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8)一個訴求低價的零售通路,在面對同樣訴求低價競品的對手刺激而開始轉型,讓台灣的超級市場和量販店都開始有了不同的形象經營,有助於提昇「價值」訴求。
(文/溫慕垚)家樂福的「天天都便宜」是消費者耳熟能詳的代名詞,以「價格」和促銷作為吸引消費者的主要戰術,在近年被全聯福利中心給取代了,導致家樂福在台灣零售通路冠軍的寶座讓給了全聯福利中心。
但曾幾何時,用了二十多年的「天天都便宜」已從家樂福的宣傳中給拿掉了,近一年來,家樂福力求形象轉型,不只在品牌形象,連在贈品促銷的表現上都很不一樣。家樂福的轉變,要從前年年中的「跟著家樂福一起去旅行」說起。
筆者於前年年中觀察到家樂福這支廣告,即撰文描述其在形象上力求轉變,接著在去年春節推出的「年一起最幸福」,更是一個形象轉型的重要轉變,辦年貨是量販店一年中最重要的時間,過往都是推出折扣和年菜吸引消費者上門,但去年的春節,家樂福給全家人一個到家樂福購物的理由,也就是過年的意義就是親朋好友都在一起,很難得一個量販店在過年期間沒有強打促銷,而是讓消費者思考過年的意義,讓家樂福從一個只會打折扣的通路品牌,描述成一個讓家人朋友歡聚的場所,但要改變品牌形象還沒那麼容易。
去年以來,家樂福的廣告完全改頭換面,包括在銷售旺季以「目的」取代促銷包裝的「夏日家年華」、「人間享福團」、「愛的烤驗」等,還有以文化特色包裝促銷的「日本週」、「台灣週」、「歐洲週」,連促銷贈品的包裝,都以贈品本身為題,像是「義大利精品刀具」,都是很棒的觀點,因為量販店的旺季和促銷已不用多說,說愈多愈讓消費者以「理性」的比價角度去購買商品,但將購物的「目的」放在「價格」之前,就會讓消費者有不一樣的購物理由,也提昇了通路品牌的價值感。
今年家樂福以「幸福尾牙季」展開「年一起更幸福」的起點,顯示家樂福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應該有獲得一定的成果,一個訴求低價的零售通路,在面對同樣訴求低價競品的對手刺激而開始轉型,讓台灣的超級市場和量販店都開始有了不同的形象經營,有助於提昇「價值」訴求,而讓台灣的消費除了便宜以外,還有購買的理由,對整體消費環境和產品發展是好的方向,很高興看到又一個通路品牌轉型的例子,也期待家樂福在今年春節,還會推出什麼令人感動的宣傳。
琵琶膏的老品牌「京都念慈安」,近期開始針對不同的分眾推出廣告,下週跟各位讀者分享,也歡迎讀者提供想要筆者分享的行銷話題。
討論一:您覺得家樂福現在給消費者的印象為何?
討論二:你有什麼行銷事件或現象,希望作者能提出來分析及分享?
***歡迎加入筆者的行銷社群:行銷金三角臉書社群、或瀏覽筆者的行銷部落格:行銷金三角部落格
博客來購書網址:本書銷售所得扣除成本將全數捐給社福團體,歡迎各界朋友一起讀好書,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