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行銷系列報導5】今年是北京奧運年,麥當勞除了針對兒童舉辦小桂冠活動,也為年輕消費者及員工,推出一系列奧運相關活動,希望趁著奧運賽事,拉抬銷售,也鼓勵員工士氣。
(Brain.com 台北 2008-06-11)對幾乎所有的奧運贊助商而言,適逢四年一次的奧運年,就是提升品牌價值,提升銷售表現得好時機。身為奧運主要贊助商的麥當勞,除了舉辦麥當勞小桂冠活動,搭上奧運風潮,也針對年輕消費者,推出奧運相關產品;另外,麥當勞也舉行一系列的員工訓練,以奧運精神為主軸,鼓勵企業士氣。台灣麥當勞行銷部協理李意雯表示,全球麥當勞的奧運行銷,主要針對三個族群,兒童及家庭(Kids & Family)、年輕消費者(Young Adult),以及員工,是企業由內而外整體的活動。
每年夏天,都是麥當勞銷售的旺季,今年剛好遇到奧運年,將會是麥當勞提升整體業績很重要的時刻,李意雯表示,夏季是年輕消費者放假和外出遊玩的季節,也是麥當勞的銷售旺季。今夏會推出的產品組合,都會緊扣著「運動」這個主軸,除了搭上奧運行銷的風潮,希望可以增加品牌健康形象。今年的產品策略,主要是以核心產品新包裝的方式,重新以「奧運」這個概念包裝。例如,像去年風行一時的「無敵大麥克」產品,就是以麥當勞核心產品「大麥克」,加質加量重新上市,以同樣的食材和設備,節省了製作流程變更的成本,但是可以營造出新的創意產品。今年七月中旬,會隨著奧運腳步的接近,將推出「金牌大麥克餐」等金牌主題餐點,並邀請朱木炎、楊淑君等奧運金牌選手代言產品,希望再造核心產品銷售回春的機會。
另外,麥當勞被授權使用奧運圖樣,也被用於行銷活動上。例如,麥當勞搭配合作夥伴可口可樂,推出結合奧運經典五環標誌和賽事圖像的曲線杯,當作金牌奧運主題餐點的贈品。另外,幫助麥當勞早餐銷售甚鉅的早餐卡,也推出台灣加油及北京奧運福娃版本;其中,台灣加油早餐卡,以台灣最註明的兩樣奧運運動─棒球和跆拳道,作成會隨著角度變化的閃卡。北京奧運吉祥物「福娃」,也會扮演麥當勞奧運行銷中的重要角色,除了會做成麥當勞歡樂兒童餐的玩具贈品,讓小朋友用收集的方式參與奧運。另外,也會作成二十幾種版本的福娃磁鐵,搭配產品,舉辦行銷活動。
除了針對青少年推出金牌餐點,麥當勞在內部員工教育訓練中,也以奧運「更高、更強、更遠」的精神為主軸,規劃了三天兩夜,名為「奧林匹克夏令營」的內部訓練營,將全台灣接近萬名員工分成七個梯次,開拔到墾丁社頂公園舉辦。訓練內容規劃了大地遊戲,在廣大的園區中,藏有12個GPS定位的東西,要員工分組去尋找,除了訓練體能,也培養團隊默契。李意雯表示,除了台灣會推三個族群的奧運相關活動,麥當勞也在奧運選手村中,設有麥當勞餐廳,並且從全球門市中,選拔優秀員工到選手村服務,是全球員工都想爭取的殊榮。
而除了奧運,其他國際性運動賽事,也是麥當勞一直積極合作的對象,例如,FIFA世界盃足球比賽,就剛好和奧運年隔了兩年,也是麥當勞操作運動行銷的機會點。李意雯指出,足球雖然不是台灣很熱衷的運動類型,但是透過媒體炒作,世界盃足球賽舉辦期間,台灣民眾也是相當熱衷參與,讓麥當勞與FIFA合作的效益很不錯。對麥當勞來說,和運動賽事結合,除了立即提升銷售的效益外,同時也能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李意雯表示,同一種行銷方式可以在歐洲操作十年,但台灣和其他國家不同,台灣消費者喜歡新鮮的行銷方式,就算是同樣的東西,也要有不同的包裝。產品創新包裝和新的代言人,就是很吸引台灣年輕消費者的方式,例如,麥當勞,四月找女子團體SHE當代言人,代言既有產品勁辣雞腿堡,就讓產品的銷售量有立即的反應。
未來,台灣麥當勞的目標,以建立更快速便利的銷售通路為主,例如,24小時門市、歡樂送及得來速,都是未來持續發展的重點,另外,從核心產品延伸不同的產品創意,例如,加了泡菜,就讓既有產品變得不同。雖然,面臨健康養生消費趨勢,但麥當勞也積極開發更健康的食品因應,延伸McCafe、早餐及甜點等副產品,加上奧運推波助瀾,李意雯樂觀預計,今年仍有兩位數成長。
註1:麥當勞傳播相關代理商(2008年5月更新)
廣告代理商:李奧貝納
媒體代理商:浩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