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十四家上榜
1987年度台灣地區主要廣告公司承攬額推估,本社已於元月中旬統計完成。從統計所得的數字中可看出,1987年度主要廣告公司14家有兩位數字的成長,而且成長幅度相當高,不過,榜內也有4家呈現負成長。
1987年承攬額新台幣億元以上的上榜廣告公司共24家,比1986年的22家,多了2家;聯廣以10.23億元居首,奧美6.45億居第二,聯中5.27億位於第三。
統計顯示出,與日本廣告業比較,日本廣告公會會員有120家,其承攬額佔全日本廣告量約85%,而台灣地區有139家,承攬額則只佔50%;由此可見,本地的廣告代理商還是有一大片努力的空間。
由於景氣好,市場活絡,再加上諸項開放政策引導下,使得進口商品增加,尤其是洋菸、洋酒的進口,帶入了大量的廣告,連帶使大部份的廣告公司都大幅成長。其中連續數年都排名居第一的聯廣公司,承攬額更突破了10億元的大關,獲27.40%成長率。
另一家排行沒變的──華商,業績成長也有兩位數15.9%,名次則紋風不動仍穩穩佔住第五;聯廣、華商是這回排行名次未變動僅有的兩家。
聯中、太一大躍進
剛喬遷新家的聯中公司,在排行榜前十大的廣告公司中成長最快,達45.18%,由原來排名第六躍升至第三名;本刊編輯於元月21日,未曾經過事先安排走訪聯中鄭炳耀總經理,在談話間,他爽快答應本刊的要求,提供該公司前後兩年度的財務報表給本刊編輯當場過目,證實1987年的承攬額為527,045,392元,1986年度為363,401,306元,與動腦第116輯所發表,該年度排行榜聯中承攬額相合。
聯中公司在其客戶結構中,雀巢、可口可樂、花王、東元、嬌生等都有大量的電視廣告,使得該公司在三家電視台的綜合廣告代理發稿量排名表中居於第二,佔該公司總營收70%以上,可說份量很重。奧美廣告公司在電視廣告量的排名雖次於聯中而居於第三,但電視媒體在該公司總營收中所佔比例僅為50%,而其平面廣告量(包括報紙、雜誌)則佔該公司總承攬額的37.5%,聯中在平面廣告僅佔14.5%,如此一來一往,在總承攬額排名時,聯中成為第三名,而奧美則領先成為第二。
太一廣告公司由原來排名第七升至第四名,促使其快速成長的重要因素有二,一是原排名在該公司之前的國華、華懋負成長;另外,該公司原有客戶的廣告量大幅增加,如維他露食品1987年的廣告為1.2億元,廣告量成長一倍以上,而且所有的商品均交由太一代理。其他客戶如吉時洋行的克寧奶粉、三洋電機、維力食品等廣告量均有相當幅度增加。
李奧貝納是另一家成長快速的廣告公司之一,該公司在87年成長了64.84%。李奧貝納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純外資廣告公司,在86年底,該公司又合併南聲傳播,這隻從國外伸進台灣市場的「摘星的手」,隨洋菸開放進口,掌握到代理Marlboro新台幣三千萬元的廣告費,在台灣地區深耕細耘,似已穩住基礎。
其次,華威廣告在87年也有不錯的表現,因華威的絕大部份客戶一向任何一筆廣告費用都委由華威掌握,如三陽的展示會、印刷費、製作費等,除了媒體之外,在其他服務項目上也都完全透過華威代理。不過,據該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幹部說,去年度華威在節目廣告招攬上卻並不十分順,包下中視的「俏皮娘子妙事多」影集,三個月不到就收場。
四家公司負成長
這一年度呈負成長的,有台廣、國華、華懋、加聯等四家廣告公司。廣告行業在50年代掛帥的國華,近幾年似有氣勢漸衰之態,由85年的第二,到86年退為第四,87年別退至第八名差一點被擠到10名以外,在排名前十家中負成長之最,高達15.11%,且連續兩年呈現負成長,在與電通的合作案中,雖自該公司內部不斷傳出已賣給電通的消息,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不過,仍可以肯定的是國華當前,擁有一群素質不錯的員工,這事實使該公司得到去年的時報總金像獎,副作用之一是同時所謂的「國華人」也成為大家挖角的對象。
創立27年歷史的台灣廣告公司,在20大廣告公司中,是少數尚沒有國外廣告公司簽約正式合(資)作的公司,這兩、三年來,在國際的合作潮流中,屈居10名外,在87年度承攬額呈現負成長達23.5%;不過,該公司代理電通所介紹電波新聞社在台灣的外銷媒體廣告承攬,只有兩個人在跑業務,每年卻有一千多萬元的營收,利潤相當不錯,這是其他廣告公司所沒有的。跨進新的一年,廣告預算達億元的豐田汽車「動」起來後,台廣可望重振往日雄風。
另,華懋廣告87年也呈負成長14.50%,由原來高居第二名退至第六名,最主要是受新台幣升值影響,因為華懋的客戶結構中,如華航、世貿中心、觀光局、外貿協會等等,都付美金在國際媒體上發稿,國內客戶則只佔該公司全年總額的36.5%,華懋是這一年度受台幣兌美金升值影響較大的一家公司。(本刊之美金兌台幣匯率,係以1987年7月1日1:31.08為計算基準)
加聯廣告公司87年承攬額雖負成長10.26%,不過,從平均每人年承攬額來看,經營效率最高的卻屬加聯!平均每人承攬額達656萬元,係因該公司以合理化經營採人事精簡措施,從原來的24人,減少為87年度的16人,而使得毛利能確保前一年的水準。這與87年度普遍每家公司員工都顯著增加的情形比較(總人數比86年增加266人),是個特例。
在進進退退的互動中,值得特別提的尚有:東方、英泰、上通BBDO。東方廣告公司向以穩健經營著稱於業界,從第九穩健跨前居第七。講求「實際」原名國際工商的英泰廣告,由原居十二名擠進一步至第十一,直逼近10大邊緣。經營者作風平實的上通挾其與BBDO合資關係帶進的Know─how,1985及1986年度固定排名在十五,一下子三級跳登第十二名。
新上年度排行榜的三家公司為靈獅、國豪、展望。
本刊此次統計了27家廣告公司,未能入榜的有傑盟、新台廣告及吉廣公司,這三家公司雖未入榜,但也都很接近上榜資格,有不錯的成績。
此項調查資料,每年均定期由動腦編輯部根據自媒體、廠商、廣告代理業所蒐集的資料所綜合推估,以方便國內外有關人士,對台灣地區廣告代理業的活躍實況有概括性的了解。
HOT NEWS
- 2023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 啟動徵件!期許參賽作品更創新及具影響力
- 2022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得獎名單揭曉,近400位行銷傳播人共襄盛舉!The Winners of 2022《Brain》Excellence Agency& Advertiser of the year
- LINE 推出「AI 肖像」新功能 體驗專業棚拍的高質感美照
- 2023台灣民生快消品牌排行 14億次國民消費揭曉品牌足跡贏家
- 域動行銷公布人事異動
- CSD中衛營運長張德成:中衛跳脫框架 玩出口罩新時尚
- 金獎的代價 牛恆泰:沒人知道我失去什麼!
- 台灣百事食品 注重品牌體驗創造差異化
- 黃麗萍:媒體代理商有幫客戶升級的責任!
- 牛恆泰:媒體產業蛻變關鍵期,數位轉型該怎麼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