關服務整合,隨著Wunderman、Y&R和AGENDA三家公司合併,靈智精實今年也改以集團毛收入計算,包含精實與方略,因此一舉進入排行榜前十名,名列第8。
從毛收入成長率來看,2013年有幾家廣告代理商有不錯的成長,成長率最高的第一、第二名,分別為53.49%的普陽,及42.86%的晶晶晶。第三名的我是大衛,因長榮航空的全球性廣告,成長幅度超過38%。奧美廣告則因為中國騰訊、HTC等客戶收益,成長了28%,而雪芃、電通國華、博報廣告等,成長都超過24%。
究竟2013年台灣廣告代理商,做了哪些調整,發展哪些特色,而能有平均超過10%的成長?
有愈來愈多的廣告代理商擁抱數位,在組織內創建數位部門,或在旗下增設獨立的數位代理商,強化全方位的數位行銷服務和執行能力。
除了整合數位工具外,現在的消費者被各式各樣的媒體、行動載具分散注意力,有些廣告公司也積極增設活動行銷、通路行銷及促動行銷的部門,提供和以往不同的多元服務,重新讓客戶接近目標消費者,希望提升品牌好感度,進而為客戶增加銷售量。
此外,面對客戶策略整合的需求,受過品牌管理完整訓練,最懂得從品牌核心出發的廣告代理商,也爭取擔任行銷傳播策略整合的角色,並積極在台灣以外的市場開疆闢土。
未來這一年,面對全球市場快速變化,以及數位新工具層出不窮的變化球,調整腳步的廣告代理商的成績會如何?有關廣告代理產業發展的詳細訊息,請參考動腦4月號的台灣廣告代理商調查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