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業和其他產業一樣,也感受到經濟不振帶來的業績下滑窘境。為了刺激消費,LV、卡地亞等高價精品,想出各種行銷方式,要喚起消費者的購物欲望。他們做了什麼努力,又帶來哪些效益?
(Brain.com 日本東京 2008-12-19)全球經濟不景氣、股價暴跌、物價飛漲,導致各產業都身受其害。日本精品業在消費者節約意識日益升高的情況下,陷入罕見的行銷苦戰。以法國品牌路易.威登(LV;Louis Vuitton)為例,今年一~九月的全球總銷售中,日本地區佔了 11% ,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日本的銷售額減少 7% 。根據日本百貨公司協會統計,今年 10 月高價位精品總銷售額,也比去年同月份減少 9.7% 。
不過,在世界服飾連鎖店業界排行第三位的瑞典品牌 H&M ,卻選在這個時機大舉進軍日本市場,今年九月在銀座開設日本第一家專賣店,自開賣以來連續幾天都擠滿購買人潮,甚至出現限制人數入店的情況。而 11 月 8 日在原宿開幕的第二家專賣店,更和廣受日本年輕人喜愛的日本品牌 COMME des GARCONS 創始人、也是名設計師川久保玲聯手合作,搶先銷售由川久保玲所設計的多款新服飾,並炒熱行銷宣傳的話題,在年輕消費者之間,吹起一股 H&M 流行風。 H&M 也預定明年秋天在澀谷開設第三家專賣店。
仔細探求 H&M 的行銷概念,原來是透過最適當的價格,提供兼具流行美和高品質的服飾。他們不但自行企劃商品及銷售,以降低經營成本,也嚴格控制高單價產品的生產量,即使商品太少不夠銷售,也不會再生產,避免承擔多餘庫存。值得一提的是, H&M 服飾在上市一年前,會請公司內部人員收集來自巴黎等都市的各式流行資訊,並自行預測未來趨勢,決定下季服飾風格,以提供消費市場最新、最具流行感的服飾商品。因此, H&M 的服飾一直都能位居流行前端,成為服飾市場上話題商品。
另一方面,為了吸引並喚起消費者的關心和消費需要,日本精品業紛紛以歐元和美元貶值、日幣高漲為由,推出降價特賣促銷活動。例如卡地亞(Cartier)在 11 月 21 日起推出九折特惠活動, LV 也從 11 月 29 日開始,將皮革類等商品價格,調降約 7% 。 LV 為了慶祝在日本上市 30 周年慶,在 9 月 4 日到 12 月 14 日,和 COMME des GARCONS 合作,在東京青山推出「LOUIS VUITTON‘et COMME des GARCONS」店舖銷售兩品牌商品,希望藉高級精品共同店鋪,也是在日本首見的行銷方式,吸引精品愛用者上門消費。(蕭掬今為動腦日本特派記者)
註:付費會員登入後即可收藏文章。如何成為新聞付費會員,請上動腦商城。
註:付費會員登入後即可收藏文章。如何成為新聞付費會員,請上動腦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