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在台灣日漸普及,根據調查指出約每2個家戶中,就有1戶曾買過保健與機能性食品。其中「膠囊與錠劑」以及「粉狀」在銷售金額重要性逐漸上升。廠商更推出不同組合和訴求的綜合包,擴大綜合健康食品戰場。

圖片來源www.hiyp.com.tw
(Brain.com 台北 2008-01-28)親友鄰居自國外旅遊歸來,帶著歐美澳紐標榜來自純淨環境,最新研發的保健食品;平面媒體電視廣告播送某保健食品獲得機構認證名家推薦,功效顯著;逛到量販店、超市、個人用品店等地,赫然發現又有新上架的保健食品。以上那些情景,消費者或許都不陌生;甚至消費者自己,也曾經購買或是食用過各式各異的保健食品。姑且不論購買的動機為何,無論是新研發或是歷史悠久的素材、這些方便取得與服用簡易的「保健與機能性食品」儼然成為現代人追求青春不老,健康美麗的最佳夥伴。
 
  保健食品日漸普及,有越來越多的人購買保健食品,但是,它到底有多普及?根據動腦雜誌網站與TNS模範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消費者指數研究處,觀察台灣家用「保健與機能性食品」(註)市場,研究資料顯示,今年(2006/12/04 ~ 2007/12/02),約每2個台灣家戶就有1個家戶曾經購買過保健與機能性食品,推估全台將近有390萬家戶,較前兩年增加。而他們的平均花費約新台幣4300元,與前兩年的花費相比也是節節上升。
 
  由這些數據可發現,台灣家戶對於保健與機能性食品的需求日漸增加是不爭的事實,而隨著人口高齡化、壽命延長等社會趨勢已明朗化,民眾對於服用保健與機能性食品以達到「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效果的渴望與風潮,短期內應未見熄滅之勢。


  在產品型態方面,TNS表示,這兩年在台灣的保健與機能性食品市場,「膠囊與錠劑」以及「粉狀」兩種型態的銷售金額重要性逐漸上升。而曾快速崛起獨領風騷的「即飲」產品,與去年(2005/12/05 ~ 2006/12/03)相比則略顯衰退。主要是因為即飲產品如雞精、燕窩、蜆精等表現都不比去年理想。在這市場裡,「膠囊與錠劑」類產品原本就是大宗,但金額佔有率還是可以逐步攀升,到今年金額佔有率已達到市場約53%,成績亮眼。
 
  相對市場規模較小的「粉狀」產品,市場重要性今年躍升一位,已坐擁第二大類產品寶座,超過「即飲」類產品。消費者從「膠囊與錠劑」可以聯想到維他命或是鈣類,「即飲」類也不脫前述產品,到底這個新崛起的「粉狀」類產品,是什麼樣的成分居多?


  TNS家戶消費指數資料顯示,粉狀產品以乳酸菌、高蛋白營養補充品以及涵括多種保健元素的綜合健康食品等為主;而粉狀乳酸菌產品的好成績,也一舉使得乳酸菌在今年進入「保健及機能性食品」前十強,與膠原蛋白同為十大成分排行榜的新成員。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則是「綜合」健康食品以及「綜合」維他命同時名列前茅,代表著民眾希望在解決所有疑難雜症之餘,還能追求快速與便利。而廠商呼應民眾心聲,推出更多不同組合不同訴求的綜合包,使得今年綜合健康食品的餅又更大了一些!
 
  多元複雜的保健及機能性食品的市場,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可發掘:購買保健食品的都是年長者嗎?男性女性購買的產品有無差異?除了直銷以外,民眾傾向到哪裡購買保健食品?有藥師輔導的地方會比較受歡迎嗎?如果能解答以上甚至更多關於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問題,要在競爭激烈的保健食品市場出線,對行銷人與廠商來說想必更加容易!
 
註:「保健及機能性食品」包含非藥用及中藥材外的膠囊、錠劑、粉狀、即飲等各類型含保健成分之食品與營養補充品。
 
編輯說明:
本文相關數據資料來自TNS模範市場研究公司消費者指數研究處,目前TNS於全球52個國家均提供此研究服務。消費者指數研究為『Consumer Panel』的中文翻譯,此研究方法已有超過半世紀的歷史之久,主要為針對一具代表性的樣本群進行持續性的觀察,以推論研究母體的變化。

註:更多相關新聞,請參考動腦智庫
保健養生風潮盛 設櫃服務健康便利購
你滋美得搶300億的保健食品市場
抓住健康 化為商機 
美Hearst雜誌向網路發展 爭奪健康資訊市場
網路診療產業日漸蓬勃 後起之秀分食線上保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