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0) 4月10日研討營的下午場,由台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志龍教授擔任主持人,繼續討論台灣「國際事務」的機會與未來。

(2016-04-10)國際事務環環相扣,絕非傾一國之力就能面面俱到。2016台灣國際事務研討營,下午場借鏡德國、奧地利與歐盟的觀察,從第四權的媒體,到具有爭議的槍枝問題,探討國際事務與人民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由陳志龍教授拉開序幕,並以氣候變遷類比國際事務,認為台灣不能自食其力,甚至不重視國際外交事務,這將會使台灣發展視野受限;直指台灣內部面臨的轉型正義,未來必須以全球的角度,思考台灣定位。

 


下午場分享人:連福隆博士(左起)、台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志龍、前台大外文系教授歐博遠。

接著由前台灣大學外交系教授歐博遠(Dr. Oberreiter),分享奧地利的國際事務,以及國際間讓人關注的人道議題。

收容難民是真人道主義?

歐博遠觀察近三年德國發展,對他來說衝擊相當強烈,為了展現人道主義,歐洲各國開始釋出不同條件的難民收容政策,以德國為例,難民人數眾多,在收容管理上難以掌握,而難民手中是否持有武器,也是一大隱憂。

另一方面,德國特別針對高價值職業的難民工作者,給予寬待,無條件收容,回頭想想,如此作法是真正的人道主義精神嗎?陳志龍指出,收容政策只是選擇與不得已間的中庸作法,對於收容國來說,他們希望能握有附加條件。

參與學員楊晅對此提出不同的視角,他認為歐盟所採取的難民收容政策,出現一大漏洞;目前歐洲為了管制難民數量,將一大部分的難民推給土耳其,但是對於難民來說,要適應歐洲環境並非一蹴可幾,如此做法並非長期解決之道。

陳志龍表示,凡事都是一體兩面、有利有弊,以歐洲難民收容為例,這樣的政策是人道主義?還是自我保護主義?其實很難界定。


歐博遠博士以英文分享,關於歐洲的國際事務觀察與看法。(Brain.com.tw/ 攝)

貪瀆的三權 膚淺的第四權

歐博遠觀察歐洲報紙愈來愈少人翻閱,造成新聞議題的深度膚淺,導致媒體誤導民眾的基本認知漸趨嚴重。雖然媒體蓬勃發展是進步指標,但內容的寬度、廣度與深度才是取決國際視野的要件。

歐博遠提及的政治貪瀆問題,不僅僅出現在台灣,就連歐洲各國也都存在這些困境,陳志龍對此表示,台灣政府應該重視這個問題,用更高的標準重新檢討政治人物,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人權」是轉型正義的關鍵

國際事務的基本前提就是「人權」,從聯合國憲法和歐盟憲法中,不難看出普世人權的重要性,而所謂的普世,無論國家是否獨立,或是殖民與否,每個人都享有這樣的權力。

連福隆博士(Dr. Lukas Lien)長期研究人權議題,他引述哲學思想家康德所提出的觀點,認為不論國家、膚色、種族,人人享有國內公民權、國際法權力、世界公民權,更是應該受到的基本保障。

德國希特勒在歷史上,強制且暴力的剝奪人民主權,導致戰後的德國,進行實質的轉型正義之前,以樹立人性尊嚴首要目標,將人權放在國家權之上。也因為人權至上,且不容侵犯的前提,德國憲法讓人民握有訴願權,保障於憲法與三權之外的基本且重要的權力。

連福隆表示,台灣當前所討論的轉型正義,更應該重視基本人權,讓人權真正落實到每個民眾身上,以及生活各面向,而不再只是高談闊論。


凱達格蘭學校校友吳紹開,現場與學員交流討論。(Brain.com.tw/ 攝)

外交現況的釐清,才能讓國際事務的討論更無阻礙。凱達格蘭學校校友吳紹開提出犀利觀點,而這也是台灣當前所面臨的外交困境;台灣目前外交型態猶如寄生蟲一般,與他國建交時必須得到宿主的同意,雙方才能達成共識,這樣片面的外交現況,其實與香港沒什麼差別。


黃居正表示:台灣具備了所有國家的條件,卻不公開宣示自己是個國家,以致於其他國家也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Brain.com.tw/攝)


台灣大學、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黃居正(左起)、動腦雜誌發行人吳進生、北社國際組副召集人陳輝雄。(Brain.com.tw/ 攝)


楊晅(左)親身體會到,台僑想歸國生活,尋求台灣的政府駐外單位,卻求助無門。鄭秉紳(右)以自身經驗,提一創意,認為能到各國設發電廠,發展能源外交。(Brain.com.tw/ 攝)


老幹新枝,台灣國際事務的「設計國家」創意大集合!(Brain.com.tw/ 攝)


參與的1~6組學員小組動腦會議對「國際事務需求」狀況。第7組新聞照,已先見刊登在上一篇新聞報導的刊頭上。(Brain.com.tw/ 攝)

返回閱讀:2016台灣國際事務研討營 跨世代經驗交流(上)

延伸閱讀
公開透明落實真民主 嚇阻鉅型經濟犯罪
動腦為何懸掛德國國旗?
設計即政治
設計國家(State of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