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行銷系列報導7】音樂在數位行銷上的挑戰,在如何讓消費者願意花錢去享受,機會點在新的宣傳和消費模式。風潮音樂透過部落格串掛音樂盒,以及虛實整合舉辦活動,吸引消費和分享,打開未來推廣的無限可能。

風潮音樂提供
Brain.com 台北 2008-04-10)中天電視「經典中國」的廣告配樂,流暢吉他搭配清新溫暖男聲,引起媒體和網友高詢問度,自然的曲風不是來自國外的專輯,而是來自本土的純真創作。2006年黃建為在風潮音樂發行的《Over the way》專輯,獲得金曲獎流行音樂作品類最佳新人獎,早在獲獎之前,廣播和和電視的播送、網路上網友的分享討論,讓許多人都在問,在非主流音樂市場,為什麼這個專輯的銷售累積到兩萬張,成功吸引了買氣和持續銷售量?
 
  延續《Over the way》的熱度,2007年黃建為發行個人首張單曲CD《夏樹的期待》,風潮音樂從廣播、平面、電視通告等,整合唱片企劃、宣傳、數位行銷,讓黃建為溫暖的歌聲傳遞到每一角落,擴展知名度,獲得e天下行銷王「佳評審團特別獎」的肯定。配合網路試聽和媒體曝光,風潮唱片整合數位行銷效益,結合實體舉辦活動。《夏樹的期待》配合情人節歌聲傳愛,抽出幸運樂迷,讓黃建為親自拿著吉他為你唱歌或告白的「情歌宅配到家」,以及異業合作參加大型音樂會,和舉辦小型面對面的歌迷音樂會,結合虛擬和實體所有可能的場合,為歌手爭取更多表演機會,也讓樂迷親身體驗,那種感動是最直接單純,也最快可以得到效益和回饋。
 
  風潮音樂數位事業處企劃專員張茜茹表示,非主流音樂在行銷上,最重要的就是讓樂迷「試聽」、好的音樂會引起自發性的「社群分享」,而機會點就在非官方的「口碑效應」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益,特別是網路的無遠弗屆影響力。《Over the way》之所以能夠引起高詢問度,主要是因為風潮音樂嘗試用透過部落格串掛,用音樂盒介面提供播放試聽服務,透過網友簡單的複製語法串掛,就可以自發性的分享。網友聽到好音樂就會想要放在自己的部落格,讓部落格更有個人風格,也讓瀏覽的網友一個傳一個的串掛,引起滾雪球效應。
 
  事實上,風潮音樂早在2005年的聖誕節,和HiNet Xuite合作,首度推出第一款水晶球造型的聖誕音樂盒,供網友分享。2007年風潮音樂精選十張專輯,各節錄一首,以串掛音樂盒的方式,讓網友試聽,其中六到七張專輯,在博客來和風潮的銷量都有顯著成長,成功引起注目與討論。
 
  風潮音樂在推廣宗教音樂也不遺餘力,看好部落格串掛音樂盒的行銷效益,2008年配合元宵節放天燈的節慶氛圍,推出天燈介面音樂盒,三週內單首音樂播放次數即超過十萬次以上。除了應景的播放宗教音樂智慧咒,介面圖示加了點巧思,有可愛的小菩蕯和天燈、可以點天燈、開智慧,配合節慶可以許心願,只要就能增加使用者轉寄傳送的動機。
 
  不過,「音樂盒」只能試聽分享嗎? 2007年聖誕節,風潮音樂第一次和迷你窩 (miniworld) 合作推出付費音樂盒,迷你窩的會員只要付費或用點數,就能買一個音樂盒,放在虛擬客廳裡裝飾迎賓,讓來訪的訪客「看到」音樂盒裝飾,進到個人迷你窩空間時,就能聽到主人精選的水晶音樂、陶笛和寵物音樂等不同版本的音樂,更能突顯個人風格。張茜茹表示,音樂社群在數位行銷上的挑戰, 特別是以「部落格音樂盒」經營社群的行銷方式,在於如何讓凝聚起來的社群,不只是分享者,能再進階升級為消費者,讓使用者願意花錢,享受音樂內容和服務。行銷的機會在於,消費模式或許是間接以虛擬點數轉換、或是以回店禮、折價券的方式,進而吸引消費和分享等,都是未來推廣的無限可能。
 
  張茜茹表示,好音樂不怕沒人聽,就怕不知道,因此,有了好的產品和內容,所有的活動機制都希望回到風潮官網,花時間線上試聽和瀏覽,甚至加入會員和參與社群,將心動化做行動和買氣。綜合風潮音樂的數位行銷,像是透過部落格串掛音樂盒,提供播放試聽,以及虛實整合舉辦音樂活動,都是在打破通路的限制,打開「聽到」音樂的不同可能性,目的都是為了讓網友和樂迷,拋開主不主流的成見,聽到更多音樂的選擇。

註:更多相關新聞,請參考動腦智庫
療癒系音樂多元化行銷 發現新商機
風潮發現心靈商機 創意行銷非主流音樂
誠品音樂館創意經營空間 讓音樂體驗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