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2)「生活」比「智慧」更重要,工具的意義在於讓生活更方便,只要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好,即使沒透過網路,也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圖翻攝自Youtube

(文/溫慕垚)2015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大致Follow去年的趨勢,值得一提的有幾項特點:
1. 智慧車(自動駕駛)與車聯網
2. 新4K及8K LED電視
3. 結合家中各式家居生活的物聯網


台灣近期也掀起一陣「智慧風」,包括新進的4G業者新亞太電信主打「GT智慧生活」、東元近年來也強打「智慧空調」、智慧電視更是各電視品牌近年決戰的話題。

網路速度愈來愈快,各項用「電」的產品都想要跟網路搭上邊,到底什麼是智慧生活呢?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等商品與網路的關係最緊密,所以直接把「智慧」冠在產品名稱前,這裡的「智慧」指的是透過網路的連結,讓人與人的距離與資訊的連結愈來愈方便,這種「智慧」真的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

智慧電視也是近年來的主打商品,主張的是電視可以直接連網,除了從網路看節目外,還學習智慧型載具提供了許多APP,但以實用性來說,電視的APP使用時機不多,而且透過電視上網的方便性又遠不如智慧型載具和電腦,因此,智慧型電視是否真的帶給人們「智慧生活」,還有待商榷。

至於其他家電產品,如冰箱、冷氣等,也都訴求「智慧」,冷氣的智慧來自於在屋外就可以透過網路搖控家裡冷氣的溫度,的確是有用到「網路」,但畢竟不是常常需要用到,所以可能也還不到「智慧生活」的位階。

冰箱則主打在門上的面板可以掌握儲存食物的保鮮期,這項功能已經講了很多年,若真能實現,倒真的可以為生活帶來方便,稱的上是智慧生活的一部份。

在網路盛行的現代,事必稱「智慧」已是行銷的「話術」,只要跟網路扯得上關係就叫「智慧」,也把「智慧」的定義給縮小了。

事實上,「生活」比「智慧」更重要,工具的意義在於讓生活更方便,只要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好,即使沒透過網路,也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相反地,行銷的重點在「產品」而不是「說法」,重要的是讓消費者了解「為什麼」要買單,而不只是「包裝」。

4G的競爭愈來愈火,除了三大電信公司靠過去的「實績」外,新亞太電信(GT)和台灣之星都需要找出差異。兩家新進業者除了「被迫」主打價格戰外,台灣之星先前反攻3G是一個不錯的點子,而GT之前推出市場最低價,雖然加上「智慧生活」的帽子,在廣告中雖然呈現了各種智慧生活的「景象」,但對一家網路提供者來說,與產品的關連性不高,所以加分的地方不多。

因為任一個通訊業者都可以提供出「網路快速」的產品力,GT的說法無法突顯差異性,對產品力的加分不多,還需要有實質的產品力差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台灣之星繼反攻3G之後,又推出「流量延用」的訴求,在電信公司中能否有效突圍?下週跟各位分享筆者的看法,也歡迎讀者提出有興趣的行銷議題,讓筆者為您分享。(溫慕垚現任動腦專欄作家)


註:閱讀後有許多感想要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 你覺得現在消費者對「智慧生活」的訴求是否覺得有吸引力?
2. 你有什麼行銷事件或現象,希望作者能提出來分析及分享?

或者,你有其他更犀利的觀點或觀察,歡迎上動腦Facebook踴躍發表!



***歡迎加入筆者的行銷社群:行銷金三角臉書社群、或瀏覽筆者的行銷部落格:行銷金三角部落格 

博客來預購網址:本書銷售所得扣除成本將全數捐給社福團體,歡迎各界朋友一起讀好書,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