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越來越糟,企業為了自保紛紛祭出無薪假或裁員,讓創意行銷人也飽受壓力。想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一枝獨秀,除了經驗足、學歷高、個性積極又熱情外,還可以怎樣包裝自己,以在雇主的眼中表現得亮眼又獨特?

每個人都應學會自我行銷,才能跨越困難,成為雇主非要不可的人才。(nipic.com)
(Brain.com 台北 2009-02-16)這陣子報章雜誌紛紛預估,今年的就業市場將隨著景氣而每下愈況,除了公司、企業遇缺不補之外,有的更因為收入大幅衰退而被迫降薪、休無薪假和裁員,甚至原本公認「金飯碗」的公教人員,也將以績效重新評估。
 
  在這樣的低氣壓中,有人消極接受,認為現在就業市場過於競爭,不如先休息、好好充實自己,再做計畫。也有人抱持微薄的希望,亂槍打鳥,投遞多封履歷,希望能以量致勝。然而,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不會被埋沒,獲得雇主的賞視?動腦特別邀請兩位來自廣告界及公關界的行銷達人,請他們以自我行銷的角度,來談談如何讓自己成為就業市場中,一顆耀眼的鑽石。
 
把自己當產品  行銷有一套

        彼立恩國際行銷客戶服務部總監洪世峰,步入公關界前時,其實就如許多在國外念書的留學生一樣,在還沒回到台灣來,就已經在為找工作的事著急。但是他利用所學,發展行銷自己的策略,並遵循行銷法則,並成功的在回國前,獲得多家企業面試的邀約。
 
  他認為自我行銷、與產品行銷的方式一樣,運用所學分析個人優勢、調查雇主需求,及找出吸引企業雇用的動機。首先,在個人優勢的項目,他以4P(4項個人特質)的方式說明自己的關鍵優勢,簡單明瞭的說明讓雇主能清楚看到,除了自己除了懂行銷,更懂得如何運用。
 
  但自我行銷也不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必須清楚的掌握需求面,才能讓企業主眼睛為之ㄧ亮。在製作或是修正履歷表前,他會將收集到的企業相關資料消化後,再用企業的語言或是企業識別(如顏色、圖像)進行履歷表的撰寫及製作,讓企業認為求職者是有先了解企業後才投履歷表,來引發企業的親切感與共鳴。
 
  如果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需要強烈的誘因,那麼企業在徵人時更需要有吸引人的動機,才能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因此,他從價格著手,告訴企業主不僅可以用合理的價格僱用之外,還以類似商品促銷的手法,附送24小時stand- by 的熱情與活力,幽默又討喜。
 
實力和熱情 也要充分表現

         在廣告圈有多年經驗的陳靚表示,在通過了口試、面試的門檻後,也不能就此鬆懈。特別是現在正在行銷傳播產業工作的人,該如何讓自己保持競爭力,在顧主節約開支時,不會成為裁撤的對象。她認為,超乎個人極限的實力和永不熄滅的熱情,才是使自己在雇主眼前保持耀眼的不變法則。
 
  自我要求很高的她,當自己覺得已經有100分的實力時,會將100除於2,再繼續往下一個100分前進,促使自己不斷進步。因為第一個100分屬於偶然,也許人人都得過,但第2個、第3個就要憑真實力了。等到擁有第2個、第3個100分,並且超乎原本實力的極限時,她更勉勵自己持續當初投入這個行業的熱情,繼續燃燒這股熱情投入工作,才會真正且永遠愛自己的工作。
 
  對她來說,實力和熱情是別人取代不了的,也是外在環境永遠抹殺不了的。用實力包裝自己,用熱情加溫付出,絕對能讓自己成為老闆眼中,無可取代的那顆既亮眼又獨特的巨星。
 
充分準備  不可少

        掌握了自己可以控制的各種因素後,市場調查的基本功仍是不可少的。試圖想像其他應徵者的輪廓,想像其他應徵者會使用的應徵技巧,例如:履歷表照片的使用、主動投送履歷……讓自己與其他應徵者有差異表現。
 
  綜合兩位達人的經驗,我們發現事前的「準備」在現在擠破頭的就業市場中,絕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在面試前除了可以不斷模擬問與答之外,也可以練習運用應答的技巧,引導面試官往自己的優勢及強項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