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系列報導59-屈臣氏行銷篇】通路競爭日趨激烈,要如何培養消費者的通路忠誠度?屈臣氏推「寵i卡」,讓代言人羅志祥化身為體貼好情人,期待抓住女性內心想被呵護和照顧的渴望,培養消費者對屈臣氏的忠誠。

屈臣氏邀請羅志祥來代言「寵i卡」,將照顧女性美麗和健康的形象具體化,成為一個寵愛女性的通路品牌。
  (Brain.com 台北 2008-07-10)近幾年,便利商店、美妝店等連鎖通路展店競爭,日益白熱化,台灣通路密度趨於飽和,讓單店效益遞減,而同樣的商品,在各類通路都有販賣,如何才能讓消費者選擇自家通路,而不是競爭通路?在台灣有400家連鎖通路,但是一直都沒有推出會員卡的屈臣氏,選擇推出「寵 i 會員卡」,目的在守住既有消費者,培養通路忠誠度。

  一個月前,屈臣氏才在統領商圈打造「GeNext全新概念店」,開始大舉改善通路環境的計畫,預計改造100家門市環境,提供消費者更好的消費氛圍。台灣屈臣氏董事總經理Krish lyer表示,2008年,屈臣氏將從產品、環境、促銷、服務、資訊和溝通等六個面向出發,以提升整體「顧客購物經驗」為目標,搶佔市佔率。而屈臣氏身為連鎖藥妝通路中,唯一沒有發行會員卡的通路,這次以「寵愛」為名,就是要抓住主要目標市場──20~40歲女性顧客的心。

  屈臣氏這次推出「寵 i 會員卡」,邀請代言人羅志祥(小豬)出馬,從前一次為屈臣氏代言成為女生的「好朋友」,轉化成寵愛女友的「好情人」。新推出的電視廣告,描述羅志祥是一個總是逗女友開心、帶給女友驚喜,也非常體貼女友每個小細節的好情人,透過羅志祥,將屈臣氏照顧女性美麗和健康的形象具體化,成為一個寵愛女性的通路品牌。廣告中,以羅志祥深情對消費者說出:「請當我永遠的VIP」,觸碰到每個女性內心想要被呵護和照顧的渴望。

  Krish lyer指出,女性顧客,一直是屈臣氏最重要的市場,所以如何經營這個消費群對通路的忠誠度,就顯得格外重要。屈臣氏的目標消費群──20~40歲的女性,在台灣約有330萬人,而屈臣氏每個月平均來客數是400萬人,以每人每月來店兩次計算,來過屈臣氏消費的女性顧客,就超過200萬人,表示這個年齡層女性消費者對屈臣氏的認同。而「寵 i 卡」更是以這些女性消費者的需求出發,不走折扣卡路線,而是一張需要付費新台幣50元,才能申辦的會員卡,並且還要上網登錄,目的是確保消費者真的需要這張卡,並保障積點回饋的權益。除此之外,提供女性消費者最愛的面膜產品,全年九折的優惠,成為搶攻女性消費市場的一大賣點。

  台灣屈臣氏行銷公關部總監蔻碧茹表示,屈臣氏目前也與中國信託合作聯名卡,但為了讓單純想要消費回饋,或無法申辦信用卡的消費者,也可以有同樣的消費回饋福利,推出這張會員卡。目的除了讓消費者透過消費累積點數的過程,培養對屈臣氏通路的忠誠度,另外,也能取得忠誠消費者的基本資料,方便日後能透過顧客關係管理CRM更精準地行銷,或進行消費者研究。對屈臣氏來說,就以往聯名卡的經驗,目前約十萬名使用屈臣氏聯名卡的忠誠消費者,平均來客單筆刷卡金額,是一般顧客的兩倍,顯示固守忠誠消費者的重要性。

  而回饋的方式,屈臣氏調查顯示,購物累積讓顧客有「賺到」的感覺,但是,累積點數的計算方式,不能太複雜,也不能限制太多,才不會讓消費者感覺,老是換不到想要的商品。所以,「寵 i 卡」採取消費1元,就累積1點,可以選擇累積300點,可以抵1元消費金額,或直接兌換積點贈品。積點和兌換方式,一切從簡,讓女性消費者不再為了點數和贈品斤斤計較。「寵 i 卡」目標在今年年底招募到20萬會員,希望明年年底的總發卡量,可以達到預期的40萬目標。

  反觀屈臣氏最大的競爭通路──康是美,受到統一集團e化系統的帶動,較早推出會員卡,目前已經累積了一定程度的CRM資料庫,幫助通路精準行銷;除此之外,為了搶客,以往不採取會員卡策略的便利商店,如,全家也與遠東集團的HappyGo卡結合,讓消費者在便利商店的消費,也能多一點回饋,增加到便利商店消費的動機。而消費力緊縮、通路飽和,以往只有生產產品的品牌,才需要培養消費者忠誠,但這人人爭相經營通路的時代,通路不能只定位為賣場,如何成為一個擁有消費者忠誠的通路品牌,是這場通路競爭中的下一個目標。

註1:屈臣氏相關代理商
廣告代理商:BBDO黃禾 (全亞洲)
媒體代理商:媒体庫
公關代理商:專案合作
 
註2:更多相關新聞,請參考動腦智庫
用購物體驗抵禦網路購物 屈臣氏推GeNext概念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