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享譽盛名的寶僑、聯合利華等大公司,旗下有許多品類,利潤成長十分可觀。但根據調查指出,過去五年來消費品界最成功的公司卻不是他們,到底是哪一間跨國企業有這麼大的能耐,又是如何成功的?

Reckitt Benckiser堅持的行銷策略,讓他們連續五年蟬聯營業額和利潤成長之冠。
Brain.com 2008-12-03)說起來可能令人難以置信。過去五年來,消費品界最成功的公司並不是消費品巨人 P&G 或聯合利華 (Unilever),也不是閃亮華麗的 L'Oreal ,而是專攻小品牌的歐商 Reckitt Benckiser ,且已經連續五年蟬聯營業額和利潤成長之冠。
 
  根據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的調查顯示,今年Reckitt Benckiser 全球營業額不包含併購的部份,共成長了 10% ;過去五年的平均營業額成長更遠遠超過同業,達到 8% 的水準,利潤成長更高達 17% 。
 
  Reckitt 旗下的品牌如萊舒 (Lysol) 等,都不是領導品牌,營業額也鮮少如消費巨人 P&G 旗下品牌一樣,動輒就賺進幾十億美金。但為何 Reckitt Benckiser 仍能有如此傲人的成績?真正的原因可能會出人意料:
 
1.反向思考

  即使消費品業者近年來不斷減少外派人員 (expatriates) ,但 Reckitt 卻大量使用外派人員。 Reckitt 在美國紐澤西總部的 400 位員工,就分別來自 30 個國家。 Reckitt 也鼓勵年輕員工跨部門、跨國家學習,以保持大企業中仍有創業家精神 (entrepreneurial mind-set) 。
 
  在媒體的選擇上, Reckitt 也顯得十分傳統。去年 Reckitt 花了 90% 的媒體費在電視廣告上,而競爭者趨之若騖的新興媒體網路,則只佔 Reckitt 內部1% 的媒體費。
 
  而經濟不景氣,在通路商推出的私有品牌 (private label) 不斷夾殺下,加上日益上漲的成本,眾多消費品廠商都悄悄緊縮行銷預算。但根據 TNS 市調公司調查顯示, Reckitt 的行銷預算還比去年提高 10.8% ,預估達到 4 億 42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4億8110萬元)。
 
  另外,在重視形成「共識和流程」的消費品界, Reckitt 卻鼓勵「衝突和速度」。去年九月才上任的北美暨紐澳區總裁 Alexander Lacik 相信,有建設性的衝突會促成更好的決定,且做決定的速度也較快。不過, Reckitt 畢竟還是大投資的消費品公司,即使重視速度,仍有必須堅持的原則。例如, Reckitt 所有推出的電視廣告都要通過廣告測試,新產品概念也要通過消費者測試,才會真正付諸實行。
 
  Reckitt 所堅持的行銷策略實行成效又是如何?自 2007 年來, Reckitt 的市占率提升 5 個百分點,達到 29% 的歷史新高;在過去一年裡,其他和 Reckitt 競爭的品類市場成長,從以往的 3% 下滑到 0.6% ,而 Reckitt 卻成長 6% 。
 
2.致力高毛利、高單價商品

  除了將簡單的策略完美執行外, Reckitt 也致力於提高生產效率,以求增加產品毛利;在銷售上也致力提高商品單價。過去三年來, Reckitt 的利潤有 40% 來自旗下較高單價的商品;另外,再將增加的利潤其中一半,重新投入行銷預算,剩下的一半才回歸公司利潤 (bottom line)。
 
3.創新的新產品

  明年初 Reckitt 將會推出他們引以為傲的三項新產品:一是 Finish Quantum 洗碗錠,讓碗盤洗淨後能光可鑑人;二是加了精油的 Airwick I-Motion 空氣芳香劑;三是漂白效果直逼漂白水的花色衣服專用洗衣噴劑 Spray ‘n Wash Bright & White 。
 
4.更扁平的組織

  相對於其他的競爭者, Reckitt 的組織較為扁平,這種內部組織能鼓勵年輕有為的員工職階爬升得更快。同時,比起競爭對手, Reckitt 的升遷完全看功績,不看資歷。從競爭對手加入 Reckitt 的員工常會發現, Reckitt 內部在處理事務時,較不重視流程,也較不會有組織官僚化的問題。
 
5.鼓勵人才跨部門、跨國家學習

  Reckitt 非常鼓勵員工轉換工作單位,最常發生在長線思考的總部和短線作戰的當地分公司之間互換。負責當地分公司事務的員工,必須肩負營業額和利潤 (P&L;profit & loss),也必須要有很強的策略執行力;而在全球或區域總部的員工,則負責新產品開發,要有長線的思考(通常是三年以上),且策略思考要強。
 
  目前 Reckitt 全球董事會的 9 名董事,分別來自 7 個國家。全球 400 位享有股票選擇權的高階經理人,則來自於 50 個國家。全球的前 50 位高階經理人,更有 79% 在非母國工作,且 95% 都有跨國工作的經驗。 
 
  最後,總結 Reckitt 的成功因素,企業可向他們學習哪些事:

1.雖然外派人員較花費公司成本,但鼓勵員工外派和跨領域學習可以使公司更多元化, 也更敢於冒險。

2. 從 Reckitt 目前不斷成長的營業額來看,在傳統媒體(尤其是電視)下廣告仍有利可圖,。

3.有建設性的衝突優於花較長時間形成共識。

4.跨領域能幫助員工們互換立場思考,尤其是立場相對的前線作戰工作和上游產品開發工作。

5.不景氣不代表要減少投資,有時反向投資成效會更明顯。

註:付費會員登入後即可收藏文章。如何成為新聞付費會員,請上動腦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