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3)幾乎每樣工作或多或少都有曝光於AI的成份,成份越多,那曝光成份的工作被AI替代的機會就越大。被替代後,人的工作減輕,人的價值也就隨之降低,接踵而來的極可能是裁減人力,甚至被迫轉業...

越來越多的自動化與AI的成份,入侵到我們的工作。(圖:Matan Segev from Pexels)

(2019-04-23)幾乎每一樣工作,或多或少都有曝光於AI的成份,成份越多,那曝光成份的工作被AI,或者說被自動化替代的機會就越大。替代之後,人的工作減輕,人的價值也就隨著降低,接踵而來的極可能是裁減人力,甚至被迫轉業。AI成份少的工作,被AI或自動化的時間可能延後,但也難倖免。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於年初在CBS「60分鐘」訪談提到,全球有40%的工作即將被自動化所替代,藍領與白領的工作同樣受到影響,以駕駛車輛為生的人為例,在今後15-25年間受創最重,許多複雜一點的工作,像廚師、侍者,也都會被自動化替代。

 

他說,AI對社會的衝擊並沒有減緩的跡象,不像以往如蒸氣機、電力的工業創新,這些創新帶來的衝擊,已經緩慢的被我們克服,但AI比以往的創新來的更快,所帶來的衝擊也遠比以前深遠。

美國智庫Brookings Institution月前公布一份AI與自動化的報告,文中表示,3,600萬、約25%美國人的工作,正高度曝光於自動化,他們的工作內容,至少有70%可能很快就被現有的自動化技術所替代,同時也預估了今後一、二十年自動化與AI對經濟的衝擊,並檢視一些行業被自動化的敏感度。

這份報告預測,到了2030年,美國就業人口對自動化的曝光率,有5,200萬、約36%的工作,會處於中度曝光;而5,700萬、約39%的工作,處於低曝光。其中,高度曝光有70%-100%的工作可自動化;中度曝光有30%-70%、低度曝光有0-30%可自動化。

可被自動化替代的高曝光工作項目,包括生產、食物服務、運輸、行政;中度曝光工作項目,包括維修、建築、農業、保全、健康協助、個人照顧、設備照顧、銷售;低曝光工作項目,有健康專業、法律、電腦、科學、管理、教育、社會服務、工程、藝術與娛樂、商業等。

從上面的工作項目來看,「例行」是關鍵所在,越是例行的工作,無論是用力、或是用腦,只要重複性高,如辦公室行政、生產、運輸、食物準備,都是被自動化的危險群;而在另一端相對「安全」的工作,從需要高教育程度的創意與技術,到需要良好人際關係的居家照顧,都是非例行性的工作。

教育程度也扮演重要角色,不需大學程度的工作有55%的潛在自動化機會,需要大學或以上學歷的工作,潛在的自動化機會降為24%,而僅有6%有大學學歷的人,從事高度潛在自動化的工作。以目前的AI技術來說,高教育程度、高所得的工作,受自動化的威脅較低,但隨著AI發展,將來也可能對高所得的非例行工作施壓。

自動化的威脅,在不同族群有不平均分配。男性多從事生產、運輸、建築等工作,自動化的威脅超過50%;女性有70%從事健康、照顧、教育等需用人力的工作,所以相對安全。

此外,16-24歲的年輕人多從事食物與餐飲工作,自動化的威脅高達49%。而在族裔方面,西裔、非裔、美洲印第安人,因以建築、運輸、農業為多數,受自動化威脅高於白種人與亞裔人。

這份報告很長,分析的也很詳細,以上僅是重要部分的簡述,報告雖然是針對美國人受到AI的衝擊,除了美國的族群特殊性,應可放諸四海皆準,全球各地遲早都會走進相似的路徑,所遇到的衝擊,果真如李開復所說來的更快,要如何克服、要多久才能克服,無疑是另一重大工程。

AI的發展不會停下來,無論你目前的工作有多少AI曝光率,都要保持警覺與學習的心態,試著轉換到環繞AI周遭的工作,有哪些工作也許現在還不確定,但LinkedIn去年底提出的美國新興工作報告,至少可以作為時下的參考。

  • 前五名新興工作(及成長倍數):
    區塊鍊(33)、機器學習工程(12)、應用系統銷售(8)、機器學習專業(6)、專業醫務代表(6)
  • 前五名欠缺但急需的技術:
    口語溝通、人的管理、社群媒體、工具發展、商業管理
  • 前五名專業學科:
    工商管理、心理學、普通學科、會計、市場學

AI必是很複雜的一門學問,據說全球僅有9萬名真正的專家,所以大家也不一定都想成為AI專家。


本文取材自2019年4月24日「那福忠西海岸數位隨筆(96)」:你的工作有多少AI曝光度?
對本文有任何看法,歡迎 E-Mail:frank.na@gmail.com 給作者,分享您對本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