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北京、上海、香港,同屬華人文化圈,消費者有哪些不同?讓我們從酷故事中看看有哪些大商機?

圖/tripviewbowl.com/

(Brain.com 2009-12-10)要了解消費者的生活變化,掌握即將發生的市場趨勢,一般市調公司都用傳統的市場調查方法,去收集、歸納、彙整、研判,工研院創意中心卻以「酷故事」,來說明創新生活型態與可能帶來的商機。

  中秋佳節,月圓人團圓的感性時刻,當你開心的打開親友所送來的月餅禮盒,卻驚見「屁股造型」的月餅,你會有什麼反應?是硬著頭皮吃下去,一邊在心裡默默「感謝」親友的「好意」,還是馬上去通電話,問問送餅人到底是什麼用意?以上這則故事不是市場開發前期的腦力激盪,也不是製餅業者的突發奇想,而是實際發生在北京的「酷故事」(cool story)!

 

  「酷故事」由工研院的葉惠娟博士所發起,自2007年起分別在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四個華人大城中,安排一個「酷獵人」(Cool hunter),搜尋繁華大城中讓人眼睛一亮的生活型態,涵蓋的主軸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照養、溝通、購物、工作十大面向,整理介紹城市中人們的特殊生活型態與消費樣貌,內容五花八門,新奇逗趣,讀者可以從中一窺繁華大城中的獨特小現象,並從中研判這些現象是否有可能變成一種流行。

  想從高處俯瞰一個城市的全貌,不用非到101大樓,買個台北的「趣遊碗」吧!你可以拿起放大鏡,仔仔細細得把碗的內緣看過一遍,碗內的青瓷圖案描繪了當地半徑2公里以內的高空俯瞰圖,出門旅遊前,你可以先「來碗關西」、「來碗大溪」或「來碗三峽」,預習景點附近的大小風景與動線。從這個商品,你看到哪些現象?

  參加party的時候沒有一個可以撐場面的名牌包嗎?沒關係,到上海的「品牌皮具租賃店」暫租一個吧,不但總類繁多樣式齊全,可單次零租也可加入長期會員,讓你每次參加party都能換一個新的名牌包,面子裡子一次顧全,也為荷包省下不少負擔。吃飯太無聊?到北京的「便便屋主題餐廳」來吧,這裡的座椅是馬桶造型,連食用的餐具都做成小號的馬桶和便盆模樣,讓來此品嘗的客人同時體驗飲食上「輸入」與「輸出」的詭譎感受。

  找商機?那就先了解現在的消費族群流行些什麼吧?「烎」這的字唸「銀」,原意是「光明」,因為字的構成看起來有「開火」的意思,成了香港的流行語,衍生出了「挑戰、打敗」的新意,「烎你就像碾一隻螞蟻」的意思就是「打敗你輕而易舉」!現在香港已有店家開始販售以「烎」為主要元素的設計T-shirt。

  想設計具有新意的贈品?送一個小樹苗的吊飾怎麼樣?香港的環保手機業者與環保組織WWF合作,製做「BabyTree樹苗」手機吊飾,BabyTree是一個真的會長大的樹苗,當BabyTree長大以後,用戶可以將它移植到一個新的更大的盆摘中,買手機兼做環保,消費與公益的結合,為有心做環保的香港民眾帶來更多便利。

  想用創意點亮消費者枯燥的生活嗎?那就先了解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不便吧!香港業者推出造型類似英文字卡「復健教材」,替中風的患者在繁瑣無味的復健過程中增添樂趣,新的治療器材讓患者邊玩電動邊做復健,並推出一系列的版本,引領患者走過快樂的康復之路。

  行銷人想在市場上開拓商機,除了需要綜觀大局以外,也須以微觀的方式仔細觀察消費者生活中的各個樣貌,才能在市場上搶得先機,先馳得點,而工研院的「酷故事」,也許就是行銷人觀察消費異動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