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7)團購網為什麼紅?2011年3月30日台灣廣告主協會在動腦小劇場舉辦的「搭上團購風 見識鄉民力」講座,邀請Groupon和GOMAJI,和與會來賓分享團購網成功的秘訣。

(Brain.com 2011-04-07)網路平台興起,大大改變了商品銷售的模式。現在的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不僅要想出多種行銷方式,讓實體店面生意倍增,更要想辦法在虛擬世界開拓疆土。尤其中小型商家要打開知名度很不容易,除了發面紙、發傳單、架網站、買關鍵字、在各大媒體買廣告,還能怎麼做?團購網站也許會是個新選擇。

2011年3月30日,台灣廣告主協會在動腦小劇場舉辦的「搭上團購風 見識鄉民力」講座,請到Groupon總經理郭書齊、GOMAJI創辦人林品佑,和來賓分享團購網站經營心得,也提供商家行銷的創意做法。

郭書齊表示,與其說商家是在團購網上「賣東西」,不如說是「打廣告」。一般店家最常用的宣傳方式不外乎買廣告,或發送面紙、傳單,可是他反問,「你還記得報紙三天前的頭版是什麼?會記下廣播裡播出的廣告,然後去理髮廳理髮嗎?如果不記得,怎麼能期待因為廣告而帶來人潮?」

團購網不同於一般的廣告購買,走的是另一套經營模式:無論Groupon、GOMAJI或其他網站,都是先幫店家銷售,事後再拆分利潤,老闆不必事先掏錢;加上來客都帶著團購券,可以明顯看到宣傳成效。這樣低風險的宣傳策略,讓廣告主不必擔心付了大錢,卻無法掌握廣告效果。

郭書齊表示,團購網最適合服務業,特別是有固定場地、固定成本的溜冰場、漆彈場、博物館等服務。這類服務如果沒人上門,租金、水電費用無法回收,團購網就是提供店家一個「有效利用剩餘產能」的管道。

他舉例,一家餐廳某天如果有20個空位,這20個空位就是浪費了,不可能挪到隔天賣;半價促銷不但能夠衝人氣,又可以減少損失。當來客數增加,採購成本也可以壓低。對準備好的商家來說,在團購網上打廣告是個低風險、低成本的新選擇。

不過,消費者精打細算,可不是那麼好收買。林品佑指出,團購網必須具備商品力和行銷力,才能吸引消費者:商品力包括低於5折的優惠、限時限量的策略、圖文並茂的介紹;行銷力則包括付費體驗式的行銷,以及社群集體口碑的傳播力量。

AC Neilson調查顯示,91%消費者購物時會聽取朋友與家人的意見、76%則會參考網友的評價,可見口碑行銷的重要。GOMAJI團購網的共創三贏策略,就結合了GOMAJI的精準廣告模式,提供消費者5折的體驗消費,來拉抬店家的知名度,進而達到提升業績的效果。Groupon同樣非常重視口碑,不但主動篩選合作商家,購買Groupon優惠券的消費者,一旦消費後不滿意,還可以全額退費。

為了維持消費者的新鮮感,為各商品安排適合的「檔期」,也是團購網必須注意的重點。舉例來說,Groupon在台北一天推出好幾檔優惠,這麼多的商品就必須盡量多元,讓消費者不會因為每天吃大餐而倦怠,還可以泡泡Spa、上舞蹈課程、或者做美甲。Groupon和GOMAJI都有專人為商品安排檔次,其他大部分的員工是業務、客服,說服商家加入團購網,並解決消費者的各式疑難雜症。

林品佑提醒,「心態」是做團購能不能成功的關鍵,一旦商家抱持「賣一個賠一個」的負面心理,優惠就難以做到真正貼心。當消費者到了餐廳,才發現一桌僅限使用一張優惠券,或者優惠方案一點也不吸引人,自然就不會想再光顧。他舉例,「烏樹林花園餐廳」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烏樹林提出只要在週六、日晚上,帶10張發票到現場捐給創世基金會,就可以在假日使用團購券的構想。這樣結合商品販售與公益的做法,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

會中有貴賓發問,在團購網賣100份商品,和在其他銷售管道賣100份有何不同?選擇團購網做為宣傳平台的價值在哪裡?郭書齊認為,團購網可以更精準的鎖定客群,打到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消費者」,畢竟不管東西再怎麼便宜,消費者都不會在不符時間、金錢成本的前提下前來購物。林品佑也表示,團購網是為商家帶來「對的人」,不是一群只會貪小便宜、不再回流的顧客。

由於演講精彩,現場與會貴賓有10多人紛紛提問,許多問題也一針見血:郭書齊就被問到,經營團購網的技術門檻低,將來擔不擔心市場大餅被瓜分?他表示,團購網成功的關鍵在「流量」,Groupon市占率之所以能保持領先,是因為擁有地圖日記百萬會員的基礎;如果想經營團購網,在創業之前,應該先想流量哪裡來。會場幾乎滿座,演講人和貴賓討論熱烈,度過了一個充實精彩的下午。



Groupon小檔案
Groupon成立於2008年11月,由美國人Andrew Mason創辦,公司名稱結合“group buying” (團購)和“coupon”(優惠券) 兩個字,顧名思義就是提供消費者用團體優惠價,買到好康的服務。短短兩年時間,會員人數就增加到6000萬,年營收達7.6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成長最快的網站。2010年底,Google曾想收購Groupon,但遭拒絕。

2010年12月Groupon將團購網觸手伸進台灣,據傳以近300萬美元的金額併購地圖日記。地圖日記在2007年成立,在2010年會員突破百萬,是網友分享資訊、交友的社群網站。
目前Groupon在台會員人數達165萬人,月營業額半年成長30倍。

郭書齊和地圖日記
就讀台北大學企管系的郭書齊,畢業後前往美國亞利桑納州雷鳥大學取得MBA,賣過耳溫槍,也曾擔任羊奶公司品牌經理,卻一直懷抱著創業夢。2007年他放棄外派大陸的機會,和擁有史丹佛電腦科學碩士學位、曾在美國雅虎任職的弟弟郭家齊,一起創辦社群網站地圖日記(Atlaspost)。這個結合網誌、地圖標示、相簿分享等功能的網站,在2008年的全球網路選秀大賽中,獲得「People’s Choice」首獎;這是500多家創投和100多家媒體票選的結果。

林品佑和GOMAJI
GOMAJI在2010年10月正式上線,由曾任台灣房屋網路事業群執行長的趙文潔、曾任ezPeer技術長的涂孟郊和林品佑共同創辦。林品佑曾任Facebook粉絲團「我是台北人」版主,為GOMAJI在台北、台中及高雄累積了10萬人以上的粉絲,成為推廣團購的社群行銷管道。不過,他最為人所知的經歷,還是擔任生髮廣告「愛德蘭絲」的男主角。



▲台灣廣告主協會在動腦小劇場舉辦的「搭上團購風 見識鄉民力」講座,邀請到Groupon總經理郭書齊(右)和GOMAJI創辦人林品佑(左),和與會來賓分享團購網成功的秘訣。(攝影:Brain.com 池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