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7)每年新年過後,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最大盛事就是一年一度的消費電子展,從晶片到自駕車,從虛擬、實境,到各式各樣的AI家用幫手,目不接暇...

吸引人的消費電子展,今年不能在拉斯維加斯展出了...(圖片來源:JESHOOTS.com from Pexels)

(2021-01-27)每年新年過後,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最大盛事,就是一年一度的消費電子展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雖說消費好像僅是電視機一類的產品,實際上幾乎是電子業的大拜拜,從晶片到自駕車,從虛擬、實境,到各式各樣的AI家用幫手,目不接暇。

去年CES,兩位台灣出生的CEO,NVidia的黃仁勳,以及AMD的蘇姿豐,登台講述他們的晶片產品,非常精彩。今年因為疫情取消實體展覽,改為1月11-14日在線上全數位活動,有2,000家公司參加,100小時的會議議程。

 

疫情既然把這每年二十萬人的盛會打消了,總得有人製造抵抗疫情的武器吧,有的。LG做了一個會動的機器人,一邊走一邊對大家常觸摸的表面照射殺毒的紫外線;德國的AirPop推出智慧型口罩,可測量呼吸是否正常與周遭的空氣品質;Kohler與Toto展示了不用手觸摸的洗滌槽與馬桶,用手勢與語音來操控。

穿戴式的健康管理器具像手錶、衣服補丁,預估未來五年會成長四倍。AI協助病情診斷、機器人檢查傷勢做分流,也都會更為成熟。

Cutii推出給老人作伴的機器人,今年正式上市。完全無線連接,對老人是重要的一環,不要等出了狀況還要走到固定位置啟動系統,萬一跌倒,Cutii會自動撥緊急電話求救。Cutii還會提醒你參加線上的課程時間要到了,你睡了之後會替你把燈關掉,早晨到外面散步,還會陪你走到門口道別。

三星也推出概念的作伴機器人Bot Handy與Bot Care,Bot Handy的AI控制手臂可以撿起任何形狀的物件,幫助打掃房間,Bot Care藉AI瞭解主人的行為,設法幫助。

一年來疫情讓很多人在家工作,除了把電腦帶回家,也讓我們發現在家工作的一些問題,但有人替我們想到解決了。在家經常要視訊會議,但家裡並不是每個角落的信號都夠好,Dell就製作一個視訊監控器,很容易移動找到最佳視訊狀態。

另一家美國公司Shure設計了專用的麥克風,增強視訊會議的效果;電器包包公司Targus提供了殺病毒的滑鼠、鍵盤,以及防菌背包,把電腦放進去就可以安心背著走。

電視,無疑是每次展覽的要角,尺寸一次比一次放大,畫面一次比一次清晰,4K、8K、OLED、QLED,導引消費市場的走勢,大多都成功,但立體3D電視是個例外,觀眾不習慣,加上立體視訊內容製作的太少,終於退出市場。

這次展覽,LG推出智慧床,在床上觀看從床尾架升起的電視,電視屏幕是透明的,一邊看電視節目,也同時透過電視看到電視後面的家具或牆,現在或覺得有些干擾,以後也許成為電視主流也說不定。

今年CES多了一個主題,5G。5G的發展非但沒有受疫情的挫折,反而比預期的更快,高速即時的通訊,讓很多前瞻技術成為可能,電訊醫學就成為5G的最佳範例,以後由機器人協助做的外科手術,由遠地的醫師靠高速即時通訊操作。

另外觀看運動競賽、娛樂表演的同時,可以選擇自己的觀看角度與相關資訊,提高觀看趣味。三星展示了最新的5G Galaxy手機,許多廠商也講述了5G手機的用途。跨國顧問公司Deloitte預測,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會擔心5G電波影響健康,需要業者與群眾溝通。

展覽雖是數位,種類仍很繁多,各媒體從自己的角度評估,選出最好的成品、雛形、或前瞻概念,結果未盡相同,一般讀者參考而已。WIRED是一個較向前看的技術媒體,現在把他們選出來的產品介紹給讀者,有的產品類別我並不熟悉,僅能列出名稱。

  • 筆記本電腦:宏碁Chromebook Spin 514,為首用ADM Ryzen 3000-C行動處理器的電腦。
  • 耳機:V-Moda M-200 ANC。
  • 電視機:TCL 6-Series 8K,有帶動8K大眾化的指標意義。
  • 追蹤器:Chipolo ONE Ocean。
  • 電玩:Razer Project Hazel的智慧型面罩。
  • 智慧居家:Kohler安靜方形浴缸。
  • 行動:TCL與LG同時展出畫面可以捲起來、形同一根吸管的未來手機。


消費電子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根據市場消費統計機構Ststista預估,2021年的消費電子營收為4,159億美元,到2025年為4,872億美元。使用人數今年預估19憶人,占全球人口25.3%,到2025年預估34.8%。全球比較,創造營收最多的是中國,今年預估1,620億美元。


本文取材自2021年1月24日「那福忠西海岸數位隨筆(188)」:全數位消費電子展CES 2021
對本文有任何看法,歡迎 E-Mail:frank.na@gmail.com 給作者,分享您對本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