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3)一個商業模式的成功,並不來自於理念或名詞的新舊,而是是否真的有一個可以獲利的商業模式,而獲利的根源就來自於是否真有市場需求,以及當競爭者加入時,是否還能迄立在市場當中。

(圖:huffingtonpost.com)

(2018-04-23)UBER去年短暫退出台灣後,去年十月改與台灣的租賃車業者合作,以UBER計程車的型式重新進入台灣,車源由合法的租賃車業者提供,UBER則提供線上叫車平台,雙方各取所需。

當然,也有一些原本的UBER司機受限於法令,「被迫」加入車行,才能合法的加入UBER的陣營。UBER去年重返台灣,筆者亦撰文「UBER TAXI 重返台灣」一文分享對於UBER重返台灣的看法。

 

日前新聞報導傳出,由於UBER為了增加競爭力而壓低車資,讓UBER司機的收入減少,司機之間醞釀出走潮,雖然UBER嚴正否認,還強調有的司機一個月的收入可高達20萬,而車資是由租賃業車根據車型、車況、需求、時間等綜合因素制定,UBER僅協助計算並提供報價給乘客,然後由租賃業者付車資給司機。

UBER的聲明把責任都推給租賃業者,但其中也有幾點值得探究的地方。

1、司機認的是UBER還是租賃業者?
根據新聞報導,因為UBER想降低車資所以司機醖釀出走,如果司機都是租賃公司的「員工」,那麼UBER何必為出司機出走而出面澄清?

2、車資訂定是由租賃業者決定?
如果車資是由租賃業者決定,那麼新聞報導UBER要降低車資的消息就找錯對象了,UBER又何必理會?

3、UBER只協助根據租賃業者制訂的車資,計算給乘客?
如果UBER真的只是提供叫車服務,那麼UBER的獲利要從何而來?

筆者於去年底中國的共享單車出現倒閉潮時,即撰文「從中國共享單車現倒閉潮看共享經濟下一步」分享,所謂的共享經濟只是「說法」,實際上打著共享經濟的名號所做的商業活動,很多都只是在募集一個「夢想」的資金。

UBER打著共享經濟的名號,訴求私家車可以變成租賃車,讓更多人「共享」資源,如果這真的是UBER的理念,那麼現在跟租賃車業者合作,就失去了「共享」的精神,如果說租賃車也是一種「共享」,那麼出租行為早就在市場上發生,又何需「共享經濟」這個新名詞來包裝?

同一時間,打著共享單車來台灣的美商V-bikes宣佈退出台灣,而來自新加坡的oBike則宣佈會員數已突破百萬,頗有跟老大哥YouBike分庭抗禮的狀況,但細究oBike的成長來自於免押金(台灣是oBike全球首個免900元台幣押金的實施地),而且佔到了YouBike只在台灣七個縣市設點的空缺。

當初YouBike設立時,也未聞「共享經濟」一詞,現今因為共享經濟的名詞被濫用,也把YouBike歸為共享經濟的一員。名詞倒不是筆者要討論的,新的行銷名詞總是不斷出現,來迷惑消費者,但行銷的觀念還是回到供需。

為什麼YouBike在台灣近十年能有如此的成績?又為什麼只在全台七個縣市佈點?答案都來自於消費者有需求。特別是在都會區,由於交通繁忙,許多短距離的通勤反而不方便,因此造就了YouBike的成功,而非都會區的「單車租賃」需求較低,YouBike不進去設點也有其市場考量。反觀oBike雖然遍佈全台,但筆者推論,離「獲利」和穩定營運,可能還有待觀察。

回說「共享經濟」這個名詞,近年來已逐漸退燒,原因是許多打著共享經濟的案例紛紛失敗退出市場,而消費者也不會因為「共享經濟」的理念感召而多花錢,事實上,許多打著共享經濟的品牌,是以一個「新」的商業模式來募集資金,當投資人被「共享經濟」這個名詞迷惑,就願意掏出錢來買一個未來成長的契機。

但事實上,一個商業模式的成功,並不來自於理念或是名詞的新舊,而是是否真的有一個可以獲利的商業模式,而獲利的根源就來自於是否真有市場需求,以及當競爭者加入時,是否還能迄立在市場當中,到底有多少「共享經濟」的案例能夠成功?大家可以拭目以待。