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調查,台灣老年人口的比例,正急遽地成長,在2030年後,每四個人中,將會有一個老年人,將提早面對一個超高齡化的新時代。未來,銀髮族會有哪些需求,又將會出現哪些商機,將不容忽視。

退休後的生活經營,是台灣人另一個人生重點,也衍生出許多商機。(nipic.com)
Brain.com 2008-10-02)拜醫療科技所賜,台灣也步入了高齡化的社會,但在未來,銀髮族市場究竟有多大?消費者會產生哪些需求?甚至引發的商機有哪些?面對未來高齡化趨勢的挑戰,實力媒體透過全球及亞洲的觀察,以探討未來的需求與商機所在。

台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

  依據主計處定義, 65 歲以上就屬於老年人口,也就是俗稱的「銀髮族群」。台灣老年人口的比例,正急遽地成長中(圖一)。目前,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越全球平均。在 2030 年後,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不但超越了已開發國家,而且高達 25% 的水準。也就是說,台灣每四個人中,將會有一個老年人。老年人口的快速成長,使台灣提早面對一個超高齡化的新時代。


  銀髮族退休後的生活也較過去更長(表二)。比較 2004 和 1970 年,退休後的生活年數,在 30 年間明顯地增加至 6~8 年不等。其中女性又比男性的時間更長,多出 2 年左右。另外,台灣及日本的變化情況十分相近。換句話說,一般人退休後將比 30 年前的人多出 6~8 年的生活。因此,退休後的生活經營,對台灣人而言是另一個人生重點。

 
  觀察亞洲主要國家的老年人口男女比,其中台灣銀髮族的男女比接近於 1比 1 ,是亞洲各國中最為平均的(表三)。反觀日本、南韓及新加坡,則呈現女多男少的情況。這現象表示在台灣的銀髮族市場,男性與女性消費者同等重要。


消費力成長當中,準銀髮族不容忽視

  根據工研院研究,台灣 50~70 歲的族群,保存資產的形式以「存款」最為普遍。而台灣各世代當中,以 55~64 歲的族群儲蓄率最高,約有 30% 左右, 64 歲以上的儲蓄率,反而降至 15% ,僅有前者的一半。進一步比較其他國家的消費者,發現年紀約 50 歲以上的消費者,擁有的資產較為豐厚。由此可見,台灣的準銀髮族(55~64歲)應擁有較高的市場潛力,值得提早向他們溝通。

 
  銀髮族的未來消費力也大受看好。根據萬事達卡組織預估,到了 2015 年,在亞洲各國,老年家庭的非必要性支出,將有全面性的成長。其中以香港成長最快,成長預估高達 90% ,其次為南韓和新加坡約 80% 左右。台灣的成長幅度雖不及前面提及的三個國家,但也達 5 成左右。這顯示,在未來,銀髮族愈來愈願意把金錢花在自己的身上,而不單是守財而已。

 
不僅健康,更追求「第二人生」

  高齡化社會的日本,已經可以看見銀髮族在社會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覷。目前,日本銀髮族的消費需求可分為兩大類:「對抗衰老」和「豐富生活」。

  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機能也日益衰退。大部分的人都「怕老」,希望能維持健康的身體狀況。基本商機還是「抗老」相關的產業,如照護、輔助器材…等等。但在日本,銀髮族不僅維持身體健康,還進一步追求自身的外貌及身材,希望自己外表看起來更年輕、更有活力,延伸出「追求年輕」的新商機。如美容與益智商機,逐漸受到矚目。像是 DS 掌上型遊戲機推出的益智遊戲軟體、益智玩具和預防老年癡呆的補習班等,都受到銀髮族的新商機。

  有了健康後,銀髮族還會透過學習和旅遊,追求退休後的第二人生。他們除了一般常見的才藝之外,還會積極學習電腦、外語等技能充實自己。積極的態度引發各式各樣的學習商機。不僅如此,為了一圓年少的夢想,甚至從事學樂器、遊學等活動,使音樂教室或遊學業者都競相加入市場。除此之外,有錢有閒的銀髮族,更願意花費在旅遊上,走訪世界各地。業者為了他們,推出頂級、豪華,又兼顧銀髮族身體狀況的行程,如搭郵輪環遊世界的專案,讓他們輕鬆環遊世界。


  台灣即將快速成為高齡化社會,銀髮族人口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快速成長,而且他們的心態也和以往大為不同。面對市場的劇烈變化,更需要以新思維及早因應,才能掌握市場的先機。(資料來源:實力媒體月刊2008年10月號「未來消費新力軍——銀髮族」)

參考資料:
《閃耀中的銀髮市場-亞洲老年消費力報告》王月魂著,李國賓譯;台北市:財訊 2007
《銀髮族商機全球新金礦》-工商時報,2008年5月30日
《搶賺銀色財富》-今週刊592期,2008年4月28日
《高齡世代 六成不儲蓄》- 經濟日報,2007年12月2日
《鎖定熟齡市場,打造晚年彩色「錢」景》今週刊2007年5月7日
《日本企業搶挖不老「銀」礦》-遠見雜誌2007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